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刘备北伐争夺汉中,在定军山斩杀...
219年,刘备北伐争夺汉中,在定军山斩杀了夏侯渊。曹操悲痛万分,誓要刘备血债血偿,但麾下谋士全都反对出兵。曹操勃然大怒道:“妙才跟随我三十年,情深义重,此仇不报,焉能为人?”
曹操一副暴怒的模样吓坏了众谋士,谋士们纷纷低头噤若寒蝉。但唯有司马懿,不惧曹操杀人的目光,朗声道:“当初我们消灭张鲁,蜀中震恐,本可以一战而下,主公却选择了撤军。如今刘备大胜,上下齐心,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我军此去必不利!”
曹操闻言正欲破口大骂,却又张口无言。当初占领汉中,刘备麾下不少人写来密信,愿意充当内应帮助曹操,就连刘备自己每天都心惊胆战,生怕曹操挥兵南下。但也正如刘备谋士法正说的那样,曹操担心长久出征后方有变,所以最终选择了撤军。
然后曹操以夏侯渊镇守汉中,本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夏侯渊兵败身死。所以说,这都是曹操自己的决策失误,岂能责怪他人……
司马懿把话说到这种程度,曹操却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他愤愤不平道:“刘玄德不懂军事,一辈子没赢过我,我尽起大军,他又如何能胜我?”曹操用事实说话,直接让司马懿哑口无言。最终在219年,曹操一意孤行,领军二十万,杀向汉中。
这次战争,史称“汉中之战”。曹操此次出征的武将阵容可谓豪华,有张郃、徐晃、曹休、曹真、曹洪、郭淮等,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但谋士方面却比较薄弱,除了杨修有些名声,其余都是无名小卒。
曹操出兵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大惊,赶忙召集谋士商议。法正胸有成竹道:“曹操远来,必不能长久,我军只需要坚守,自然可得胜利!”刘备言听计从,命后方诸葛亮持续征调兵马,充实到汉中前线。
三月份,曹操大军抵达阳平关,先锋尝试着进攻了几波,但由于刘备军的龟缩防守,都以失败告终。看着如铁桶般的阳平关,曹操气得写信大骂刘备:“枉我称你是英雄,你却潜首缩尾令人耻笑!”刘备虽然生气,但胜利在望,也就没有轻举妄动。
就这样,两军一攻一防,打了两个月。刘备稳坐钓鱼台,曹操却是冷水洗屁股——急眼了。再拖下去,只会吞下失败的苦果。这时有个无名谋士,献上“调虎离山”之计,曹操听罢,连连拍手叫好。
六月,曹操在汉中的北山建立粮仓,将大军粮草尽数藏于此地,但负责看管的士兵,只有三五千人。这个消息,很快被附近驻防的黄忠和赵云得知。黄忠道:“曹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如此重地竟然不重视,我若烧了他的粮草,我军必然大获全胜。”
赵云疑惑道:“不可,曹操狡猾,不可能不知道粮草的重要性,可能有诈!”黄忠摇摇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万一真是曹操疏忽呢?不如我率军去烧粮,若一个时辰未归,你便来救我。”赵云思考再三,答应了下来。
黄忠出征后,赵云等了一个时辰,不见黄忠归来,知道定是中了埋伏。赵云二话不说,让副将张翼守营,亲自带兵前去营救。经过一番血战,赵云成功救出黄忠,撤回大寨。曹操没能斩杀黄忠,大怒之下率军追杀。
张翼看见曹军,忙要关闭寨门防守,但赵云却阻止道:“大开营门,让所有人马都隐藏起来,没我的命令不许露面!”军令如山,张翼震惊之后却也得执行。很快,营门大开,表面空无一人,静悄悄没有一丝声响。
曹操大军追杀靠近,徐晃等人正要冲杀进去,曹操却阻止了,他疑心道:“敌军大开营门,分明就是故意让我们杀进去。营寨两边都是树林,说不准藏着千军万马!”众将闻言,顿时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这时,赵云一声令下,两边树林擂鼓震天,营寨中弩箭齐发。曹操大惊:“不好,有埋伏!”说罢,曹军慌忙撤退,由于太过惊慌,人马相互践踏,伤亡惨重。赵云黄忠抓住机会追杀,送给了曹操一场惨败。
这个故事叫“空营计”,明确记载于《三国志》中,是诸葛亮空城计的原型。事后刘备重赏了赵云,夸奖道:“子龙浑身上下都是胆啊!”然后刘备又得意道: “曹操经此一败,难有作为,汉中必为我所有!”
偷鸡不成蚀把米,曹军士气一落千丈。进兵徒劳无功,退兵又面子上挂不住,曹操纠结之间,由此引发了“鸡肋”的故事。最终曹操杀掉杨修,撤军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后来曹操谈起这场失败,掩饰道:“刘备本不如我,但能胜我,全靠背后高人指点。”
汉中之战是东汉末年最后一场大战,彻底奠定了三分天下的版图。这场战争以曹操的失败告终,曹操不能释怀,仅一年后便郁郁而终。而刘备生涯第一次赢过曹操,自信心也由此爆棚,这也成为他后来一意孤行发动夷陵之战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