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下卷 一先

寒对暑,日对年。蹴鞠对秋千。

【蹴鞠(音促居)】蹴,踢;鞠,球。

丹山对碧水,淡水对覃烟。

【丹山】(1).南方当日之地。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非丹山之赫曦,闻琴瑟之空音。”

(2).古谓产凤之山名。《吕氏春秋·本味》:“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说唐》第十三回:“凤翅展丹山,天下咸欣瑞兆。”

(3).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堂书钞》卷一五一引晋袁山松《宜都记》:“郡西北四十里有丹山。山间时有赤气笼林,岭如丹色,因名丹山。”

(4).地名。指丹州,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北周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校战丹山,移营白璧 。”倪璠 注:“丹山,丹州。”

【碧水】绿水。南朝梁简文帝《采莲曲》:“桂檝兰桡浮碧水,江花玉面两相似。”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诗:“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五代和凝《小重山》词:“御沟澄碧水,转池塘,时时微雨洗风光。”元戴表元《苕溪》诗:“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覃(音谈)烟】覃,长。覃烟,袅袅直升空中的饮烟或横浮低空的烟雾。

歌婉转,貌婵娟。雪鼓对云笺。

【婉转】声音委婉而动听。

【婵娟】体态柔弱的样子。

【云笺】唐韦陟(音质)用五采笺写信,由他人代笔,自己签名。由于他写的'陟'字象五朵云,因而后来人们称书信为五云笺或云笺。

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

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洗耳尚逢高士笑】传说帝尧时,箕山有高人隐士曰巢父、许由,尧同许由商量,准备把帝位传给他。巢父听到了,以为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池中去洗耳。池水主人怒曰:'何污我水!'这个故事说帝尧、许由、巢父、池水主人,一个比一个更高洁。李白诗:'世无洗耳翁,安辨尧与跖(音直)。'。

【折腰肯受小儿怜】陶渊明为彭泽令。一次,郡督邮来视察。县吏向陶渊明建议,应穿上官服迎见。陶渊明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于是弃官而去。作《归去来辞》。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篱字原为上罒下离)。

【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见真韵'郭泰'句注。

【山涛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见文韵'竹间'句注。

轻对重,肥对坚。碧玉对青钱。

【肥对坚】肥,肥马;坚,坚车。

【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妾,甚受宠爱,后代引为娇怜的爱人的代称。梁元帝诗:'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王维诗:'自怜碧玉亲教舞'。

【青钱】唐张鷟(音琢)甚有才名,时人称之为'青钱学士',意思是他的文章万选万中,万无一失。

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

【郊寒对岛瘦】郊指孟郊,岛指贾岛,唐代的两个诗人。孟郊的诗内容清苦,失之寒,贾岛的诗风格瘦峭,失之瘦,后人于是有'郊寒岛瘦'的评价。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酒圣对诗仙】晋刘伶旷达放饮,又曾作《酒德颂》,后人因称之为酒圣。李白初游长安,得到名人贺知章赏识,誉之为'谪仙人',后人因称为诗仙。

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

【依玉树】唐崔宗之,美容仪,饮酒时更见风度。杜甫诗《饮中八仙歌》说:'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步金莲】南齐东昏侯宠爱潘妃,以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叫'步步生莲花。'后以金莲指女子纤足。

【凿井对耕田】传说尧帝游于康衢,有一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

【杜甫清宵立】杜甫诗有'思家步月清宵立'句。

【边韶白昼眠】汉儒边韶,字孝先,性放达,开帐授徒,常昼眠,弟子编歌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夜读书,昼贪眠。'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

【豪饮客吞波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等语,形容醉人们的情态。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斗草】也称“斗百草”。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唐郑谷《采桑》诗:“何如斗百草,赌取凤皇钗。”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七出:“清晓,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院公踢气球不好,便和你斗百草耍子。”亦省作“斗草”。唐白居易《观儿戏》诗:“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二折:“佳人斗草,公子妆幺,秋千料峭,鼓吹游遨。”《红楼梦》第二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清彭孙遹《金粟闺词》之四四:“斗草归来香径里,裙花深处涴芹泥。”

【青郊】指春天的郊野。南朝齐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唐陈子昂《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青郊树密,翠渚萍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吐虹丝于碧落,乃敢因月成阑;翻柳浪于青郊,谬说为花寄信。”

【金勒】(1).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南朝陈祖孙登《紫骝马》诗:“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唐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水浒传》第一○一回:“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2).借指坐骑。唐韩翃《送田仓曹汴州觐省》诗:“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宋梅尧臣谢绛《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清陆嵩《新年作》诗:“开遍枝头桃李花,暂扶残醉停金勒。”

