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能否用“防控”与“生活”两个变量构建模型进行抗疫?

高校能否用“防控”与“生活”两个变量构建模型进行抗疫?

中秋节越来越近,大学生们基本上放弃了对今年8天的长假的“渴望”,立场无比正确的封闭式管理和家长们、中小学老师常说的“打你是为你好”几乎一个道理,几乎让所有的大学生和高校教职员工默认了大学的封闭。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封闭”很擅长,对管理很“陌生”,封闭管理带来的各种关于出行、健康、饮食、感情、生计等方面的各种不方便。但是面临高校强势管理下,学生和教职员工几乎没有任何途径,以至于出现了大学生在知乎和微博上发布学校自己的诉求和不满。这就有了“知乎治校”的说法和“微博上诉”的现象。这次高校封闭式管理带来的中秋节假期缩水也引起大学生在知乎上广泛诉求,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几乎无动于衷,依然我行我素。

不过在疫情确实在很多地方几乎已经全部消失的情况下,封闭式管理被誉为形式化的声音越来越多,所好的,昨日江西教育厅印发《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取消校园封闭式管理的提示函》要求学校全面取消封闭管理,允许学生正常外出。

本来高校应该是象征着社会最高文化,代表着最科学的管理,可惜的是如此全面、一刀切的、缺乏人性关怀的”封闭式管理“竟然如此“坚定”。

当然,这是负责还是“没有担当”真的是值得商榷的。但是高校内部教师和学生被当做管理对象几无沟通途径的现象确实在“封闭式管理”中展示的淋漓尽致。甚至开学之初,百忙之中还有不少大学老师被安排为社区打扫卫生,当然美名其曰是“自愿”。

在国际环境日益恶化的时候,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创新”,而被寄以厚望的大学,在封闭式管理之下又如何营造“创新”的氛围呢?

这次疫情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给我们留下很多精神财富。但是我们最担心的是,高校把疫情送走了,却留下了更加强硬的“封闭”和“管理”,这对于大学来说却是致命的。当然现在或许应该先考虑大学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大学生、教师员工生活”之间如何调控。这两个变量,对于大学来说应该是不难调控的,随随便便建立一个模型即可解决。只是大学会想这个事情吗?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