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两个石伯乐——陈国锋和刘磊

国粹一石堪当,刀锋上见文章 ——访台湾古玩城福石缘雕刻工作室名家陈国锋老师

我是老孟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昨天

留言

转发

扫码关注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本期文章

国粹一石堪当,刀锋上见文章

——访台湾古玩城福石缘雕刻工作室名家陈国锋老师

文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图 | 文峰

国粹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说是京剧。余不以为然。

京剧固然精彩,然而历史不过几百年,当今传承也是堪忧。

而书法,应该伴随着文字的产生就开始慢慢萌芽了,少说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当然,国粹也不是一种,中国画、中国武术、唐诗宋词等也可以成为国粹。

笔者以为,印章也是国粹,因为一枚小小的石头,承载了书法、篆刻、雕刻、绘画等艺术,边款上的诗词歌赋、刻制后的传拓、钤印后的赏析和收藏,都寄托这中国人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怀。

我认识的有名篆刻家不多,除了赵凤砚老师,久仰大名的就是陈国锋老师。陈老师跟刘淑峰兄是故交,刘兄多次提及带我去拜访,终于某一个夏日的下午得以成行。

陈老师的工作室在台湾古玩城,当然,这个台湾古玩城不在台湾,在临沂蒙山高架和解放路交界处的东北,也就是涑河南岸。说实话,我之前去古玩城拜访收集陨石的徐淑彬老师时见过陈老师的招牌。

到达工作室时,刘兄已经在那里了,并且说我来晚了,刚刚有一块田黄石被一个老板以五十万块钱拿走了,可惜我没看到。田黄石我是早有耳闻的,以前是“一两田黄一两金”,现在是“一两田黄数两金”,在印章料界跟鸡血石有一拼。

刘兄先作了介绍,然后我们就坐下喝茶、吃桃。其间四处欣赏陈老师的作品和藏品,陈老师还当场刻了一枚印章。

这些东西我不陌生!

它们让我想了自己小时候。那时我才读小学四年级,我奶奶家里有叔叔的几个书箱,里面放着几枚青田石和几把篆刻刀,我时不时就偷拿出来玩。有一天突然想自己刻个印章,但是不敢用叔叔的印石,我就捡了一块碎砖头,用磨石磨了一个小方块,开始在上面下刀,大概用了三天时间刻成了,刻的是正字,印出来是反的,歪歪扭扭,但是那是我的第一枚印章。多少年后,我向叔叔提及此事,他竟然想不起来他的书箱中有过什么印石和刻刀。

后来我断断续续练习刻章,模仿齐白石的风格。三十年来,除了为自己刻,只为两个人刻过私章,一个是工作后的老领导,一个是相过亲的姑娘。姑娘是个好姑娘,爱好艺术,画画不错,就是缺少安全感,必须有付了全款的房子才肯结婚,我后来就知难而退了。

这些年来我刻印,有时还是会刻正字,因为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体现书法创作的原貌;自从见了赵凤砚老师烧制的瓷印章后,我更是主张在泥坯上刻字,因为泥坯松软,你甚至不用描字,刀笔合一,走刀一气呵成,刻完后烧制成陶瓷。正字的印章怎么用呢?显然不能随意往书画作品上一盖就完事了,但是可以用传拓的方式把印章的上文字拓下来。

陈老师是福建人,据说十五六岁就来临沂了,最早跟临沂的制砚大师刘克唐老师还有接触,似乎是跟着学过雕刻。后来他自己慢慢积累,既雕刻印章也雕刻摆件,还从事石料的收藏和销售,逐渐有了名气。

谈及自己的学徒经历,陈老师很有感慨,那时候才真是学手艺,先磨心性、再练基本功,能上手搞创作得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匠人精神是怎么来的?就是从扫地提水等打杂工作上积累起来的,要出师没有个十年八载怎么行?德国现在还有学徒制,我们几乎没有了,我知道的只有理发这个行业还有近似学徒制的影子,你看那理发店的小伙子,一般就是十几岁辍学的,整天负责洗头、扫头发……

我们没有了学徒制,有职业教育。考不上大学或者高中的,很多人去了职业学校。但是,这些职业学校培养出来了我们需要的职业工人吗?培养出了匠人精神了吗?

