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丨纵浪大化:苏东坡的万里江山旅行图

四川眉山地处天府之国,是一个宜居之地。由于其处在乐山和成都之间,凡欲赴省会成都的旅客都要经过眉山,因此,眉山与外界的联系还不算闭塞。苏东坡六岁入私塾开始上学识字,十一岁进入中等学校,开始准备科举考试,熟读大量文学经典书籍。之后二十岁,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进京赶考,从此,“三苏”不仅将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一位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大文豪苏东坡。
这次进京赶考也是一次文化之旅。他们出眉山,过成都,穿剑阁,越秦岭,迢迢万里,历时两个多月,最后到达京都开封。金榜题名之后,正待三人开始宦途之际,苏东坡的母亲病故,苏家父子三人又急忙返回眉山老家。服丧期满后,他们三人再度启程入京,而且是举家东迁京都。这次他们走的是水路——终于可以畅游三峡了。三峡的惊人之美从这个时候便注入了苏东坡的心田,这位文坛奇才,轻松愉快的放飞心情,怀揣壮志凌云的梦想,以才气干云的气势,如三峡的苍鹰一般,正在向高空飘逸飞翔。
志向总是远大的,但路还得一步一步走,特别是仕途,纵然是才华横溢的苏东坡,也得由低级而上升。这次进京后得到的第一个官职是到陕西凤翔做判官。途中,苏东坡游历了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峰,游历了陕西地区的一些名胜。之后开封、杭州、诸城、徐州等名胜古迹,也顺着他的仕途一一展开脚下。直到18年后,“乌台诗案”爆发,宦游生涯使他“一蓑烟雨任平生”。虽然屡屡遭贬,他却豪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遭人陷害时,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想念亲人时,也望月诉衷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怎样的人生逆旅?苏东坡从青年时代就被认为有宰辅之才,可他度过了怎样的一生?
从眉山起步,到汴京(河南开封),他一路走去,宦海沉浮一生。我不禁想,是这一路的风景成就了苏东坡?还是苏东坡点化了一路的风景?他将深厚的人生滋味和生命哲理融入山水、激活历史,他的足迹就像一串叮叮当当的铃声,让山水高洁、清远、厚重。他的唱词,就是用脚步走出来的音符,至今仍跳动在大江南北之间。你看,他宦游过的地方和所任的职务至今都有难以逾越的高度:
凤翔(陕西宝鸡;任判官)——京都(开封,任史官)——眉山(妻丧,父丧,服孝近三年后,返京途游长江三峡)——京都(任史官,后任告院监官)——杭州(江苏;任通判)——密州(山东诸城;任太守)——徐州(江苏;任太守)——湖州(浙江;任太守)——黄州(湖北黄冈)——常州(江苏)——登州(山东蓬莱;任太守)——京都(任中书舍人)——杭州(任太守兼浙西军区铃辖)——京都(礼部尚书)——颖州(安徽阜阳;任太守)——扬州(江苏;任太守)——京都(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定州(河北;任太守兼河北军区司令)——惠州(广东)——儋州(海南)——常州。
追逐他的脚步,宋朝的版图密布着苏东坡旅行的足迹。用今天的话说,他每到一处,都不忘记打卡。他寄情山水,诗书画印,儒释道等无所不通,写诗填词几乎成了他旅行的标配。在每一次动人的旅游足迹中,我们看到苏东坡的豪迈、神思,也看到他的孤独、凄凉。清风明月与历史陈迹交汇涌动,悲天悯人与个人沉浮激荡共鸣,终于成就了这位伟大的诗人。老天终究是公平的,让这位乐观的人,在人均寿命并不长的宋朝得了长寿,对比皇帝宋神宗37岁、宋哲宗23岁、宋徽宗53岁,苏东坡活到了64岁。假如,他在43岁遭遇“乌台诗案”中不幸被害,那么,会给中国文化留下多大的一块空白?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

幸好他活到了黄州。在黄州,他和李白一样,充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一个晚上,夜空极美,他一个人在江上的小舟喝酒赏月,唱词吟曲: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但人们更喜欢的是“桂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是什么样的人在屡屡遭贬的官场,在近乎颠沛流离的旅途还能有如此高远的雅兴,如此豁达的心胸?此时的苏东坡已经“禄廪久空,衣食不继”“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病重,一子丧亡。”“无屋可居,无田可食。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到了黄州,他的生活状态大概是:“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知。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多么冷落寂寥啊。仕途的贬谪,世态的炎凉,内心的疼痛,生活的孤独,都交织在一起了。降罪以来,他尽力与外世隔绝,乘扁舟,穿草鞋,同樵夫渔民住在一快,常常被醉鬼推搡怒骂,却暗暗高兴自己慢慢被人遗忘了。平生亲友,没有一个写信来安慰,给他们写信也没有回复的。估计他们暗自庆幸,没有被我连累吧。
孤独,使灵魂黯然栖息,却也使灵魂高贵伟岸。于是,苏东坡进一步洗去人生喧哗,向灵动的山水间游去。于是他漫游沙湖“也无风雨也无晴”;有时,驾一叶扁舟,在波涛万顷中飘飘欲仙,或者,醉卧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在病中,他和同朋友畅游兰溪,看到溪水西流,竟欢腾跳跃地唱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在“解衣欲睡”的晚上,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去寻友赏月。每年海棠盛开的时候,他携客置酒,竟能醉于海棠之下……