(3).借指骑马的人。《白雪遗音·马头调·饯别》:“张生上马,车儿东去,马儿西行,金勒望小姐,莺莺望张生,凄凄凉凉心酸痛。”

【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汉王粲《羽猎赋》:“济漳浦而横阵,倚紫陌而并征。”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清赵翼《八十自寿》诗之二:“绿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千里香车拥翠钿(音店)】翠钿,妇女用宝石金银雕饰的首饰,这里即代指妇女。'千里'疑当作'十里'。

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风鹏】《庄子》书中说,北海有一种大鱼,其名为鲲,变成大鸟,其名为鹏。鹏有几千里大小,它要飞到南海,需要积累很长时间的风浮起它才有可能。

【董杏】《神仙传》中载,三国东吴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病重的为他栽五棵杏,轻者栽一棵,数年后共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周莲】宋儒周敦颐,性爱荷花,曾写《爱莲说》一篇,盛赞此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春九十,岁三千。钟鼓对管弦。

【春九十,岁三千】春光九十,意思是春光将尽。岁三千:极言年寿之长。传说汉武帝时,东郊献短人东方朔(字曼倩),谓帝曰:'王母蟠桃,三千岁一熟,此儿已三偷之矣。'

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入山逢宰相】南朝梁陶宏景隐山中,武帝常问之以国事,时人称之'山中宰相'。

霞映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

【霞映武陵桃淡淡】陶渊明《桃花源记》写武陵一位渔夫,偶逢一处世外桃源。

【烟荒隋堤柳绵绵】隋炀帝自板渚引河达淮,岸上悉种柳。见齐韵'隋堤'注。

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七碗月团,啜(音辍)罢清风生腋下】唐卢仝诗有'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句。月团,茶名。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诗:'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啜,饮,吃。

【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云液,酒的美称。唐白居易《对酒闲吟赠同老者》诗:'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二句写酒后的形容。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

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

【玉柱】(1).石柱的美称。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升降之际,见玉柱生芝。”宋王仲旉《南都赋》:“金铺绚日,玉柱凌烟。”明李梦阳《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筝等弦乐器。《文选·江淹别赋》:“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李善注:“琴有柱,以玉为之。”唐杨巨源《雪中听筝》诗:“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征声何切。”南唐冯延巳《蝶恋花》词:“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燕子双飞去。”清汪懋麟《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韵》:“朱弦调玉柱,铁拨转檀槽。”

(3).指额上隆起的筋肉。《隋书·高祖记上》:“额上有玉柱入顶,目光外射。”

(4).筷子的美称。南朝梁庾肩吾《长安有狭斜行》:“三子俱来宴,玉柱击清瓯。”

(5).指修道者死后鼻腔分泌物。据说这是成道的征象。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鼻窍中两行玉柱,头直上万道金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祖》:“更数日而往,则玉柱下垂,坐化已久。”《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进去看他一看,只见他两条玉柱拄在膝上,不知从几时圆寂去了。”

【金屋】华美之屋。南朝梁柳恽《长门怨》诗:“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唐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诗:“自伤白发辞金屋,许着黄裳向玉峯。”清龚自珍《湘月》词:“一枝赠我,安排自有金屋。”【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表妹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后以“金屋藏娇”指纳妾。

【叠嶂】重迭的山峰。南朝梁武帝《直石头》诗:“夕池出濠渚,朝云生迭嶂。”隋薛道衡《豫章行》:“前瞻迭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唐孟浩然《经七里滩》诗:“迭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明张居正《马上见西山》诗:“迭嶂环都邑,浮光接露台。”

【平川】广阔平坦之地。

孙子策,祖生鞭。盛席对华筵。

【孙子策】孙子指春秋战国时吴国孙武。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十三篇传世。【祖生鞭】东晋祖逖(音剃)与他的朋友刘琨(音坤)同寝,他们立志收复中原,每天闻鸡鸣就起床舞剑。一次祖逖先醒,闻鸡鸣,逖蹴琨曰:'此非恶声也。'琨恐曰:'祖生先吾着鞭。'意思是比自己行动得快。

【盛席对华筵(音颜)】《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之前《凡例》的末尾有七律:“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华筵;丰盛的筵席。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喜覩华筵献大贤,謌欢共过百千年。”明王錂《春芜记·宴赏》:“华筵送夕阴,酒如渑。”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

