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篇赏析:《夜宿泉州》郭风

中国现当代著名散文家郭风

温馨的、有点潮湿的、南方的夜降落在城市的林梢和屋檐前。一枚新月好像一朵橘子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城市在闪耀着它的宝石似的光辉,散发着豆蔻一般的香味。泉州,你经历过多少风险,珍藏了这样多的瑰宝?呵,那林立的碑坊,那雄伟的东塔和西塔,那开元寺紫云大殿后面希腊哥林多式的廊柱雕刻,大殿前面平台基石上古埃及式的人面兽身的浮雕,那以青色花岗石建筑的、具有古叙利亚建筑风味的清真寺,……它们怎样越过时间的长河,掩映在你的林荫中,在月色里默默地沉思?

轻风从旅馆的窗口悄悄地吹过。呵,那风中仿佛吹来大海的凉气和港湾里夜潮的喧腾。泉州,时代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你的港湾里布满古代的船舶。那从波斯湾和印度洋出发的帆船的队伍,它们照着太阳上升的方向,来到你这里。那从婆罗洲和摩鹿加群岛出发的商船的队伍,借着大洋的季风,鼓起它们的风帆,来到你这里。泉州,时代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你的仓库里堆满各色的货物,笼罩着乳香和没药、咖啡和可可、檀香和蔷薇水的香味。我仿佛还能看见在你的码头上,在你的街道上和小巷里,横过绿色的稻田,走动着世界上各种肤色的人们;呵,那从西里伯群岛前来的旅队,身上还披着热带太阳的芬芳和明月的光辉,我仿佛还能看见那从亚力山大港来的水手,给你带来非洲地带的爱情和音乐,那从恒河流域前来的僧侣,给你带来印度梵文的佛典,那从波斯湾沿岸前来的商人,给你带来菠菜的种子,撒在你的河边和田野里……呵,那还是人类航海的黎明时期,越过漫长的中世纪,泉州,在长久以前的时期,你便是世界海岸的一个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中外文化的交流,在这里开放美丽的花朵。呵,我仿佛触摸得住一幅地图:在这上面,泉州,你好像林荫中的一朵金玫瑰,披着月色在那里闪光,发出深沉的香味。

古老的城市!南方的四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甜蜜呵。这个晚上,我想,我是不想睡觉了。泉州,让我站立在这窗口,永远守望着你。我想,我不是这里的过客,我好像是世代生长在这里的;我爱这里的一切。泉州,我缅怀你的过去,我千百倍的爱你的今天!呵,在传说中曾经开放过雪白的莲花的古桑树呵,你正是见证:泉州,今天是变得更加美丽了。我看见学校的窗户,像开放在花棚上的紫藤花一般地开放着,那灯光像海面上的渔火一样地闪耀。我看见华侨新村的房屋和它的阳台,建筑在斜坡上,周围围着竹篱,又被古老的龙眼树林的夜色所环绕。我看见梨园戏剧团的楼房,紧靠着郊区;向前走去,那里有美丽的河流和古老的石桥。我看见车站灯火辉煌,最后一班的班车已经到站了吗?有亲爱的海外侨胞搭这一班车到家乡来省亲?我看见郊外的田野有如海洋,四月的麦浪在明月下有如海波在荡漾。我看见果园有如蜂房,花在结果,果在酿造甜汁。我看见烟囱的手臂伸到明彻的夜空,我听见厂房里的轮子和压榨机在唱着新的歌……呵,这一切,都是我所爱的,让我歌唱这芬芳的土地上新的爱情,新的建设,树立起来的新的纪念碑!

让我伸出手来,把你整个抱在我的两臂里:

泉州!晚安

作者注:① 泉州开元寺有一棵古桑树,从唐代活到现在,犹枝叶茂盛。民间传说,它曾开过白莲花。

这是一首写于八十年代的作品。

不论从思想情绪上,还是从感觉风格上,这一篇和前一篇都是一脉相承的。首先,从主题上看,仍然是郭风式的乡土主题,对于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充溢于字里行间。其次,纷纭的五官感觉的交织,构成了一种郭风式的华彩而单纯的风格。再次,像郭风的许多作品一样,总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既可以说是散文,也可以说是散文诗。郭风自己公然宣称过:他本来是以诗的形式写作的,只是觉得不够精炼,才把它们用散文的形式连接起来。

