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师图书馆发生了一件惊险的事,有一幅标...
在京师图书馆发生了一件惊险的事,有一幅标识着宝岛台湾在大清时期就属于清王朝的舆图,险些被国民党带到台湾。研究人员在了解这段历史后,仍然感觉心惊肉跳。
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三省,坐落在北京的京师图书馆为免遭厄运,开始筹划文物南迁,《福建舆图》被列入南迁目录编号156号。原本南迁是为了避难,却意外让大批文物遭受厄运。
南迁国宝一部分后来保存在上海法租界,一部分送存故宫博物馆南京分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本来国宝应该有个安定的归属了。然而,内战爆发了,它们再次陷入炮火之中。
1949年初,国民党政府眼见大势已去,开始有计划地撤离南京,退踞台湾,同时他们将南迁的这批文物连同南京博物院等地的藏品也运往台湾。
命运的转轮在相互挤压中,对《福建舆图》网开了一面。
时间回到1946年,京师图书馆在进行资料查询时,发现原本在南迁目录里的《福建舆图》却没有南迁,而是留在了北平,它的旁边括号里清楚地标明“留平”二字。关于它为什么没有被装箱南运,有两种可信度较高的说法。
有人说,可能由于《福建舆图》的珍贵,当时的有识之士故意把它留下;也有人说,也许当时时间紧迫,战火纷飞,《福建舆图》,搬运不便,工作人员将它落下了。
有人可能不理解,一幅地图有搬运不便的说法吗?如果有这种想法,当看完《福建舆图》的“身形”展示,一准立刻打消念头。
解放后曾经有人为了一睹《福建舆图》的庐山真面目,专程跑到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库采访,最后在经过4名工作人员齐心合力,才将装有舆图的大木箱子抬了出来。铺开之后,它长6.4米,宽6.4米,满满地铺了整个屋子,蔚为壮观。
如此规模巨大的《福建舆图》,是谁画的呢?又是为什么而画?带着疑问,让我们来看看关于舆图的来龙去脉。
在古代舆图是对地图的称呼。舆的本意是指车厢,后引申有大地的意思。所以表现大地的图画就被称为“舆图”。
古代政区舆图是行政管辖权力的象征,多由政府执掌,反映了统一政权国家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它最重要的功用就是明晰版图和疆域沿革。地方各州郡制作好地图,便呈送朝廷中央政府,作为中央确认、统治和规划的依据。
《福建舆图》跟两个人切密切相关,一个人是康熙皇帝,一个人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
施琅原是郑成功手下的一员大将,公元1662年,他跟随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了宝岛台湾。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一心想光复明王朝把台湾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而是施琅却受到排挤,最终施琅归顺清王朝。
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下定决心,令施琅率军攻打台湾,1683年7月,施琅率领大军,乘风破浪,向台湾进军,全歼郑军主力,取得了全面胜利,当捷报传到北京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望眼长空皓月,喜于全国各族团聚,挥毫写下《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诗一首。
随后,康熙皇帝又接受诗朗的建议,于第2年也就是公元1684年,决定在台湾。设关注并正式设立一府三县,这就是台湾府和台湾驻罗凤山三县,再加上澎湖列岛等,都隶属福建省管辖,这是宝岛台湾第1次在区划上以府的级别,归属清王朝的中央统治。
为了显示清王朝在平定台湾之后,四海升平国家一统的大好局面,福建地方官员专门组织人力物力制作了一幅巨型的鱼图,并把它呈现给康熙皇帝,以彰显国家太平盛世,赞颂康熙皇帝统一国家的功绩。
《福建舆图》最有意义的是将已经隶属福建省管辖的宝岛台湾着重标出,这标志着台湾已经属于大清朝版图。而舆图最难绘制的就是台湾的地貌和各个地方的位置。
说到《福建舆图》中绘制的台湾地貌,就不能不首先提到收复台湾的施琅将军了,施琅在在台湾生活多年,他熟悉台湾的地理地貌。相传,施琅在收复台湾之前,就曾在家自制了台湾地形的沙盘;为了更准确地绘制台湾,施琅还让自己的儿子长期留在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考察,为收复台湾作出了贡献,也为绘制《福建舆图》奠定了基础。
相传,《福建舆图》呈现给康熙皇帝后,康熙皇帝还专门派绘制测绘人员渡海登上台湾岛进行实地测量,与实际情况相比,福建与图在经度上误差只有半度可见,其准确性是相当高。
冥冥中只有天意,《福建舆图》在机缘际会之中仍旧留在祖国怀抱中,就像它上面所绘制的宝岛一样,虽然有些艰难,虽然会有曲折,最终的结果却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注定,不会更改,也不容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