谪居黄州的四年多时光,苏东坡是孤独的、苦闷的;同时,他又是旷达的、超脱的。精神的旷达与内心的苦闷交织并存,使他迎来了创作的高潮,也升华了人生的感悟,特别是练就了他自我平衡的能力。黄州不仅是“东坡居士”的起点,也是他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在贬谪黄州的四年多时间中,苏东坡深度畅游黄州的名胜古迹,创作了近一百首诗词,更重要的是,名动天下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
黄州的东坡早已大彻大悟。他知道英雄已去,流水不尽,瞬息之间,即为虚幻。他真想和仙人一道遨游太虚之中。他懂得宇宙万物的变化,物各有主,皆能长久不朽,又何必羡慕眼前的江水呢?只有随缘自适、安贫乐道的心,才能不辜负大自然丰厚而无私的馈赠。至此,苏东坡对人生的境遇,在黄州实现了越升,他的人格更加光辉温暖,性情更加醇甜成熟,思想愈发透彻旷达,精神更显超然独立。于是,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诞生了:“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再漆黑的夜,太阳也会在第二天照常升起。那位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英俊男儿可曾消沉过?没有!“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不会浪费任何一场苦难,“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当然,他也是一位宦游中的旅行家。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12位“千年英雄”,苏东坡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他们说最重要原因是“苏东坡有一颗自由的灵魂。” 法国人眼光不错。
在我的印象中,和黄州最能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杭州了。对于苏东坡,如果说杭州是一幅优美的的油画,那么黄州就是一曲雄浑的交响乐;杭州如果说代表了婉约柔美的一面,那么黄州则代表了波澜壮阔的豪情。杭州是宁静的,而黄州更趋向于老练深邃。杭州是壮年的热情,黄州则更多的是步入老年的安然。
让我们再忆杭州。忆杭州,最忆是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被视为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苏东坡两到杭州,第一次是他36岁,在杭州任通判约三年。第二次是他54岁,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钤辖 约两年。在杭州,疏通西湖可以说是他的一大政绩。他的《乞开杭州西湖状》不仅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为民之心、责任担当,可鉴日月。当他看到自己的前任白居易,整治过的西湖灌溉工程年久失修,不但不能保证农田灌溉,连市民饮水也成了问题。于是,苏东坡开始了自己任期内最大的德政工程——疏浚西湖。这项工程先后招募民工数万,历时四月,最终使西湖碧波荡漾。挖出来的河泥就地“废物”利用,修长堤,植桃柳,建拱桥,构成了“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的迷人景观,“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再美,仍得别离。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鱼蓑。”就这样,他继续上路,东西奔走,南北迁徙,遍尝人间百味。
回到常州不久,苏东坡的病情迅速恶化,他感觉大限已到,便拒绝服药,在临终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这使我想到了大旅行家玄奘,他在临终前对身边人也说过类似的话:“玄奘一生已来修福慧,准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并不虚也。” 引这几句话是想说,这些卓越的人,他们生前深怀济世为民之心,从不作恶,在临终的时刻,必然会得以安息!
苏东坡的一生,足迹走遍了北宋的版图,在他那个时代,他已是超级旅游网红。苏东坡的旅游,实为宦游。他一生的游历几乎都是随着政治仕途的沉浮而辗转。他受制于朝廷命令的驱使,不能听由己意 ,在困苦甚至颠沛流离的境况下,都能畅游一番,成天人之趣。但凡是他游览过的地方,都已成旅游名胜;特别是所留下的词篇,成为旅游文学中的瑰宝,至今感动着无数的人。
“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现,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秦志龙,男,1982年生。工作之余,倾心于“游学”精神的探索研究。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北京青年报、《民族文学》《回族文学》《朔方》《星星》《诗选刊》等媒体发表相关作品,曾获全国旅游美文大赛特等奖,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寸草》,散文集《游学的品级——唤起时代记忆的大旅行家》。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