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性开泄」是形成桂枝汤的原因吗?

我们认为“风性开泄”的根据是,感受风邪后会导致人体出汗,典型的例证就是《伤寒论》中的桂枝汤证。

由于桂枝汤证在《伤寒论》中叫“太阳中风”,“太阳中风”的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中于风邪”,所以从古至今十分统一地认为,桂枝汤证的病因是“风邪”。

这么理解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进行分析,那就是从桂枝汤的组成和功效来分析,如果桂枝汤确实是“祛风”的,那就可以确认桂枝汤证的病因是“风邪”了。

1

在《伤寒论》中,太阳病的提纲是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中风的提纲是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结合上述二条原文,太阳中风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脉浮缓、头项强痛、恶风寒、发热、汗出。桂枝汤的组成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症状。

一  恶风寒  

恶寒就是怕冷,但这种怕冷不会因为加衣被或烤火所减轻。

其形成机理是寒邪侵袭人体,束缚了卫气,使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所以寒邪不解除,怕冷就不会消失。

恶风,也是怕冷,只是程度比较轻,有风吹则怕冷,无风吹则不怕冷,所以叫“有风则恶,无风则安”。

但其性质和恶寒相同,即不会因为加衣被或烤火所减轻。换言之,恶风的形成机理和恶寒相同,只是程度较轻。

所以,由此不能认为“恶风”的病因是“风邪”,因为在第12条桂枝汤证的症状中,是恶风、恶寒并见的。

二  发热

太阳病发热的机理是,寒邪侵袭人体,束缚了卫气,卫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

所以治疗太阳病的发热,需要用辛温散寒的药,祛散寒邪,解除寒邪对卫气的束缚,才可能退热。

例如太阳伤寒用的是麻黄汤,方中有麻黄和桂枝,都是辛温散寒的;太阳中风用的是桂枝汤,方中有桂枝、生姜,也是辛温散寒的。

这里的发热不能用“风为阳邪”,阳邪则发热来解释;因为如果真是“阳邪”,则需要用“阴药”来治疗,桂枝汤显然不是是“阴药”。

三  汗出

“汗出”被认为是“风性开泄”的有力证据。那桂枝汤有什么药用来“祛风”?

用桂枝、生姜?既然“风邪”是“开泄”的,而桂枝、生姜都是辛温发散的,那不是使“开泄”更严重了吗?

所以,用桂枝、生姜的辛温发散治“风邪”的“开泄”就不太通顺了,不过如果解释为,用辛温发散的桂枝、生姜治疗的是“寒邪”,那就合理一些了。

太阳中风的形成机理,是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的人,感受了寒邪(和太阳伤寒比较,寒邪较轻),导致营卫失调,司开合的功能障碍,而至汗出异常。

收敛止汗,应该是方中芍药的作用,显然,用芍药不是“祛风”的药。

四  头项强痛

由寒邪束缚了人体,太阳的经脉不通畅所致。显然,这里的原因也是寒,不是风。

因为“风性开泄”,就不应该束缚人体,也不会导致经脉的不通畅。

五  脉浮缓

脉浮,是病在表;缓,是和伤寒的紧相对而言的,相对于太阳伤寒的紧脉,太阳中风的脉不那么紧张,显得较松弛,当然也和汗出有关。

但这也并不是“风性开泄”的特征。

2

张仲景在《伤寒论》的第16条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张仲景认为,桂枝汤的功效是“解肌”,和麻黄汤的功效“发汗”不同。所以,正确理解“解肌”,是正确理解太阳中风证和桂枝汤的基础。

导师肖相如教授对此进行过论述。

肖师认为,解肌,是通过调补营卫,协调营卫关系,恢复营卫功能而达到汗出邪去的方法。

肌,还有肌肉的意思,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相比,病深一层。

从所属脏腑来看,麻黄汤证在肺,治疗目的以宣肺为主;桂枝汤证在脾胃,治疗目的在于补脾胃。所以桂枝汤的根本是补脾胃而袪外邪。

第一,从组方分析,桂枝汤属于辛甘温之剂,除了具有解肌祛风的作用外,还可调补中焦,强壮胃气。

方中桂枝辛甘温,除可解肌祛风,温通血脉外,尚可温补脾胃,《神农本草经》谓“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生姜辛温,除可助桂枝散邪外,还可温中健胃;

甘草甘平,益气健脾;

大枣甘平,补脾益胃,滋营养血。

芍药酸苦微寒,养血敛营,《神农本草经》谓“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第二,服桂枝汤后要求啜热稀粥,资谷气以补脾胃。可见桂枝汤解肌祛风源于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源于补益中焦。

在脾胃强健,气血充沛的基础上,用桂枝通调卫气,则腠理开而汗出邪去;用芍药收敛营气,则营内守而不致过汗伤正。

营卫和而腠理开合有度,腠理开而发汗祛邪,邪去则腠理合而汗自止。

尤在泾在论小建中汤时说“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这一精辟论述也适于桂枝汤,因为营卫源于阴阳,建中源于桂枝也。

章楠在《伤寒本质》中论桂枝汤时说“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融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则更加明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