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记忆:在宗睦巷的日子
文/任全国
宗睦巷是银川老城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在解放街和新华街之间,东起民族南街,西至凤凰南街,穿过进宁街、利民街、富宁街,约三华里长。宗睦巷是在原西门二道巷基础上向东延伸发展而成的。
据说过去这条古巷的西侧与整个街区,经营木器用品和家具业的小铺较多,是老银川木材、木器经销的综合市场,享有“综合木业一条街”的名声,故被称为“综木巷”或“总木巷”。后又改称宗茂巷,1942 年定名为宗睦巷,延续至今。
宗睦巷从东到西可分为四段,民族街到进宁街为东段,最有名的是老百货大楼南院、第一幼儿园和邮电幼儿园。进宁街到利民街为中东段,原自治区党委(后来的公安厅、高级法院)的后院和老一幼的西园。利民街到富宁街为中西段,著名的银川女中(九中)、九小(回民三小)坐落在此。富宁街到凤凰街为西段,主要是居民小区。
入住宗睦巷
1972年12月,一位野外工作的地质工人,由于常年不在家,希望调整个小房子。
在房管部门的撮合下,居然看中了我们住在民生街的屋子。
我们也拥着母亲去宗睦巷老九小对面看房,绕了几个弯,才走进一个老式四合院。
西北两间房,一间正房套一间耳房,耳房狭长,约有十米。水井在另外的一个院子,况且银川老城西部都是甜水井,能吃能洗。
两间房子换一间,全家当然满意。
1973年1月,举家搬迁到宗睦巷中西段的86 号院。
大院分两部分,外院是三排平房,两排面南,一排面北,住五家,水井在老朱家门前。里院四合院,大门面东,也住五家。
有了新家的两间房,散落在外的古旧家具,派上了用场。
里间一盘土炕,八仙桌摆放在朝南的窗户跟前,两边太师椅。长条耳房约有二十平方米,东北墙边摆上用门匾支的宽床,八尺长的清代紫红漆花大连桌、古式厨桌摆在狭长的西墙。
东墙占掉两个门,炉子打在东南角,做饭兼取暖。
我们所住的四合院原称金家大院,老房东金国章祖上的房产。
老金在自治区党委工作,思想觉悟高,将自家的私房全部交公,金家留住了两间正房和三间东房。
同院还有南房的老王家,西南房的二胖家,西房张进家。后来老王家因邻里纠纷将南房换给吴姓一家,儿子吴老三是个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病时在院子胡打胡闹,侵扰邻里。
老金家忍受不了这样的无端惊吓,无奈之下搬走了。
金家上房换上了宁夏军区的王参谋,东房换上了市政府车队的小姜。
邻里之间,需要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嘛。
新老邻居齐心合力,终于遏制住了吴老三的病情,使其逐渐走向正常。
记得维修院落东房时,建筑工人把工具寄放在家里,母亲见他们辛苦,每天烧开水供应,建筑工人们赞不绝口。
王参谋小孩出生后,无人照顾,找上了母亲,解决了他们的困难。
王参谋也乐于帮助院邻,力所能及。
前院的曹姨与母亲来往频繁,两家随之交往加深。
他们是从北京来银的,曹姨的丈夫王叔是北师大毕业的老知识分子,自己学习不懂之处,常去请教。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学写了一首诗,“月到中秋分外明,遥望月宫嫦娥影。面对家乡数千载,可知今人胜古人”,向王叔讨教。
他给笔者讲了诗韵诗味,修改为“皎皎圆月中秋明,遥望蟾宫嫦娥影。俯瞰家乡数千载,可知今人胜古人”。
曹姨的儿子王燕昌,高考的同伴。记得高考结束后,我们一同到中山公园银湖的鸣钟亭,享受着轻松,期盼着好的结果。
王燕昌考入宁大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子承父业,一直到当到宁大的副校长。
宗睦巷中西段大多是老式的土坯平房,没有上下水,吃喝用井水,污水提到巷子的下水道。