好像没有!大众的印象是,这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整天打游戏、谈恋爱,吊儿郎当,抽烟、喝酒、烫头发,整个一于谦老师,而且比于谦老师还多一样,那就是纹身。学到什么知识了?素质过硬了吗?就是混一个文凭,该干嘛还干嘛!这些学生,很多还不如蓝翔技校的学生们学得踏实。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很多工作岗位会被机器人替代。我们的职业学院要考虑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的职业工人;我们的职业院校的学生们,要考虑下自己以后凭什么找一个不会失业的工作。

陈老师永远不会失业,因为他不仅有技术,还有艺术,以及在从事技术和艺术道路上积累的经验、名气、人脉。

我看到有篇专访,称陈老师是“石伯乐”,文章写道:

“一个不放弃自己内心喜好的人,在漫长的时间抽离中,默默地做自己喜好的事。陈国锋将雕刻升华为艺术。他以雕刻师之修为,以伯乐之眼力,先赋予以型,再融入神采。型为雕工娴熟,神为雕刻工匠的艺术修养,二者合二为一,方可称为寿山石的的伯乐,正所谓“伯乐善雕,因缘而就。伯乐善雕,赋彩凝神”,陈国锋当为石之“伯乐”。”

如此一来我就认识两个“石伯乐”了,另一个是兰陵观赏石协会的刘磊老师。刘老师是发现、收藏奇石,属于天然去雕饰;而陈老师是通过加工赋予石头崭新的生命,属于巧夺天工。一石之上,有大学问;一刀之下,有大文章。

与石头打交道,比和人打交道要好,因为“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石不能言最可人呵!

跟陈老师又聊了很多,尤其是学到很多关于印章石的知识。后来因为刘兄还有要事在身,我们就一起告辞了。走的时候陈老师提出要为我们每人刻一枚印章。

刻什么呢?我最终想了四个字:

刀笔吏隶。

为何是这个四个字呢?当然是大有深意,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在其中矣。唯吾自知,唯吾尔足。

辛丑六月,记于云中书房。

附:

“伯乐”善雕 ——雕刻艺术家陈国锋写真

作者:赵细溪

固守着一份坚持和执着,他二十年“磨一剑”,以精工细作的精心耐心与细心,将一堆天然的石料雕出了百变的形态;又以自身的修养与美学眼光,为石雕作品注入了灵魂。质地上乘,形神兼具,寓意深刻,这便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陈国锋作品的精髓之所在。

伯乐是怎样练成的

因喜欢而磨练,因爱而孜孜以求,最终将被称为天地之精华寿山石升华为艺术瑰宝,也成就了自己的雕刻艺术追求。这便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家陈国锋的雕刻之路。

一件价值不菲的寿山石艺术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超凡脱俗的寿山石,这是自然赋予的,可遇不可求。但刚出土未经打磨雕琢的高品质的寿山石石料,就如混迹于马群中的千里马,其中的光泽被浮土尘埃所掩饰.而慧眼识马的伯乐便是雕刻艺术家。第二,如何让好的寿山石材质大放异彩,使其成为价值连城的珍宝,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经年不衰,就如乾隆的三链印章。可以说,将一块稀缺珍贵的寿山石拔高到艺术品的是技艺娴熟、慧眼独具的雕刻艺术家。第三,寿山石雕刻后的作品缘何被称为艺术品,并有着令人们趋之若鹜(wu)的魅力?这也源于雕刻艺术家们赋予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他将一块珍贵的石头内,雕刻入了传统美学价值,与艺术品位。

总而言之,高超娴熟的雕刻技艺是创造高品质寿山石艺术品的基础。而高超的雕刻技艺离不开日积月累的磨练,勤能补拙,亦能生巧。陈国锋先生自幼酷爱寿山石雕刻艺术,自十五岁开始学习雕刻技艺。先师从寿山石雕刻名家陈明志先生,后又得到了福建工艺美术大师林丽弓先生的悉心指导。在十多年的学习历程中,陈国锋以做到最好的决心,做到最精致的耐心,做到最出色的信心,勤于练习,不懈努力。

