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考足立喜六镜头下的“阿房宫遗址”

足立喜六所著的《长安史迹研究》一书中,收录有一张阿房宫遗址的老照片。其实,第一次看到书中那张阿房宫遗址的照片,可能有很多人都会觉得那张照片一定是标注错了,阿房宫遗址就是一座近似于长方形的大夯土台,而老照片拍摄的像是一座带有大型覆斗形封土的陵墓,二者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

在《长安史迹研究》一书中,作者足立喜六对于他所见的阿房宫遗址是这样记载的:
阿房宫遗址,在距今西安城西三十里三桥镇南被称为阿房村的寂寞村落。村内有被称为阿房宫的古坟形丘陵。其底部为不等边三角形,周围广约为六百二十尺,高四十一尺。丘陵的形状是圆的,其西南中部排列着三块高约三尺的平头花岗石。可能是当时用来建筑的柱础残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先作前殿阿房”的记载,可知始皇帝在经营朝宫时,先建前殿于此高台之上,以蜀山的巨材,修筑宏壮的殿楼,与南山相对峙。由此可见其睥睨关中的雄图。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条信息:
  • 这处遗址位于三桥镇南的阿房村附近。
  • 根据位置判断,这处遗址并非是如今世人熟知的阿房宫前殿遗址。
  • 足立喜六误认为这处遗址就是阿房宫前殿遗址。
知道了照片中遗址的所在位置,那就好办多了。“三桥镇南阿房村”记载的阿房村如今还在,大概位置就在如今西安市西郊的阿房一路西口与天台路附近。在这范围内的确有一处高台遗址,当地俗称“始皇上天台”,如今也被划为阿房宫遗址的一部分,最新被命名为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那这处遗址会不会就是当年足立喜六看到的那处阿房宫遗址呢?这处遗址如今四周种满了树,因为树木的遮挡遗址全貌已经无法看到。
根据早期航拍图来判断,足立喜六拍摄的那张阿房宫遗址照片中那个类似陵墓封土的高大夯台和如今的“阿房宫上天台遗址”极其相似。航拍图虽是俯视图,但也可以看出与足立喜六“古坟形丘陵”这一描述一致。再结合老照片的细节来看,此处遗址西北方有突出的一部分,老照片中在遗址左侧也有突出的一部分,基本就可以确定足立喜六当年拍摄的阿房宫遗址就是如今的“阿房宫上天台遗址”,拍摄角度应该是由南向北。
现如今这处遗址被圈进了一处类似于度假山庄的地方,高台遗址的东面还修建了砖砌坡道,应该是为了方便游客登台游览,不过这都是前些年的事,现在遗址已经被锁了起来。
2013年的时候,遗址还可以随意靠近,当时有幸从东面坡道登上遗址。
遗址西侧断面露出的夯土,夯层很清晰。

坡道将遗址分为上下三层,登上遗址最高处,因当时是去时一个雨后,所以远处的南山清晰可辨。如果周围没有建筑物的遮挡,站在此高台遗址上应该可以看到西南方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也不知道当年足立喜六有没有登上遗址最高处。那时候没有建筑物的遮挡,南可见南山,北可见咸阳塬上西汉诸陵,东可望白鹿原,看到这些那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感受。
用早期航拍图和现在航拍图对比来看,遗址东侧的那个长长的坡道是新修的和遗址本体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坡道是挨着遗址东侧修建的,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遗址本体改变了遗址原有的面貌。足立喜六自己本人如果看到遗址现如今的模样,估计他都会认不出喽。

考古发掘表明,“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其北面东面西面都发现有附属建筑遗存,建造年代大概在战国时期,一直沿用到西汉时期。在遗址南面中部发现一花岗岩础石,这倒和足立喜六“其西南中部排列着三块高约三尺的平头花岗石。可能是当时用来建筑的柱础残片。”的记载相吻合,只不过当年足立喜六见到的是三块,如今仅存一块。究其原因应该是和大规模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有关,当年“千亩平地大会战”的指挥部就设立在遗址之上,因此该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
最后咱们看看这个有意思的文保碑。文保碑正面写着“阿房宫遗址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背后的介绍中有明确的说这处遗址“与阿房宫无关”,仅是秦汉上林苑中的一处建筑遗址。这自相矛盾的介绍把人弄的一头雾水。一会是阿房宫遗址,一会又无关了,那到底有没有关系。
现在阿房宫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秦始皇修建的,但是根据记载其实并不是这样。《三辅黄图》载:“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阿房宫的初创者应该是秦惠文王,宫殿没有完全建成秦惠文王就死了。这就说明在秦始皇之前阿房宫就已经存在了,秦始皇只不过是又将其扩大。这就好比以前总认为瓦特发明蒸汽机,最后才知道发明蒸汽机的并不是瓦特,他只是一个改良者。秦始皇就是阿房宫的改良者,所以广义上的阿房宫应该并非只有前殿,前殿周围的一些建筑遗存都应属于阿房宫的一部分。文保碑背面的那句“与阿房宫无关”的结论,怕是下的过于武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