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名诗《云》赏析
莱蒙托夫名诗《云》赏析
莱蒙托夫 余振译 天空的行云啊,永恒的流浪者! 你们,逐放的流囚,同我一样, 经过碧绿的草原,绵连的山脉, 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奔向南方。 是谁在迫害你们:命运的裁判? 隐秘的妒嫉?还是公然的毁谤? 苦恼你们的是你们自己的罪行, 还是朋友们狠毒的恶意中伤? 不是,荒凉的田野使你们感到厌倦…… 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和惆怅, 你们是永远冷漠,永远自由的, 你们没有祖国,也不会有逐放。 (1840年 ) 陈静分析:1840年新年,莱蒙托夫参加了一个贵族的假面舞会,写成《一月一日》一诗,引起宫廷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很大不满。是年2月因同法国公使的儿子巴兰特决斗,又遭逮捕。沙皇决定把他再度流放高加索。《云》这首诗即写于莱蒙托夫第二次流放高加索动身之前。友人们在卡拉姆辛家聚会和他告别,他站在窗前,仰望着涅瓦河上空的流云,有感于自己的身世,即兴成诗。据说当他应友人之请,朗读到最后一句时,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在座者无不动容。 |
诗,以云为象征,诗人将云拟人,移情于景,以碧空飞云之景,抒发惨遭流放之情,又以云“永远冷漠,没有祖国”之景,烘托自己因热爱祖国而遭厄运的悲愤之情。情景相生,浑然一体。目前苏联已有四十多个作曲家为此诗谱了曲。
首句作者就问道:天空的行云啊,永恒的流浪者!这是莱蒙托夫由“云”想到自己的身世,想到自己永远流浪的生活,发自内心的一句感慨。作者一生为生计四处奔波忙碌,如今又因对祖国真诚的热爱遭到沙皇贵族的迫害,悲愤交加,借物抒情,把涅瓦河上空沉重、飘荡的大片乌云想象成与自己一样在“永远流浪”。这里,“云”这一自然景物被作者人格化处理,赋予了同样的悲伤和命运。可以说,作者把“云”当成了自己,或者把自己当成了“云”,物人如一。“云”同“我”一样是被放逐的“流囚”,正在“由可爱的北国匆匆奔向南方”。“奔向南方”意指被发配到高加索。
接下来几句是这首诗的高潮,作者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以雄辩的言辞对迫害他的人做了有力的控诉,也是对自己“罪行”精彩的辩护!“是谁在迫害你们:命运的裁判?隐秘的妒嫉?还是公然的毁谤?苦恼你们的是你们自己的罪行,还是朋友们狠毒的恶意中伤?”这里作者表面是在问云,实质在控诉沙皇的独裁统治,控诉迫害、诬陷自己的小人,意境相融,情景交加,达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从“不是…”开始是本诗的转折。从表面看,作者似乎否定了“云”遭受了迫害,只是因为荒凉的田野使“云”感到厌倦,所以才流浪。但这体现了莱蒙托夫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融复杂感情于独特意象的写法。这里的转折表示由浪漫的想象回到了现实,作者已意识到自己不是“云”,自己跟“云”不同;“云”是没有感情的,也没有痛苦。在作者看来,“云”永远是冷漠的,云不像自己有祖国而会遭到流放,他们是自由的化身。但作者不要没有祖国的自由,作者宁愿被永世流放也不要像云那样冷漠和没有祖国。所以,结尾否定“云”遭到“流放”与开篇说“云”是“逐放的流囚”并不矛盾,相反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复杂而又深厚的情感。
因莱蒙托夫的这首《云》,世界再无写“云”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