记忆:豫西的年味
老家的年味
儿时的记忆中,年味最浓的无外乎赶大集购年货、蒸馒头炸油食及看大戏闹花灯了。
那时候的乡下,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到了冬天,人们便清闲下来,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赶大集置办年货了。我的老家——河南豫西孟津,每个乡镇赶集的日子不一样,记得那时城关镇是每月逢五和逢十,白鹤是逢四,送庄是逢七,会盟是逢六。总之,一到各乡镇的集会时间,人们就会或步行或骑着自行车有计划地像赶场子一样地去各处赶集。那时的我们经常跟在大人们背后,走在热闹非凡的集会上,和大人们一同购置年货的同时,耳畔回响的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眼前呈现的是稀奇古怪的商品,我们既开了眼界,又在各食品摊尝遍各种美食。当我们和大人提着年货行走在回家的乡村小道上时,内心的满足与愉悦难以言表。
到了年二十八九,就是各家各户准备蒸花馒炸油食了,这是我们一年中最祈盼的美好时光了。那时家家户户堆满了柴,那袅袅炊烟夹杂着油食的香味弥漫在家乡年末的天空中。
我们河南豫西风俗是过了腊月二十五以后,家家户户就开始蒸年馍了。蒸年馍的前一天晚上,父母亲会在晚饭后发面。发面是力气活,大多是身强体壮的父亲在妈妈指点下撸起袖子搡呀、搅呀,因为一家七八口人蒸的年馍要从年关吃到正月十五,所以要蒸好多。他们会折腾大半个晚上,然后把发好的酵面一盆盆放在装有麦秸的大竹篓里,再把竹篓靠近厨房灶台,让其静静地发生微妙的生物变化。第二天一大早,全家人便忙活起来,哥哥去劈柴,我去烧火,父母及姐姐们揉面切面圆馍。然后把揉好的馍放入大锅笼里蒸,每锅蒸三十分钟,馍熟时会散发出阵阵面香。揭开锅盖看到一笼笼又软又大的馍,全家人都笑开了花,我们一边吃着热馍一边赶紧把蒸熟的馍分散开放到一张张铺有床单的八仙桌上,放凉后,妈妈和姐姐们便会把馍盛放在一个大木箱里,吃的时候就去拿。
(作者简介:牛红涛,河南孟津人,教师。教书二十多年来,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现任教于河北保定长城汽车公司旗下的长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