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告诉我什么了(转自百度2012贴吧)

记得三年前老者对我说,“小伙子,你读过老子的道德经吗?”我说读过。他就问我“你知道老子是怎么说的道生万物呢?”我就不加思索的说“这还用问吗?道德经里不是写的很明白吗?天下人都知道的呀。”于是我不屑一顾的对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完我还想等着老者夸我几句呢,没想到老者连连摇头,说:“小伙子,不可尽信书呀,五年以后,你再看看这句话,就知道老子当年是怎么说的了。”我看老者很认真的态度,想必这个老者不会是在和我开玩笑,于是就再三恳请老者,说“这还有错吗?如果有什么不对,不要等到五年以后了,还望老人家指教。”接下来老者说的话差点没把我气晕。老者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当时我听了这个话,就差一个骂老头是疯子了,可是我张张嘴,一时又不知怎么去和老者理论。三年了,这句话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时不时会在我的耳边响起,有时又觉得老者的话可能也是有点道理的,有时再一想老头说的还是疯话。这个吧里高人多,人气旺,我把这个难题交给大家,人多智慧广,帮我出出点子怎么去和老头理论. 老子是我国2500年前的一位大圣人,生前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年骑青牛过函谷关,留下一本奇书,被后人称为道德经.这本书之所以被称为奇书,一是2500年来人们不断地在研究它,更为神奇的是,我听一位老者说,2012年后我们将会读到一本更为神奇的道德经。我曾经向这位老者请教,2012年后会是怎么个神奇法?老者摇摇头,说天机不可泄露。在我的再三恳求下,老者给我说了几句,令我当时是五雷轰顶,那叫一个震惊呀!这是三年前的事了,因为当时老者在向我透露时一再交代我时机不到,不可让外人知道。所以三年来这个秘密一直压在我的心底,很少向外人透露。现在想想再有两年就是2012年的12月*日了,我再三恳请老者,老者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自有天意。今将老者三年前告诉我的一部分话,告知天下,坐等2012年验证。希望能引起2012吧高人们的指点,说白了我对老者的话只是震惊,还真不完全理解. 几天以后,我去见老者,本想和他理论的,我已经准备了一大堆说辞,为了维护我的传统观点,我是胸有成竹的。可是见了老者以后,他什么也没问就说:“你这次来就不要和我理论了。我再问你个问题,你回答我。看你也是蛮喜欢老子的,你知道老子说的道的内容是什么吗?”这令我很尴尬。我想这老头真是古怪。道德经里不是明明写着“道可道,非常道” 嘛,地球人都定论了的“道可以说,但道是说不清楚的”,这个还要叫我回答。我为了想嘲笑他,就反问他:“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不就说了嘛,‘道可道,非常道’,怎么这还会有错?”不料老者笑笑说:“是呀,这个当然又错了。年轻人,不要不服气,第一次我就告诉你,不要尽信书,你却总是不喜欢自己思考。人云亦云这不是智慧。”。顿了顿,老者继续说“其实老子的道的内容很明白的写在他的书里,就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只是你没读明白。”天呀,这还了得,他不但否定了‘道可道,非常道',还自己编排出这么一句道德经里根本没有的假话来糊弄我。你说我冤不冤,我啥也不说了,还是各位看官平平理吧,反正我是懒得再理他。 我记得道德经里根本没有这句话,只记得老子说过一句“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老者竟然断章取义,说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还把这说成是道的内容,简直是疯了。岂有此理! 趁今天早上还清醒,我把老者当年告诉我的他的这句话的古怪思想一次抛出,令大家琢磨。记得他是这样告诉我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文只是一个探讨贴,欢迎大家发表看法,多提问题。在道面前,我们都还是个孩子,我和大家一样的迷茫,但我们要鼓起勇气敢于探讨。我只是在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请大家不要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很为老者的话震惊,也许正如老者所言,2012年老子的话真的会发生大变化,那就让我们做个先知先行者吧;虽然一开始我和大家一样对老者的话不屑一顾,以为是疯言疯语,可是随着他一点点的告诉我的话越多,我开始转变我对他的看法 我把老子和老者以及传统的这段话放在一起大家比较:老子原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者的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传统的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家以便于比较。 