几套院落,回汉杂居,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打水桶是公用的,放在井边,从井里打好水,倒进自家的桶里。
回汉民族的邻居和睦相处,每逢回族节日,总能吃到邻居送来的油香馓子。
水井用上一年半载,就得掏井,挖去井下的淤泥。这是个憋屈的苦活,东院的邻居陈学如,记得是掏井最多的人。
那时家家都没厕所,只有外院通道的公厕,几个蹲坑的茅房。我们几个院子一个厕所,早晨高峰时上厕所,有时还要排队。
宗睦巷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后,宗睦巷居民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家开始崇尚新家具了,先凭票买了一张新式单人床,还买了同院二胖家的两把木椅子和王参谋的一个五斗柜,家具有了新气象。
1979年,在拆炕改床的影响下,自己动手,工友帮忙,焊了一个两米乘一米八的大钢管床,漆成淡绿色,宽大时尚。冬季取暖也由炕炉子改为铁炉子,发亮的白铁皮烟筒,一节套着一节伸向窗外。
真正淘汰老旧家具,到了 80 年代。
紫红漆花的清代大连桌,渐渐看着碍眼,结婚前被自作聪明地拆散了。
原想用其木料为新家具服务,里面多是松木条,与当时家具用的榆木、水曲柳等硬杂木不搭界。
那时银川的老住户都有古家具,毁之亦不觉可惜。陈旧漏出木本色的八仙桌,被酱紫色的调和漆一刷,焕然一新。
在个体经营蓬勃发展的大潮中,小妹在西塔附近开了个饺子馆,八仙桌派上了用场。每晚关门,用粗铁链锁在店外,有识古货者,居然锯断铁链,盗走八仙桌。失之方觉珍贵。
崇信巷任家四合院大门有门厅,门头悬一大匾,蓝底黄字,上书“贞柏长存”四个大字,旁边有“翰林院大清道光”的小字。
“文革”初期,成了“破四旧”的对象,被街道大食堂将字推平做了案板。后来,物归原主,门匾变成一块长两米二,宽一米一的大木板,只好当床板使用。
从崇信巷到宗睦巷,伴随笔者十余年。难忘的匾床,若是原状木匾,可能更有价值。只是木匾之来历,至今不知其详。
烧炭买煤也是难忘的往事。那时老银川的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搭建个夏天用的小伙房,旁边盖个煤站站。
进入 80 年代,到街巷煤场买炭块或煤球已经过时了。单位的卡车上山拉一车煤炭,有三、四吨,卸在宗睦巷。
家里的亲朋好友,帮忙筛煤,把大块黑炭砸成小块,以便扔进炉子里烧。煤末掺上土,和成煤饼,最早是将煤泥铺在地上,用锹磨平,横竖切成薄厚不一的手工煤饼。后来用铁模子,把煤泥直接脱成四块或六块的格式煤饼。
当时流行喝啤酒,家里炒几个菜,买一大塑料桶散装啤酒,招待帮忙弄煤的哥儿们。
成家立业宗睦巷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兄妹成家后,先后搬出宗睦巷老院子。
1983 年初春,为了结婚,费老劲,请房管出面,将旧房翻新,一分为二。一间半为新房,一间父母住。
将老式门窗换成新式门窗,粉刷墙,糊顶棚。最艰难的是自己打水泥地,要找水泥、石子、沙子,多方求助,终于梦想成真。
雇请浙江木工,做了一套流行的捷克式,棕、黄两色相套的新家具,自包了一对单人沙发,购置了双卡两用收录机和飞跃牌黑白小电视。宗睦巷的新家,也算赶了时髦。
80 年代,宗睦巷有了公用自来水,几个院子合用。最担心的就是冬天水管子结冻。
1985 年初夏,单位后勤部门从宗睦巷挖了二十来米的管道沟,将自来水管安装到家中,省去了多年的挑水之劳。
银川老城的改造发展,很快波及宗睦巷。同年 11 月,整片拆迁,原地盖楼,我们搬离了住了十二年的宗睦巷。
1987年7月父母亲又重新搬回宗睦巷原处新建的居民楼,一楼三居室的房间,有厨房卫生间,有上下水。只是烧火做饭,依旧是用煤炭。同年9月,女儿进入宗睦巷的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天天骑自行车接送,出入宗睦巷。
