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292)组织上很重视,远比领导很重视的空间要大
易经(292)为什么宗教越是高层,越不会说是我给你什么恩德,而是说是佛主、上帝会保佑你?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上九的境界极高,损他人也无益已之实,所以这个阶段,就如孟子闭关专心做学问,或者如贾谊专心为国谋划。刘沅说:九二之弗损谓损己,益之谓益人;上九之弗损谓损人,益之谓益己。上九得六三以自益,如得贤臣之自助,以益於国,非自益其私家。
普其惠于天下,而得遂益民之志也。
得臣,并非得其臣,而是说在民间民调很高。
周公说:上九居损之终,受下之益既多,故自损以益下者也。然必待损诸已以益人,则德有尽而惠易穷。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天下自有之益以益天下,而可以无此咎矣。是乃帝王荡平之政,而非权宜小补之术,所谓贞也,则加诸亿兆,泽无不破,不亦吉乎?施诸遐迩,道可常行,不利有往乎,由是民心日归,海隅日出之邦,靡不率服?
底下的人都如自己家人一样,感情日深,则组织即家,家即组织。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孔子曰:上之于下,熟无益之之心哉?然益出于已,则所及有限,未能大得志也。今弗损益之,则惠出于已无穷,泽洽于民甚广,无一夫不获其所,斯其志诚大得矣。粤若唐虞之世,康衢击壤,帝力相忘,四海共安耕凿之常,蒸民惟有云日之颂,巍巍荡荡,殆兹弗损益之,得臣无家之象乎?后世发帑救荒,亦一时恤灾赈穷之典,而省徭薄赋,爱养斯民,惠而不费,要在平日。有天一才,其必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也哉!
个人的小恩小惠,即是拉帮结派,而让跟着自己的人感觉你是为国家而做事这恩是国家的,是组织的,你会发现这种事的效果会更好。
没有一个和尚在化缘的时候会说我给你什么什么好处,而是说佛主会保佑你!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你说你能给别人某种好处,这都是浅薄的,迟早有恩尽意断之时,但是佛主就不一样了,佛主的东西太多了,佛主能给的东西,无止境,同样上帝也是一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