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教育

记得加个⭐️星标~
昨天听了樊登讲的一本书:《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这本书由一个韩国团队制作,带着几位哈佛学生游历全世界,看了韩国、日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印度、以色列、甚至非洲的很多种教育方式,试图探讨这样一个问题:
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以色列犹太人的教育方式。
樊登分享了一组数字:

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有179个人;他们的头像被雕刻出来放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上,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这些杰出的人才包括爱因斯坦,包括弗洛伊德,等等。

全世界的犹太人一共只有1700万人,还没有北京市的人多。然而,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有1/3是犹太人,耶鲁25%是犹太人;常春藤名校的教授30%是犹太人。

美国所有的投资银行都是犹太人投资的;美国人用的所有的钱都来自联邦储备局(Fed),联邦储备局是犹太人建立的;在世界100强的企业当中,30%-40%是犹太人掌控的;美国的新闻界是犹太人在掌控,好莱坞是犹太人在掌控……

这中间一定有某些原因。

这本书的团队来到以色列,发现犹太人极其重视教育。

犹太人在历史上被无数次地洗劫、屠杀,这种极度的不安全感最终让他们形成了一种观念:财富是可以被剥夺的;只有智慧无法被剥夺。

于是,他们走到哪里都带着书;他们把大量的钱投资在孩子的学习上。

注意,是投资在学习上,不是投资在补习班学区房上。

犹太人的教育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叫「安息日」。在每周的安息日里,绝对不会工作,不允许工作。回家后要求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饭、聊天,父亲在这一天要跟每一个孩子谈话;单亲家庭也要由其他男性长辈完成这件事,跟孩子一对一交流,了解孩子最近学习的状况。

回想一下,如果在你的童年里也有这样一个安息日,会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不妨借鉴。
犹太家庭不逼迫孩子学习,他们认为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睡眠时间」挂钩;睡眠时间足够长,这个孩子才能够学习得更好。
他们认为,孩子的成绩还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相关。所以他们会要求每一个孩子,如果上课的时有什么地方听不懂,一定要问。
在犹太的学校里,没有一间安静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里边全都是一个劲地吵。为什么呢?老师的办法就是布置一个题目下去,大家吵,两三个人一组,不停地吵。这是一种完全反转课堂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这些孩子都极度地拥有探索知识的欲望。
还有更精彩的。
犹太人的孩子不需要针对什么考试去做“题海战术”、“头悬梁锥刺股”。原因是,在以色列没有所谓的高考。所以孩子们可以开放地探索,可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老师也可以教自己想教的东西,因此大家都很轻松。
孩子们在上完高中以后,是不参加高考的,而是去服兵役。三年兵役,男女都得去。
三年兵役服完,上大学了吧?还不是。
这时候政府会给这些孩子发大量的补贴,请他们去环游世界。
这些孩子拿着这个钱开始环游世界;整个一圈跑完,一年以后,再决定自己要上哪所大学。
亲眼看过这世界,才真正有了自己世界观。
我们中的很多人,恐怕一辈子都不曾有过这样的一年。
在这里,樊登说了一段话:
你想想看,这时候这个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和我们这些懵懵懂懂就被家长推到了大学里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知道自己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再加上受过了那么多的创意型教育,他们的教育中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和伤害。所以,他是怀抱着对整个世界的探索精神、好奇心和自己的理想来选择专业和大学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家爱学习并且容易成为科学家,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讲到这里,我觉得真应该给中国的家长提个醒。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什么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是恨不得别人六岁上学,我们五岁半我就上。
我们太着急了。
我们确实太着急了。

当然,不同国家有各自的国情和文化,这毋庸置疑。这本书的作者在末尾对比时也提到,东亚国家大都有着异常激烈的“考试”和“竞争”;这些竞争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但是,这其中也的确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这本书的书名《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实际上,哪一个“最好”,这不好说。

但如果一种教育环境,让人一想到孩子要受的那些折磨就脑壳疼,那一定还不是一个足够好的状态;一定还有更好的方向可以演进。

也许就要我们靠越来越多人的觉醒了吧。

-------

这本书值得一听
大家感兴趣可以扫码自取

推荐:

别为难自己
辉哥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技能:对抗时间的加速
我整理了自己过去7年的全部收入支出……

实现年入100万的一个思路

我的2021年目标&计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