宗睦巷东段靠近进宁街有一幼,老大楼后院西侧有邮电幼儿园。
许多孩子都是从宗睦巷的幼儿园走出来的,他们一定难忘在宗睦巷的童年。
西段的宗睦巷过去是平房连片的老院子,现在仍然是连片的旧式居民楼,最热闹的是宗睦巷与富宁街的交叉路口,连片的小饭馆。
宗睦巷的银川九中
银川女中1953年由老城鲁班庙(银川四小旧址),迁到宗睦巷中西段,占地三十四亩。
当年秋季,首届十名高中毕业生,有九人考入大学。1954年至1956年,高考升学率连续三年为百分之百。
1961年银川女中被自治区政府批准为首批全区八所重点中学之一。
银川女中被宗睦巷一分为二,北校区是学生上课的教学区,南校区是出操运动上体育课的操场。“文革”期间又改名为“要武中学”。
1969年实行就近入学的办法,男女生兼收,从此银川女中成为历史。
1970年更名为“银川市第九中学”。
银川女中1949年命名,到1969年,二十年为宁夏培养了上千名知识女性。
银川女中在宗睦巷有十六年,加上银川九中在宗睦巷的三十九年,银川的著名的“一二九”中学的九中,在宗睦巷居然有五十五年之久。
2008 年银川九中搬迁到金凤区贺兰山中路的新校区,原来这座银川名校的老校址,被重建为兴庆区回民三小。
我们上中学时,女中不收男生,收男生时已中学毕业。
与九中结缘,是参加高考。
考场在宗睦巷的银川九中,早晨八点持准考证进入学校。按照黑板上的考场指示图,来到了九中北院的第七考场教室,坐在贴着准考号的座位。
由于十年未进过教室,加上忙于挣钱,考前也没有进过什么补习班,参加过什么模拟考试,靠自学应对高考,心态自然紧张。
7月8日文科考数学时,有好几个考生没来,半个小时后,有一半考生离开了教室。自己正在琢磨数学题,看着前排的考生也走了,留下的是一张白卷,反而增强了信心,努力把会做的题做完。
宗睦巷的考生还真的从宗睦巷的九中考上了高等学府。
难忘宗睦巷
宗睦巷老宅北面,20 世纪 70 年代是银川市第九小学,后窗常常传来读书之声。后来改名为回民三小,现在是宗睦幼儿园。1990 年单位调整住房,搬到利民街宗睦巷相交的公安厅家属院。
当年女儿上学就选在回民三小,因为自己经常下县出差,母亲住在学校对面,照顾方便。孩子上小学六年在宗睦巷,上中学时,九中招初中生很少,只好舍近求远,上了利群东街的银川老一中。
父母亲在宗睦巷生活了二十多年,从老式四合院住到新式居民楼。但是还没有享受上洋暖气和煤气,没有看上彩电,就离儿女而去。老父亲连他孙女在家门口上小学,都没能看到。想起在宗睦巷的日子,十分怀念父母亲。
兄妹们从外地回来,选择在宗睦巷父母老房子相聚。
20 世纪末,在一楼临街改商铺的热潮中,大妹将父母住房也改作小商店,在学校的影响下,生意不错。后来学校搬迁,临街铺面增多,小商店关门了。
90年代后期,小妹一家从民族北街幸福村搬到宗睦巷富宁小区。
受他们的影响,1998年10月再住宗睦巷,也搬入回民三小西侧的富宁小区。近九十平方米的楼房,三室两厅,赶时髦进行实木装修。尤其是餐厅增加了冰箱、饮水机等。厨房在后阳台,做饭使用的是煤气灶、微波炉、抽油烟机。
改革开放二十年,给家庭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与老宗睦巷的住房相比,真是“鸟枪换炮”了。此时的宗睦巷已经看不到老旧土房了,临街的水井以及公用水龙头早就不见了,土暖气被供热暖气取代。从炭火做饭过渡到煤气罐,再过渡到天然气。出行也从自行车演变为汽车,直到私家车的出现。
2002年我们兄妹两家的孩子,从宗睦巷的富宁小区步入外地的高校之门。
回顾在宗睦巷的日子,经历了打工上学、成家立业、父母辞世、子女成长的人生经历,真的难以忘怀。
文章选自《银川党史网》
作者系银川市公安局原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