第三次我去老者家里,是主动去提出我的困惑的。我见了老者就问他.我说:“老师傅,你这种奇怪的读道德经的方法,我发现你为什么总是把一些分开的字放在一起读呀?这有什么作用吗?”这次老者很慈祥的告诉我说“老子的思想被人为地分割几千年了,是有人故意把他分开,故意迷惑人,现在时代变了,我又把他接起来,这是天意,我告诉你了,五年后你自然会明白的。”我又问他,“你一句什么判断是人为的对老子的话分割了?”他说“是老子告诉我的。”这我当然不相信了。他看我一脸迷茫的样子,就随口说出一段老子的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者说“在这里老子告诉了我万物的变化全在一个【复】字。年轻人,记着,只有反反复复的思考,一切自然会明白。”听到一个复字,我的心里好像有一种顿悟的感觉,顿感如醍醐灌顶,这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转变对老者的看法。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细心的人会发现老者这句话其实和我看到的传统的读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同样很令我吃惊。传统的读法是这样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三次去老者家里,那次他除了告诉我上边那句话,还告诉了我一句具有颠覆性的话,就是【有无不可相生】。他说“有无是不可相生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有生于无。人要是把有说成无,或者把无说成有,那就是明明在撒谎,正是因为这样,人类道德才沦丧。”我说“可是,道德经明明写着有无相生的呀!”他愤怒的说“这是个弥天大谎。老子的话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我就问他“那么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他开口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呜呼!这又一次颠覆了我的传统观,我经常读的道德经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可叫我何以是从?还是交给大家评判好了 又过些时日,我第四次去找老者,是想和他随便聊聊的。没想到这次我们话谈到投缘时,他帮我解开了一个读道德经最大的困惑。那天他问我,“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应该怎么处事?”吃了前几次的亏,这次我不再顺口出言了,我说“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但是我根本不知道处无为之事什么意思,是叫人做呢还是不要人做?你给我解释解释好吗?”他说“现在给你解释也没有用,还是你没放下那本经书。我还是老样子,先告诉你一句话,你回家自己琢磨更好。”接下来老者就说他的观点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这句话又让我迷糊了几十天。但后来我还是深有体会的,到我醒悟了以后,我还把这句话用我的企业的管理上,我的收效明显改观了不少,有时真的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者告诉我这么多话,就这句话我感觉我是理解了。也是不枉我这几年的迷迷醒醒吧。在此,我代表读到这个故事的所有的朋友向这位“疯癫”的老者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者的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我读到的传统经书“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的话同样大家自己比较 看到这么多人关注,而且对老者之言持赞叹的还不少,看来这世道真的是疯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家真的是比我聪明一万倍。说实在的,我这人一向顽固,打骨子里一开始我是很看不起老者的,可以说是很长时间我都是不能接受他的观点,我很想从我已有的知识里去寻找辩驳老者的突破口,可是我挖空心思的想,也没有做到,一直为此纠结了三年。今讲这个故事,原打算希望集结大家的智慧,合力辩驳老者,没想到大家倒是对老者赞叹一片。看来天不由人呀。正应了老者的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切都是天意吧。是不是也如老者说的,2012年老子的话真的要发生大改变了吗? 第五次我们相见,是在我自己公司的办公室里。这次我记忆最深,可以说是终生难忘。