他用小小的的刻刀,在寿山石的方寸之地,拿着“与古为途”的胸襟和能量,牢牢把握寿山石雕“透气、贯气”,静中有动,以实现虚的雕刻特点,其熟练掌握了圆雕、高浮雕、镂雕、薄意等多种雕刻手法,尤其擅长的高浮雕、圆雕,其山水、人物、古兽等作品,随色赋形,格调清新、构图严谨。在刀法上,既有尖刀深刻,剔透灵巧的韵致,又有圆刀薄刻,古朴典雅的风格。

其作品《弥勒佛》中,陈国锋以寿山石的旗降石作为石材,质地细腻脂润,色泽柔亮的材质不但凸显了弥勒佛的宽厚慈润,也将十八子的童真与可爱桥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该作品中,慈眉善目的弥勒佛身形圆润的盘腿倚坐于暗紫色的塔座之上,微昂着头,袒胸露腹,双耳垂肩,笑口大张。右手安放处有佛珠悬挂,身边环绕着神态各异的十八子,整个画面热闹而祥和。其中,陈国峰先生以传神的刻刀,将弥勒佛的笑容刻画的入木三分,具有着极强的渲染力,让观者不由会想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该作品不但包含了“忍为高,和为贵“的深刻人生追求,其选用红豆杉珍贵木材、并雕有“五福临门”的底座,也隐含着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忠的美好寓意!整幅作品所传达出的“生活和乐”的深刻人生主题,让人心之向往。

事实上,每一块寿山石都是有灵性的,有自己的生命和语言,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艺术家之神与自然对象之和谐沟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伯乐”善雕,因缘而就

如何在雕刻的艺术品内注入神韵,如何让晶莹剔透的石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是高于雕刻技艺、却比雕刻技艺更有价值含量的艺术,也是工匠与雕刻艺术家的区别。

一件绝佳的寿山石艺术品,贵为天然,成于雕工。但即为天然,石便有裂、有格、有砂、有膏等瑕疵。正如人性有善恶之分,人体有病患之痛。从一块天然原石到价值不菲的寿山石雕刻工艺制品,包含选石、构图、雕刻、上色等一系列流程,每一步都异常复杂,所有的步骤都是高超的工匠精神与艺术修养相结合而成,这是考验工匠眼力、体力、精力和技巧的活儿。也可以这样说,雕刻艺术家如医,更似伯乐,诊石、识石,再以自身高超的雕工为药引,妙手回春,化腐朽为神奇。陈国锋先生在十几年的雕刻艺术的生涯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根据自然赋予石材的本质、巧色,在“选石审石”“墨绘勒线”“铲地分层”的操作上,做到胸有沟壑。因势利导的对石材巧色加以运用,因式造型,真正做到了“随类

“色俏者,赋予花卉鸟兽之形;凡石裂者,则山水尽宜也。”他以“伯乐”识石的智慧,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将自然赋予石料的内涵和寓意一点点刻画,将一块未经开凿的原石,丰富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经他雕刻的艺术作品,既有顺其自然的流畅,又有气韵不俗的艺术之美。其作品《海底大世界》中,选用了温纯深润,层次分明的寿山芙蓉石,浅色的底色犹如云拖雾绕,明艳的内在宛若朝霞,红黄两色绵延过渡,韵致斐然,黄者如熟栗,黄则如金似玉。陈国锋巧用石料,在鱼群中将黄俏雕刻成两只跳跳鱼,以此来凸显出群鱼的立体感和动感;而作为配景的白俏则雕刻成珊瑚与浪花,这样的配景无声的衬托出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欢快浮游的情景。整幅作品的雕刻技巧成熟,布局得当,无比生动的呈现出了海底世界的和谐之美。

“伯乐善雕,凝神赋采”,陈国锋先生雕刻一幅作品,往往需要以雕刀数以万计次的凿刻,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雕刻之精细,运刀之小心,令人叹为观之。在机器制作几乎取代了手工制作的现代,他守望着匠人的完美精神,以石为伴,以雕刻刀为伍,在十五年的光阴沉浮中,静静的寻石、识石,雕石,直至雕出了绝世惊艳的作品。

