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录取111.4万,录取率32.7%,意味着什么?
硕博研究生录取工作基本接近尾声,按照官网公布的数据,
2020年全国研究生硕博共录取111.4万,
录取/报考率为32.7%。
202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约为870万,
约有300万人报考研究生考试,占大学生总人数的三成以上。
除去高职、大专的毕业生,
换而言之,本科毕业生大体实际报考人数,
约占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一半。
有一半的毕业生,选择考研。
如此庞大的数据,究竟意味着什么?
(1)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
大学毕业一般22岁、23岁,
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找份工作,
然后干到退休,干四十年。
对于很多人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读研3-4年,毕业时25、26岁,
找份工作,或者继续深造,
性情更平和,工作更稳定。
(2)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探寻生命的意义。
和平年代的生命最珍贵,
但和平年代的人生,却更“无聊”。
自我超越、内在价值的探寻,
或许是持续一生的主题。
考研、远行、义工、读书,
在温饱之后、寻求心性的自由,
过着文化性的生活,会是很多人的选择。
考研,可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社会阶层流动的难度更大。
大量年轻人通过学历提升,
成为企业高管和从事社会管理工作。
还有很多年轻人,因为学历、阅历问题,
成为社会普通劳动者。
加之,社会法制的健全、城市扩张的终结,
留给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读书,或许是个无奈的选择,
但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4)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努力、改变自我。
不用心灵鸡汤,不用灵魂呼唤,
考研,会是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也是让自己“不落伍”的一种表达。
祝福各位,选择努力、改变自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