记得那是我们第一次谈话后的第二年的冬天,天下着大雪,我独自一人坐在我的办公室,当时公司正在上一个项目,我正为资金紧张而发愁,远远地就看见雪地上一个满身白雪的人正从院子里朝我办公室走来,近了一看是老者,我诧异万分,赶紧推门去迎接。“我来看看你。”一见面他就说。待坐定,老者看看我,我当时真的是诧异的不知如何开口。因为老者自我们相识以来从没到过我厂。简单聊几句后,老者直入正题,说:“我今天正好路过这里,顺路看看你。你什么也不要说了,知道你现在正在扩大规模,我想再送给你一段话,会对你有用的。”我知道老者的脾气,什么也不要问他,每次只管听就是了,反正他不会害我。下面是他那天说的话,当时真可以说是五雷轰顶。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 乎涤除玄览能,无疵! 乎爱国治民能,无为! 乎天门开阖能,为雌! 乎明白四达能,无知!” 天呀,又是我闻所未闻的一段话。闲聊了一会,老者走了。这段话原文我当时没记住,他走后我赶紧拿出道德经,查找原文一看,那叫一个震惊呀!晕了N次... 原文是这样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后来我自己横横心,管他“乎”是虚词还是通假字,我是硬着头皮以“呼吸什么什么能量,就能怎么怎么样”的意思勉强自己去理解老者的话。不过还真的管用。后来不到半年,我把自己当时又上马的那个项目给砍了,因为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项目已经严重拖累了我的专项业务,使我企业脱离了良好的经营轨道。这正应验了老者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上第二个项目本想盈利更多,结果拖累了主业,看来还是我这个当家人心太贪所致。自认倒霉吧。事实证明,好在我及时砍掉了第二个项目,一门心思的经营我的专项,企业很快又步入了正规。现在想想都害怕,玄哪!后来我就强迫自己做事必须专心,因为心虽然大,但每一件事都在心里占据一个相应的位置,事与心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专心才能做好事情。以前我只知道外国的科学家都很了不起,个个都是专家,自从那次以后我才从老者的话语里体会到,原来2500年前的老子就向我们提出专业之重要的呼唤,可惜没人能懂!呜呼哀哉! 接下来这一次我与老者的见面和交谈,有点意思,说白了简直是太可笑了。这是一次在市面上的一次偶然巧遇。那天,太阳特别好,我开车走在大街上,偶然发现一个身影,仔细一看却是老者,我赶紧给他打喇叭,让他上了我的车。上车时只见他把一个东西先放在我的车上,我仔细一看,是太上老君像。后来在车上他告诉我,那天是专门出门请老君像的。还告诉我说他刚刚从道德经里一句话,是说明“万事万物都是像的化身,就是像掌控一切。”我一听又有新词了,赶紧问“说来听听,老子说过这样的话吗?”他就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一句下面的话:“不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听了以后我差一点没有笑出来,我以为这次是什么好东东呢,原来他把“象帝之先”的“先”字给扔掉了。他说,你还先不要笑,这可是他刚刚体会到的,还说这一点上就连他自己也迷了几十年。我晕,这次令我吃惊的倒不是他告诉我这句话,而是第一次听说他也会为一个问题迷惑几十年,这次对我来说很搞笑。 这一次我们的谈话就像是他在和我探讨问题。 他先问我“我想听听你对天之道和人之道的理解。” 我就把老子关于天之道和人之道的那一章背出来然后先谈了我的看法。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是道德经的原文。我是这样解释的。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所以,开悟的道者不会储藏财物,而是把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别人,他们越这样做,反而越是会拥有财物。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越多。道的创造总是利于万物,而不是去伤害它们。开悟的道者无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去与人相争。 老者听了以后好久没有说话,脸色有点铁青,么非他不满意我的解释吗?良久,老者长叹一声,说“看来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是太固执了。还得三年呀。”看样子老者是真的不满意我的说辞。我们这个打着替天行道的说辞他还不满意,我也郁闷了。我说:“老人家,你也不要有什么顾虑,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接下来他说的这番话令我陷入了沉思中。 老者说“小伙子,你说的大部分都对,就是在天之道和人之道这一点上,你还没有领会到位。”顿了顿,他接着说“我的理解是老子的用意并非是这样,而是告诉人们,天之道是钢强之道,天是容不得一切多余的事物,天会毫不留情的去损毁有余,同时天也包容一切不足的事物,天会给一切不足的事物保留发展的空间;而人之道则是柔弱之道,人需要不断的减损自身的不足,把不足转化为有余奉献给大家,而能够创造有余来奉献大家的是那些亲近道并去探索道的人。