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除草 | 宿铖

作者

给心灵除草

宿铖

秋雨如晚潮,漫上一步步歪歪斜斜的石街,也一步步侵入我的心头。我伫立在窗口,隔着一层纱静静的聆听雨季里的倾诉。被浮云层层包裹的天幕,漏下一串串铅似的沉重,雨点打湿了小鸟的翅膀,不能高翔,冻的发抖,还满心的悲伤;被风击落的叶子,雨水又爬在了脸上,泥土的蹂躏让叶子没有半点色彩,如同那支离破碎的芭蕉,早已不在那样俊俏;山坡上的野菜花,一片片跌落,蝴蝶也早已沉默。
心灵的净土中包藏着许多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影象,它们就如同一株株幼苗在心中滋长。
心中那些美好的、坦诚的、善良的苗,被真善美时时呵护着,茁壮成长,总有一天会结出来绚丽的果实。而那些丑恶的、贪婪的苗,就如同一丛丛杂草,与那些善良的苗进行着心灵的“巷战”。
这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一片田野中杂草横生的时候,其中的苗也难以长得茁壮。杂草对苗构成了一种威胁,甚至是一种挤压。
那么心灵净土中的苗与草也和自然相似。
我曾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哲学家带着弟子漫游世界十年后,在郊外的一片旷野上,上了最后一课。哲学家问弟子如何除去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很是诧异,但又满怀疑问的作答。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杂草。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弟子们如约而至,不过原来的旷野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可是哲学家迟迟没有到来。
若干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净化,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怎样深刻的道理让哲学家留在最后压轴?
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哲学家的目的在于:当弟子的铲、烧甚至连根拔起都宣告失败之后,旷野上的庄稼使他们体味出问题的真谛,令他们刻骨铭心。
这则故事令我受益匪浅:当空旷的心灵遇到诱惑,不设防备的心灵便会长出“杂草”,我们能做的且最为有效的便是让心灵的真善美永驻其间。用美丽来抵御丑陋,去除心灵的杂草。
既: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和鉴别心灵的“斗争”,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除掉杂草的办法是用庄稼来替代他;反之,在心灵的净土中,没有庄稼,则会有杂草。还原到生活中,就是用美来占领心灵的阵地,让丑无处容身。
孟子也是这样认为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揭示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腹有诗书气自华,愚昧野蛮在此怎可有栖身之所?盈盈的书香轻而易举地就驱散了蒙昧的阴霾。
有时我们会被心中的贪、躁、安逸之念所摆布,苦于其中的我们是否也找到了良药呢?居里夫人的微笑告诉了我们一切。
我们都知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但小时候她也会小肚鸡肠,也会跟同学有磕碰。她甚至会为同伴一个无意的眼神而心伤。于是她不断地阅读宽容的书籍,以至于当她欲动怒时,浮上心头的便是宽容二字,从此怒气烟消云散。
居里夫人把宽容介绍给自己,以达到治愈小肚鸡肠的效果。我们呢?
成长之路走的越长,一颗颗自私的心就越来越膨胀。为了所谓的尊严,有人会忘记同窗之情是一生中最大的缘分,总想把所有的光环全揽给自己,脖子上带上一圈圈金项链即便是压的让自己窒息,他也心甘情愿。总以为这样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做自己口若悬河的、自吹子擂的资本。不管心灵土地上怎样被玷污,只要用自己的狂言妄语把别人压在自己的脚下,显示自己的威仪,就算是违背自己的良心,出卖自己的灵魂,也是一种胜利,会让他久久的在梦中得意。为名为利听说某某种的花只开了一种,他会马上打断话语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我的花开了无数朵,让花代表自己了不起,就像菜园子里的稗草,个个顶天立地,却总被人拔起。就算是他自己不会酿蜜,看到邻居蜜糖满箱,昼夜展转反思,为了那份虚荣不计一切手段去捅马蜂窝,暗渡陈仓,偷了李家的蜜,改头换面,挂起张家的旗。然后向世人宣布我是蜂王。日日夜夜就这样为名为利忙碌,而不是用自己的汗水去实实在在的培育,只顾借船过海,欺世盗名。他心灵的土地永远布满稗草,心不安宁,就无法让自己保持宁静。
人要有灵魂。要有一颗宁静的心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真真切切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这才是一种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

宿铖,乌兰察布市集宁人,从小喜爱写作,在散文随笔方面情有独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