一个不放弃自己内心喜好的人,在漫长的时间抽离中,默默地做自己喜好的事。陈国锋将雕刻升华为艺术。他以雕刻师之修为,以伯乐之眼力,先赋予以型,再融入神采。型为雕工娴熟,神为雕刻工匠的艺术修养,二者合二为一,方可称为寿山石的的伯乐,正所谓“伯乐善雕,因缘而就。伯乐善雕,赋彩凝神”,陈国锋当为石之“伯乐”。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寿山石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根脉。攀登在寿山石雕艺术领域的陈国锋先生,在今后的创作中将不断的修炼自己的眼力心法,完善雕刻技艺,在传承经典文化、提升寿山石雕的艺术价值的道路上努力奋进,从而为喜爱寿山石雕的广大客户,奉献出更多更好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品。

留言

转发

扫码关注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本期文章

再访兰陵观赏协会石伯乐刘磊兄

原创作者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本期专栏责任编辑 | 刀笔吏隶

首发平台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作者簡介】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人稱老孟,字不凡,號巨隱、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閑暇之余尤嗜紫砂、盆景、奇石、書法、篆刻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我希望

有副铁石心肠

不再对过去耿耿于怀

即使你从我身边再次经过

我也不会俯拾,即是

你跌落的泪珠

——《石人》孟子曰凡事须知晓,2019.3.6

室无石不雅。

我收藏奇石多年,认识爱石的朋友也不少,但是最让我佩服的是刘磊兄。

他是兰陵观赏石协会会长,号“石伯乐”,从小爱石、藏石,如今卓有成就,圈内颇有名气。

春的脚步渐渐近了,脱掉厚重的衣服,柳树也开始挂绿,我和刘善文兄约好一同去拜访刘磊会长。

刘会长的小院在新华书店西南,院子不大,但是别有洞天,这是我第二次来,感觉特别亲切,这里除了各种奇石,还有不少盆景,金雀、黄杨、迎春,也有竹子等。

到小院时,刘会长已经在接待室等候多时。与前年相比,布置有了很大变化,添了几块汉画像石及拓片,有孙合玉老师的四条屏题跋。市内还摆着一些奇石小精品,可以看出,刘会长对沙漠漆、泥石和玛瑙等石种情有独钟,而我喜欢的太湖石、灵璧石则不多见,陈炉石也未见。当然,这里还有很多本地的珍珠石,都是非常有味道,大的能做茶桌,小的可以手中把玩。

刘会长还喜欢玩组合石,有的组合成小品风景,有的组合成文字,有的组合成人物,颇有禅意,最让人震撼的是还用各种奇石组合了一桌满汉全席,简直栩栩如生、秀色可餐。

喝茶的时候,刘会长向我们讲了他的一些故事。

早些年,他在地摊上买了一块小石头,花了几十元吧,到内蒙古展览,被当地人看中,两千多元出手,从那时他才知道石头可以这么值钱。但是,他收藏奇石并不是为了从中获利,而是纯粹的爱好。

还有一年,他去北京参展,有一个军队退休的首长去参观,身后还带着两名警卫,看中了刘会长的一块石头,问他多少钱卖,刘会长说“不卖”。第二天,老首长又去了,再次问多少钱能让出来,刘会长还是一口咬定不卖,结果老首长有点生气了,说“不卖你带北京来干嘛!”刘会长解释说是来参展的,以展览为主,不能卖展品,老首长这才作罢。后来多少年后,这位首长又见到了刘会长,竟然还能认出他,还打听那块石头的下落。

“可见他对我和那块石头是多么耿耿于怀啊!”刘会长感慨道。

刘会长现如今还珍藏着童年时收藏的石头,他还谈起自己用橡皮刻印章的往事,勾起了我小时候用砖头刻印的记忆。

再过段时间,他又要去西北地区捡石头,我也很想去,却只有羡慕的份儿。谈到西北,他声情并茂地说:“人家真是洒脱,不像我们活得那么累,为房子为子女承担那么重的压力。有一次,我去内蒙,主人招待我们,摆了十几张桌子,场面相当热烈,吃啊,喝啊,拿最好的东西招待,饭后又唱又跳,手舞足蹈,还非拉着我跳,真是无忧无虑!”