天和人是道的两股力量,人在消耗不足而天在补给不足,同时人又在制造有余而天又在销毁有余,天和人两股角色各行其道,四股力量相互协和,以维护一个共同的道的永恒。人如果一味的褒扬天之道,那是意识进入了误区,人如果不断的诋毁人之道更是进入了误区的意识。人类提倡替天行道是千古错误的认识,人类本该大行人之道,人天各行其道才是正道,才能真正达到“天·道·人”三者的合一。”我已是哑口无言。 下面这次谈话的内容,更雷人,可以说是颠覆我对于传统观点看法的一次谈话,这里提醒大家做好被雷的准备然后再往下看。不过我当时的感觉是,虽然很雷人,可是很令人兴奋。这句话仿佛解开了套在我头脑里的一把无形的枷锁。那天老者问我,你还记得老子的三宝吗?这个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而且我也是按照太上老君的三宝做事的,还能忘了。我顺口就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者说“我给你纠正一下,你自己比较吧,哪个好用用哪个。”一听要纠正,我立马来了精神,心想他这次不会再来个雷人的话出来吧。果不其然,看来每次老者都是不雷人的话他不说。诸君听好了,下面就是他的雷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者还告诉我说,老子这三宝中,他最看重的就是第三宝。看来雷人总是和别人不一样。有心人慢慢体会吧。 还有一次的谈话,我要感谢老者,他的信息对我重新认识老子的一句名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最喜欢的老子的一句名言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前只是喜欢的不得了,但领会的并不深刻。这次在老者的指点下我醒悟了,感谢老者下面的话: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各位会问我,这你为何要感谢老者呀,这是老子的原话嘛。可能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句话和我们传统的话有个地方发生了变化。请看传统的话: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者变化的话“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善复为妖;”传统的说教话“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次我没有惊奇的原因是,老者的话使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一句外国名言;“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论。”以及“过犹不及”的道理。“正正”的意思说明了“正虽然是好的,但正之再正就未必是好事。”这也正好揭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论断。 我不说了,还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琢磨吧 在这里我向大家先透露一点老者教我如何体会他的话的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免得大家抱怨老者只指点我,不指点你们,显得我小家子气,在此声明,本人并不吝啬,只是过于愚钝,很多地方搞不明白,还指望和大家共同学习呢,呵呵。 下面这是一次老者教我如何理解他这些火星话的一个例子,大家请看。老者说“小伙子,对于‘圣人处无'这四个字,你可能不理解吧,那么你试着和老子说过的另外一句没有争议的话放在一起来体会,也许你就会明白些什么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这句话没有什么争议,这里老子说的是‘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那么未有和未乱是不是都是尚未发生呢?这是不是就是‘无’呢?”慢慢的我就逐渐领会一些了。虽然到现在还不是全明白。但我不着急,这不离2012年12月*日还有两年来吗,会明白的。呵呵。 第六次老者试图为我解开“道,生一一”的含义,但是我听了以后还是似懂非懂。老者告诉我“道生一”给人传递的信息是道只生了个一,一再去生二。这是个片面的认识。而“道,生一一”给人传递的信息是道生成一个又一个一,这里要传递的信息是一个一个都是道所生,是平等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单线递生,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双线层生。这个我是第一次听到。看官自己评断。 第七次的见面,老者为我扫除了一个我读道德经的一个拦路虎。我非常高兴。