【解醉知茶力,消愁识酒权】茶力、酒权互文,即茶和酒的功效。

丝剪芰荷开东沼,锦妆凫雁泛温泉。

【丝剪芰(音技)荷开东沼】传说中隋炀帝的故事,说他曾命人用锦绢剪为荷花,遍插池苑,从中游乐。芰,古书上指菱。

【锦妆凫(音符)雁泛温泉】唐玄宗的故事。相传玄宗扩建华清宫汤池,规模宏丽,汤池内以玉莲为喷泉,又缝锦绣为凫雁,放于水中,自己乘小舟从中游嬉,极尽奢欲。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上古神话,赤帝有女名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魂魄变成一种鸟,名叫精卫,常常衔木石填海中。陶渊明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上古神话传说,蜀王名杜宇,在蜀治水,自以德薄,让位给大臣鳖冷,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夜夜悲啼,啼则吐血。李商隐诗:'望帝真心托杜鹃。'

(0)

相关推荐

  • 易经判词:关于”厉”的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力制切<正韵>力霁切,音例.<说文>旱石也.从厂,虿省声.<徐曰>旱石,麤悍石.<玉篇>磨石 ...

  • 一叶知秋 || 杂诗七律第二辑

    一叶知秋杂诗七律第二辑 叶之秋 端午 艾草菖蒲粽米香,艇飞鞞鼓彩旗扬. 龙舟有意关夫子,蛇怪何情恨酒黄. 千古史传丹血泪,万年书写韵悠长. 谁人江上仰天问,明月至今几度霜. 陶山探幽 陶山染翠涧流淙, ...

  • 笠翁对韵 下卷 一先

    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覃烟.歌宛转,貌婵娟.雪鼓对云笺.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䍠倒着杏花天. 轻对重,肥 ...

  • 笠翁对韵 下卷 十五咸

    栽对植,薙对芟.二伯对三监.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鹿麌麌,兔毚毚.启牍对开缄.绿杨莺睍睆,红杏燕呢喃.半篱白酒娱陶令,一枕黄粱度吕岩.九夏炎飙,长日风亭留客骑: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驻征帆. 梧对杞,柏 ...

  • 笠翁对韵 下卷 十四盐

    宽对猛,冷对炎.清直对尊严.云头对雨脚,鹤发对龙髯.风台谏,肃堂廉.保泰对鸣谦.五湖归范蠡,三径隐陶潜.一剑成功堪佩印,百钱满卦便垂帘.浊酒停杯,容我半酣愁际饮: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 连对断,减 ...

  • 笠翁对韵 下卷 十三覃

    宫对阙,座对龛.水北对天南.蜃楼对蚁郡,伟论对高谈.遴杞梓,树楩楠.得一对函三.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萧王待士心惟赤,卢相欺君面独蓝.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 闻对见,解 ...

  • 笠翁对韵 下卷 十二侵

    歌对曲,啸对吟.往古对来今.山头对水面,远浦对遥岑.勤三上,惜寸阴.茂树对平林.卞和三献玉,杨震四知金.青皇风暖吹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度金针. 登对眺,涉 ...

  • 笠翁对韵 下卷 十一尤

    荣对辱,喜对忧.缱绻对绸缪.吴娃对越女,野马对沙鸥.茶解渴,酒消愁.白眼对苍头.马迁修<史记>,孔子作<春秋>.莘野耕夫闲举耜,渭滨渔父晚垂钩.龙马游河,羲帝因图而画卦:神龟出 ...

  • 笠翁对韵 下卷 十蒸

    萍对蓼,莆对菱.雁弋对鱼罾.齐纨对鲁绮,蜀锦对吴绫.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校准绳.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谈对吐,谓 ...

  • 笠翁对韵 下卷 九青

    庚对甲,己对丁.魏阙对彤庭.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鸳浴沼,鹭飞汀.鸿雁对鹡鸰.人间寿者相,天上老人星.八月好修攀桂斧,三春须系护花铃.江阁凭临,一水净连天际碧:石栏闲倚,群山秀向雨余青. 危对乱,泰 ...

  • 笠翁对韵 下卷 八庚

    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江云对涧树,玉罄对银筝.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 功对业,性 ...

  • 笠翁对韵 下卷 七阳

    台对阁,沼对塘.朝雨对夕阳.游人对隐士,谢女对秋娘.三寸舌,九回肠.玉液对琼浆.秦皇照胆镜,徐肇返魂香.青萍夜啸芙蓉匣,黄卷时摊薜荔床.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 红对白,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