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关宁军·军制篇7——明廷眼中的募兵:不省钱,更不省心
关宁军,晚明镇辽之精锐,纵横关内外二十载,是局势的压舱石,是战事的救火队,但其留给后世的背影却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探秘关宁军'系列文章正式上线,我将以《地形集》《军制篇》《战例考》《人物志》四大板块为纲,全面探寻明末辽东,深度探秘关宁辽军。
本文《探秘关宁军·军制篇之七——明廷眼中的募兵:不省钱,更不省心》是我'探秘关宁军'系列的第十三篇文章。
书接前文,如果说卫所军的衰落是明王朝的一场隐疾,那最先感到病痛的就是'九边'。为了给自己续命,明朝将'军民以籍为定'的祖制抛在一边,开始在九边募兵。
《续文献通考》有言:'宣德九年十月榜谕边境,有愿奋勇效力剿贼立功者,许赴官自陈。'其编者按曰:'有明一代,召募之令始此。'
这道召谕令表明大明官方对'募兵'合法性的承认,标志了明代募兵制的萌芽。
但是,也仅仅是萌芽。
明代国防政策的调整,受蒙古汗权兴衰的影响极大
时间走到景泰中期,北方瓦刺内乱,势力衰落,给了明朝近60年的边患缓和期,后者只要在西线挡住套寇的零星骚扰,就基本能维持住'承平'的局面,募兵的需求也就没那么紧迫了。
直到嘉靖年间,鞑靼的俺答汗崛起,明朝才感到卫所军力不支,加上倭寇在东南沿海的肆虐,明廷别无选择,再次开启募兵。募兵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正式固化为明朝国策,募兵也逐渐取代世兵,成为明军主力。
但是,'徭役'思想根深蒂固的明王朝并不甘心就这样将大把的银子拿去募兵,既然'白干活不给钱'的玩法已经不管用了,那'多干活少给钱'是否可行呢?
于是,在世兵制向募兵制过渡的那些年里,明廷又捡起了征兵的老本行。
征兵制始于正统年间,特别是京卫被蒙古人打残以后,征兵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卫所男丁,包括那些不负责帮贴的生理舍余。
征召兵待遇远低于应募兵。《大明会典》有载:
'嘉靖二年,题准陕西、甘、凉召募土兵,每名给银五两,系册内查出抽选者,每名给银三两五钱。'
其中提到的'土兵'出自民籍,朝廷招募他们,属于雇佣;'册内抽选者'出自卫所,且多为舍余,朝廷征召他们属于军内佥派,因此二者的价格差了一倍半。
到了崇祯时期,按'月薪'计算,征召一个卫所舍余,只要5钱5分(如果是正军则更便宜),而招募一个民兵,以浙江为例,需要花费将近1两。
经制“额兵”有编制、有饷格,临时征募的民勇不一定入“额兵”序列
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征'还是'募',是'军'还是'兵'。
顾炎武说过:'今俗呼卫者曰'军',而募者曰'兵'。兵御敌而军坐守,兵重军轻,军借卫于兵。'这是为二者性质下的定义,复社成员朱健则道出了二者战斗力的差距:
'征兵满万,不如招募数千。'
既然募兵这么能打,明廷为何不全部改用募兵呢?除了穷,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考虑,那就是维护皇权稳定。
一支军队,既能打又听话当然最好,但在封建国家,大多数时候两者不可兼得,如果一定要选一个,那么一支不能打但听话的军队也是可以接受的,而能打却不听话则万万不行。
明朝看待世兵、征兵和募兵:听话第一,省钱第二,能打……勉强第三吧
卫所世军无论烂成什么样,那也是和大明王朝绑在一起两百年的老班底,耕战一体,军皆经制,是朝廷放心的武力。而募兵就不同了,他们是雇佣的职业兵,极易成为将领割据一方的武力资本。
出身军户的明代官员樊深,对其中利害有过一番深刻的论述:
'所谓招募者,衰世之权宜不得已而为额外之图也。
若天下不至于大乱而原兵犹足以御敌,则君子必不忽于此矣。
天下有事而兵不足,其筹国者莫不曰广召义勇之人以应敌。所谓义勇者皆田亩之骁悍者矣,以骁悍之人而使日习乎兵革之事,必天下常乱而后可以无虑,一旦事已而欲驱之于田亩之中,岂能尽安于田亩哉!不能尽安于田亩而日趋于危疑,则是欲治而反乱也。'
下一期,我们回到明末辽东,看看那里的军户和募兵们过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