一直以来我很反感老子的愚人政策。好好的***德经教人什么不好,非要叫人做个愚蠢人,这成何体统,整个中国人都成了愚蠢的人(这里各位看官不要不服气,不管你用多么华丽的言语来瑞色愚这个字,反正我是很不喜欢愚)那么国家还怎么发展。这次与老者的见面,我直接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故意难为他。我倒想看看他的说法。这次老者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实在的,我也很不喜欢愚这个字,说白了是人都想做个聪明人,谁愿意做个愚蠢的人。自古以来解释道德经的人多如牛毛,但现在解释的人还有很多人在为老子这个愚字大唱赞歌,这其实是个误导。我看老子也是很反感这个愚的。”这话正和我的意思相同,但是很令我迷茫,我只知道老子反对智,从来没听说过老子也反对愚。这不会是老者在糊弄人吧。 接下来的话我听出老者并不是糊弄人。他说“老子虽然也反感这个愚字,但他还提倡‘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主张,正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明知胆汁的苦还要每天品尝,历练的是意志。老子提倡‘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主张正是老子超出常人的聪明之处,老子是想提醒人们,叫人明白自己的愚蠢的地方,从而去思考去学习,通过在愚蠢中醒悟去得到智慧。老子的主张是道者反之动。老子明白要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必须从它的对立面入手,就是从处理坏的事情入手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这并不等于老子赞扬坏的事情,反对好的事情。这个观念是我们今人领会老子思想一定要改正的事情。说的我是连连点头。 最后一次老者告诉我的就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老者对他的观点的总结,也是他发现的老子书写道德经的总纲。 大家好,这个故事终于讲完了,我保证这是大家第一次听到的故事,为了不使大家的情绪失控,我在后边的叙述中有意使他简单化,因为我不得不善意的去隐瞒一些细节了,特此声明,望大家见谅。正是所谓的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言不忠。现在还不是透露一些关键问题的时候。我告诉大家:不要迷恋老者,老者只是未来的传说;不要指责我,我只是个传话者。如果因为这个故事感动了你,希望你常来做客;如果因为这个故事启发了你,希望你常去思索;如果因为这个故事打扰了你,希望你一笑而过!世人原本就是这样,正如老子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告诉大家,老者所用的分析方法正是易经的理论,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还曾经给我展示了他的易经图。但绝对不是我们所谓的周易。虽然周易是易经,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大易经,分别是连三易(也称为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老者展示给我看的易经图,他称之为天书,还自称就是早已迷失的最早的易经-----连三易。至于是不是他说的就是连三易,我不知道,但我看到了,刚开始一点看不明白,经他那么一说,我感觉他说的还有点道理,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个天书给我的感觉是,说复杂是复杂的不得了,说简单又简单的不得了,可以说是大到含天,小到包点。其实他说的天书,那可真正是称得起天书,上边一个字也没有,全是点点圈圈和横横线线,咋一看,密密麻麻,经指点,规律顿显。老者还告诉我,他领会的老子道德经正是他的天书的说明书。这一点,我是不相信的。不过还是看出了点门道 告诉大家,你是没有看到他所谓的天书(我称之为天图),假如你看到了,你也会慢慢的领会到他的断句的原理之明了。因为从他的天书里,一眼就能看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规律”,而且那张天图整个一个“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感觉。很明显的,三岁孩子都看得到,不用费死的劲从周易中总结半天,最后还要怀疑自己的结果是不是这样。我以我的人格保证,我绝对不欺骗大家这张图的存在的真实性,我是亲眼见到了的。同时声明,请大家原谅我的吝啬,我是轻易不会把这张图拿给你看的。 愚者发此文,不为招神棍,不为惹无赖,只为载下梧桐树,引得真凤来;替老者寻找有缘人,传递他的天书,我有心抛出他的连三易,坐等诸君摘。 但我想人可知天道,所以能调节自身长短以行人道。这话说得很有分量。人是应该依道而随时调节自身的长短。这话开拓了想就是同时要调整自身所处状况的难易,高下,长短,音声,前后,恒。