从在五十年代成名以后,三十年的时光过去了,郭风不可能没有任何变化。

最为突出的是,他的主导意象从大自然的景观,转向了人文。

新月像一朵橘子花,在浅蓝的天空开放,这已经是郭风的传统意象了。光有这样的意象,对于熟悉他的读者来说,已经不够满足了。

接着他以他拿手的视觉,投向了他的文化景观:那林立的碑坊、那开元寺大殿后面的希腊哥林多式的廊柱、平台上古埃及式的人面兽身的浮雕、古叙利亚式的清真寺,所有这一切,都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视觉把读者带进了历史,他善于从可感的对象进入不可感的时间。

不仅是视觉,而且还有嗅觉。和他年青时代一样,他善于“五官”协同开放,让抽象变得具体,让时间和空间,让思想和情绪变得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嗅得见。

从旅馆窗口的风中,他感到了海港的凉气,听到夜潮的喧腾,闻到了豆蔻的香气。

他的五官,不是现实的五官,是具有穿透历史的深度五官,是带着诗的想像功能的五官,他看见了历史上早已过去了的来自东南亚的船队,还有那仓库里的乳香和没药、咖啡和可可。他的“五官开放”,使得他的意象,表面上像是罗列,但是并不纷乱,相反却显得丰富。这是因为,在这一切的背后,有着一种比较深沉的思绪重新安排着这个想像的世界:泉州作为一朵中外文化交流的花朵被赞美:而这种赞美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得如此自然而且和谐。因而,即使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用相当华彩的语言,直接抒发他对自己故乡的热爱,甚至用了八十年代读者所忌讳的感叹词:“呵”,读者也不感到有滥情之嫌:

泉州,你好像林荫中的一朵金玫瑰,披着月色在那里闪光,发出

深沉的香味……

让我伸出手来,把你整个抱在我的两臂里:

泉州!晚安!

如果是另外一个诗人,而不是郭风,同样的句子,就可能令习惯于在文学享受智性的当代读者困惑了,甚至要嘲弄了。诗家最可贵的是真诚,读者信任的老诗人的真诚,即使他用非常传统的夸张手法来表现他的浪漫情怀,现代读者也不感到隔膜,这实在是很令人玩味的。

(0)

相关推荐

  •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

  • 郭风惠花鸟画,笔墨潇洒,韵味十足

    原创云生活ABC2021-05-07 17:28:32 有很多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教育家,他们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教授给了后人,让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但是今天介绍的这位教育家是第一位直接与日寇进 ...

  • 第1000期|| 张妥:《美丽》千期,美丽永远

    志英有话: 是那样的旧而又这样的新 俞平伯做过一些"连珠体"的文字颇好玩,当时都记得,时间长许多忘记了,但"上书慷慨.非无阿世之嫌:说难卑微,弥感忧时之重"&q ...

  • 向郭风墓三鞠躬

    向郭风墓三鞠躬 文/朱鸿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此为中国神话所叙述的大陆形势.这种奇幻的故事早就催我走一走福建沿海,以瞻其景.然而一拖十年,再拖二十年,直到甲午正月,我才游了厦门.泉州.莆田和福州.   ...

  • 散文名篇赏析:《榕树》郭风

     中国现当代著名散文家郭风 我看见一棵榕树.它美丽得好像开花的土地.它的树干好几个小孩子手携手来才能围抱住.它的褐色的众多的须根,好像马鬃一样从暗绿的枝叶间长长地垂下. 我看见它的树梢有好几个鹭鹚的 ...

  • 散文名篇赏析|阿兰:读书之乐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 ...

  • 中国散文名篇赏析:《保险柜里的人》林彧

    太阳消逝了,星星和月亮,所有的 发光体都不见了.我在黑黝黝的方 盒里,是我在冷冰冰的保险柜中-- 他们说,他躲在那只保险柜中--是自己躲进去的,保险柜的钥匙和号码只有他知道. 一群人围着铁皮保险柜指指 ...

  • 散文名篇赏析:《溪涧的旅次》 刘克襄

    迩来入山赏鸟时,逐渐地脱离森林的核心地带,转而喜爱沿溪跋涉了. 可能是年近三十吧!我想自己已变得容易感受孤独.而溪涧似乎存藏着一股山中最旺盛的生命力,能够赋予我强烈的安全感.连带的因了溪涧向下流出,最 ...

  • 散文名篇赏析:《小村即景》韩小蕙

    韩小蕙 这里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我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譬如"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 ...

  • 散文名篇赏析《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 ...

  • 散文名篇赏析:《静虚村记》贾平凹

    贾平凹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 ...

  • 散文名篇赏析:《光之四书》林清玄

    光之色 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卡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艺术家们都在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这种绝对往往不是一种常态. 我是 ...

  • 散文名篇赏析:《诗魂》赵丽宏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 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这条静悄悄的林荫路,依然使人想起幽谧的梦境-- 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