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教育
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有179个人;他们的头像被雕刻出来放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上,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这些杰出的人才包括爱因斯坦,包括弗洛伊德,等等。
全世界的犹太人一共只有1700万人,还没有北京市的人多。然而,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有1/3是犹太人,耶鲁25%是犹太人;常春藤名校的教授30%是犹太人。
美国所有的投资银行都是犹太人投资的;美国人用的所有的钱都来自联邦储备局(Fed),联邦储备局是犹太人建立的;在世界100强的企业当中,30%-40%是犹太人掌控的;美国的新闻界是犹太人在掌控,好莱坞是犹太人在掌控……
这本书的团队来到以色列,发现犹太人极其重视教育。
犹太人在历史上被无数次地洗劫、屠杀,这种极度的不安全感最终让他们形成了一种观念:财富是可以被剥夺的;只有智慧无法被剥夺。
于是,他们走到哪里都带着书;他们把大量的钱投资在孩子的学习上。
注意,是投资在学习上,不是投资在补习班和学区房上。
犹太人的教育当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叫「安息日」。在每周的安息日里,绝对不会工作,不允许工作。回家后要求全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饭、聊天,父亲在这一天要跟每一个孩子谈话;单亲家庭也要由其他男性长辈完成这件事,跟孩子一对一交流,了解孩子最近学习的状况。
在犹太的学校里,没有一间安静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里边全都是一个劲地吵。为什么呢?老师的办法就是布置一个题目下去,大家吵,两三个人一组,不停地吵。这是一种完全反转课堂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这些孩子都极度地拥有探索知识的欲望。
你想想看,这时候这个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和我们这些懵懵懂懂就被家长推到了大学里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知道自己上学的目的是什么,再加上受过了那么多的创意型教育,他们的教育中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和伤害。所以,他是怀抱着对整个世界的探索精神、好奇心和自己的理想来选择专业和大学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家爱学习并且容易成为科学家,容易获得诺贝尔奖。 讲到这里,我觉得真应该给中国的家长提个醒。我们觉得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什么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是恨不得别人六岁上学,我们五岁半我就上。 我们太着急了。
当然,不同国家有各自的国情和文化,这毋庸置疑。这本书的作者在末尾对比时也提到,东亚国家大都有着异常激烈的“考试”和“竞争”;这些竞争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
但是,这其中也的确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这本书的书名《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实际上,哪一个“最好”,这不好说。
但如果一种教育环境,让人一想到孩子要受的那些折磨就脑壳疼,那一定还不是一个足够好的状态;一定还有更好的方向可以演进。
也许就要我们靠越来越多人的觉醒了吧。
-------
推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