而调节的方法,不外乎是把有无得比例加以调整。正如老者的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圣人处无。这个心态要建立在一个人所处外界的难易,高下,长短,音声,前后,这些对立面自身都是恒定的,自身不可能相互转化外,是靠外力去推动它的转化,而这一点,只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理论成立才能理解其玄妙。 0-1-2-3-4-5-6-万万,就是我们传统中的道德经,我以为这揭示的是物质文明。被称之为东方文化。以道德经著称。这种意识里,只见道生一,以后就见不到道了,只见三,人们意识里就是三生万物,只崇拜万物了。0--‘0,1’--00,01,10,11--000,001,010,011,100,101,110,111--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这揭示的是欲望文明,被称之为西方文化,以圣经著称。这种意识里人们崇拜的是欲望带来的快感,但人们在满足欲望的同时,同样感谢他们的“上帝”。【道】----【一一】---【二二】----【三三】---【万物万物】,这是老者心目中的道德经,尚无名称,这称之为老子文明,以后可能会重新以【老子】著称,这个意识是唯道是从,是一种物质和欲望的完美结合,人们在创造物质满足欲望的同时,宣扬的是“知足常乐”的思想。时时刻刻不忘【道---0】带给人们的欢乐和满足。 依据老子【道者反之动】的原理,拜物者得到他应得的反面欲望-----就是欲望的不满足,思想混乱,糊糊涂涂,混混噩噩;拜欲者得到它的反面物质-----就是物质的极大丰富,精神的无比空虚;拜道者的到他的反面还是道------就是从欲道到物道,再从物道到欲道,看物不是物是心灵欲望的满足,看欲不是欲是创造物质的享受。谨以此拙见混淆视听。探讨有风险,切勿上当 这几天本是小恙在脚,脚上长一鸡眼,略治,已快好了,可能好了以后就不能这样悠闲的上网了。我脚上有点痛苦不怕,可怕的是我心里一直痛苦,要不要把下面的故事告诉大家。我犹豫的很,愚昧呀!告诉大家吧,有违老者的再三叮咛,不告诉大家吧,折磨的我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这叫一个闹心呀。因为这个故事老者反复交代过,这关乎到国家命运,民族安危,本应该是说给那些治国的人听的,不关乎我们P民的事。他透漏给我,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可道破。这可叫我怎么办呢?是说还是不说?为了不再折磨我,请你现在就向我保证,你永远不做危害国家安危和有损民族大义的事,我就说了。你保证你在心里已经发过誓言了,那你就接着往下看吧。这一次老者深沉的对我说“小伙子,你敢保证不把我说的话告诉别人吗?”我说“我可以保证。”老者说,“那你把下面这段话记到你的心里去,照此话做事,可永保你太平。”我肃然起敬。下面是老者的话; 国寡民:使有什伯,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于其食,美于其服;安于其居,乐于其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诸君读到这里可能会迷惑,是我开悟了吗?不是。是我吃错药了吗?也不是。那我为什么要誓死永记,谨以此心报答老者呢?我说说我的感受。我不懂很多的大道理,但我知道知恩图报,我要感谢老者,是他让我第一次看到这么一段我从没看到的话。我经常看到的都是这样一段话呀。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怎么会是他说的呢?国寡民:使有什伯,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于其食,美于其服;安于其居,乐于其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里老者把“小国寡民”的小弄丢了,这还了的,他把小放到哪里了?下面我将为你揭晓一个天大的秘密。请看下帖。 过了几天,我问老者这个问题,我说“老人家,小国寡民,可以不要小,那么你把小弄丢了?”他笑笑说,“没有呀。”现在我再给你揭开一个天大的秘密,说是天大,这里指的是它真的是指的天的大秘密。”接着老者又说“记着这么一句话吧,会对你永远都有帮助的。”下边这句这就是老者说的永远可以帮助我的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小。” 我的天呀,他居然把“小国寡民”的“小”放到这里了,还用来指责天道。这不是反了天吗?我吓得是胆战心惊。我的娘呀!这可不敢和别人说,这说了是要遭天谴的吧。就这样战战兢兢了几天,我什么事也做不成,也不愿做。我把这个老东西告诉我的话反反复复的想。我是想来想去,想去想来,有一天我是灵感一到,立马知晓。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呀。这不答案就在眼前吗,苍天真是不近人情,每一个小小的事情,苍天都要把它藏得密密实实,有意不让人知道。可是人就是奇怪,天越不要人知道,人偏偏想去知道。