之后,刘会长带着我们又参观了观赏石协会的正厅,博古架、条案上摆的都是石头,墙上挂的则是字画。边参观边听刘会长介绍,这块石头是怎么来的,那副字是谁写的,那副画又是谁画的,跟作者有着怎样的渊源,等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奇石亦常有,唯石伯乐能藏之。

刘会长还有一组戈壁石组成的“石”字,十分很奇特。“口”字形的石头好找,“厂”字形的石头不好找,形成又不被外力破坏,可以说非常罕见。

我们历史上不乏收藏奇石的名人轶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米芾。有文记载:

“米芾之癣石,简直到了如痴如癫,无以复加的谑称。米芾的"癫",是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他的一切言行中。

作为石痴,则表现在他爱石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上。他因为整日醉心于品赏奇石,以致于荒废公务,好几次遭到弹劾贬官司,但他仍然迷石如故,丝豪无悔改之意。

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

此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都觉得他的行为好笑。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另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一种天然形成的状如峰峦的砚石)爱释手,竟三连三天抱着它入睡,并请好友苏东坡为之作铭。

米芾一生蓄藏的砚山和石砚非常多(清代《西清砚谱》中著录有多方米芾珍藏的石砚)。他在给想从他那儿得一方石砚的朋友写信中这样写道:"辱教须宝砚,去心者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项羽也。砚为吾首,谁人教唆,事须很研。"由此可见,石头就是他的命。

米芾对石的"痴"和"癫",还表现在他去涟水为官这件事上。

他听说安徽的灵壁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的涟水县为官。因为他的心思在石头上,因此到了涟水县之后,对职守自然就很少过问。为此,招致上司对他公务勘查,这就发生了一件宋代玩石赏石上非常耐人寻味的事。

《宋稗类抄》一书中叙述的一则故事更是有趣。故事中说: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

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

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

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米芾跟临沂还有点渊源,那是因为紫金砚的缘故。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紫金帖》中曰:"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此外,米芾的《宝晋英光集》卷八还载有杂志一则记此事:"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其下"。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曰:"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

在首都博物馆众多的馆藏砚中,有一块北宋时期的箕形紫金石砚。这块砚台是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中出土的,砚的背面有北宋文人、书画家米芾的铭文,字迹虽然斑斑驳驳,不是非常完整,但依然能够看出米芾刚劲挺拔的书风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此琅琊紫金石,所镌颇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皆以为端,实误也。元章。”

紫金砚出自临沂市内,除了红埠寺附近,还极有可能出自兰陵县。兰陵有三个地方出紫石,一是矿坑镇薛山附近,二是大仲村镇大冶附近,三是鲁城镇匡山周边。所以极有可能紫金是就是这里的。

砚石也是观赏石吧,除了紫金砚石,兰陵还有薛山砚石、宝山砚石、宗山禅石等。

兰陵县单纯作为观赏奇石的石种除了杏山珍珠石,还有杏山千层石、竹叶石,大仲村镇的麦饭石,小马庄水库的三叶虫化石,神山镇的鱼籽石,西北部靠近费县的地方还出园林石。

提到费县,不得不说它的“金星砚石”。

费县的奇石种类很丰富,还出过一本《费县奇石志》,里面介绍的最著名的就是园林石,都是大型的,有些类似太湖石,有些类似灵璧石,另外还产出玛瑙石和尼山石。

费县的小型奇石,当推金星石原石,有的原石中的金星(硫化铁等物质)被腐蚀后,留下很多坑洞,似悬崖、如壁龛,天然古朴、鬼斧神工,做摆件或者滇池、笔架极有趣味。我经常在大雨过后去萁山捡这种金星石,又一次还遇到了市观赏石协会的朱会长。

刘会长这里没有费县的奇石。他此次去西北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我们约定了等他回来一起去萁山捡石头。

捡石头,得买辆越野车或皮卡,因为奇石多在山川之中,路不好走。我的车是suv,只能算城市越野,虽然比一般小轿车顶用,但终究不是真正的越野,这些年也没少进山,被糟蹋得也不行了,何况作为一个初级石友,我是见石头就捡,不分好坏,往往后备箱放不下了,就放在后座上,后座放不下了,又放前座,有一次我踩油门的地方都放了石头!

真希望以后有时间,能够自驾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奇石,不单单找到奇石令人兴奋,就是在路上的这种感觉也让人心旷神怡。

在小院待到十一点多,快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我们怕刘会长请客,不想给他添麻烦,于是就提出告辞。走的时候,我想以后也要整个像刘会长这样的小院,种上花草树木,摆上奇石古玩,没事喝喝茶、浇浇花,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也可以是白丁……

且为观赏石协会赋诗一首打油吧,曰:

城中千万家,

此处独察察。

米芾若至此,

拜石腰累塌。

读书悟人生,

品茗看落花。

何必打马过,

四季即天涯。

2021年3月2日,于云中书房。

(0)

相关推荐

  • 溯源国石,致敬匠心!

    题  记 寿山石质地温润细腻,色彩丰富艳丽,千百年来一直被开采利用,盛名远播,天下宝之.从清早期开始,在文人雅士及官员的推动下,大量品质优异的寿山石,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宫廷,不但用于雕刻帝后玺印,还大量 ...

  • 国粹一石堪当,刀锋上见文章 ——访台湾古玩城福石缘雕刻工作室名家陈国锋老师

    文 章 在 最 下 方 ! 留言 和 转发 划 到 最 下 方 ! 扫码关注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本期文章 国粹一石堪当 ...

  • 陈志扬、可心两位石友藏石欣赏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陈志扬老师藏石 可心老师陨石 本季度推荐藏石名家 嫩江采石翁师 北大荒玛瑙 狼牙 王庆东 姜东峰 本季度推荐石界女侠 腾玉玲老师 刘学宇老师 冰蕊玉魂老师 ...

  • 古韵:诗词两首 | 荒石 朗诵 | 陈霞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大风起兮,长歌当酒 诗词两首         荒石 过冬   晚年身怕冷,窗下早结冰. 天冻难出外,阳虚不受风. 朋来共言道,人走自读经. 静养心中性,明春再远征. 晚年杂感 六旬知 ...

  • 石友陈乃宏藏石欣赏2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陈乃宏老师藏石 陈乃宏老师,网名:顺其自然.甘南县人,查哈阳农场太平湖分场的,业余玩石每天都读很多赏石文章,也有藏石十多吨,多数是沉积层玛瑙. 我 们 是 石 友 本季度推荐 ...

  • 篆刻的基本刀法不是两种,论篆刻中的摆刀,陈国成文

    "古来印说浩卷繁帙,皆以论刀法为畏途,为迷途,或不言其详,或玄乎其说,或因袭旧文,或视为末技,或凭空自造大言,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天衡语)篆刻家对刀法的重视是肯定的,然刀法研究 ...

  • 石友陈乃宏藏石欣赏1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 本公众是专业为广大石友免费展示各类奇石的平台.参展免费,入展门槛低,转发量巨大,展示量惊人. 每期作品均转发至60余个奇石微信群+广大石友倾情转发.  陈乃宏老师藏石 陈乃宏老 ...

  • 49年,解放军两辆车护送陈修良回家,邻居才知常打麻将的她是特工

    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一大批倔强的女性毫不示弱地扛起了历史赋予她们的责任.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江姐.刘胡兰.红色娘子军,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地下工作者,本期笔者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 ...

  • 新愚公故事征文 ‖ 一趟列车上的两场急救(陈晨)

    一趟列车上的两场急救 --一名济源医生传承愚公之"愚" 陈晨 我们出生在愚公故里, 世世代代传承愚公精神, 坚守.担当.奉献-- 用平凡造就非凡,用执着铸就责任. 刚出院就犯病的患 ...

  • 庆十一石展——陈乃宏老师太平湖玛瑙欣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红玛瑙石"! "北红玛瑙石"九年来始终专注展示以北红玛瑙石为主的各类奇石,免费为天下石友制作并展示奇石图文,发布个人收藏专辑,分享石友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