可是世间万事万物又不是那么好得到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头来知道的只是小小的一点。这不是天有意和人对着干嘛。恍然之间,我想起了老者以前问我的那段“天之道和人之道”的话。我赶紧去找我的笔记本,看到我当时的记录是这样的;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同时看到的还有老者的解释的话,前面我已经透露给了大家,自己可以找到)看到这一段,我真的是有点欣喜若狂了,老者呀老者,我算服了你。你是怎么知道的?更让我喜极而泣的是,我这一章笔记里还同时记者这么一段话:“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wu四声)狎其所居,无(wu四声)厌其所生。夫唯不厌, 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 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下边还记着老者的怪异解释,这段话我前边也透露过,大家可以查)我真的吓傻了,苦思良久,终于明白了,天不可欺呀,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看来人与天和睦相处是多么的迫在眉睫吧 故事的大概前边也透露完了,这次该告诉的也基本上说完了,为了对得起老者,也为了对得起我的良心,我敢保证,我和老者的谈话,我我能想起的都交代了,绝无保留,就在我战战兢兢讲完上边这个故事以后,我是一点也没有隐瞒。我知道,我们党的政策一向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我这个P民胆小怕事,八辈祖宗都向来做事谨慎,为人唯唯诺诺,我可是谁也没有招惹,谁也没有得罪,请大家不要骂我,更不要骂我祖宗八辈。我代表我八辈祖宗感谢你,感谢大家,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国家,感谢,感谢.....我!好!最后我还有一句话:我代表看到这个故事的所有的好人感谢这位老者!感谢!感谢!这才是发自我内心的一句话。完了,这下是真的完了。还有,我这里又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同时又想起了老者的一句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个故事虽然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不过我在讲述的时候有所瑞色。其实这里我们感谢老者的同时,真正应该感谢的是那位2500年前的老子。我在这里只是他们的传话者,大家就不用感谢了吧。特声明知识产权属于老者和老子,大家注意保护。谢谢大家,同时欢迎转载。 大家要用心体会老子的每一句话,字字如珠玑呀!老子名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谨以此让我们共勉! 在宇宙观上,老子又是比哥白尼不知伟大了许多,至少比哥白尼又超前了两圈,老子不但看到了人的渺小,名的变化,道的永恒,更看到了自然的久远。这个观点包含了就像人相对于地球的渺小,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太阳是永恒的恒星,但太阳又是银河系的万千恒星的一个,银河系又是宇宙中众多河外星系的一份子。老子对道的认识就像站在星系的角度看银河系一样,其思想的深邃真的是无人能比。老子简洁明了的提出这样的论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论道的层次性是相当清晰。【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老子提出人相对于天地自然是多么的渺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对道的观点的层次性这里说的更清晰明了,一环套一环,有根有据,环环相扣,一圈比一圈大,一直追到最大的宇宙自然,没身不殆。自此可以看到老子思想是何等的伟大而超前。53楼2010-12-20 21:21 回复删除封 lenvanu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心说的人,也是一个坚定的道心说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在老子的思想里,老子是铁了心的只认道,而视万物为粪土,老子的观点是只有道是恒定的,舍此以外,万物皆是变化的,万物皆围着道在运动变化,或依道变为美,或背道化成恶,其中美恶皆取决于万物自己,与道无关,道的本性是无,无的表现是无动无化,无动体现着道的恒定性,无化体现着道的混沌性,道的恒定性决定了万物必然要自己去主动的投奔道,接近道,寻找道;道的混沌性表现了道无私的把一切东西一股脑儿的全都摆放在那,让万物自由的选择哪是适合于自己的有用的东西,哪是不适合自己的无用的东西。道自身不会去提醒,不会去干预。好坏全由万物自取。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这是道德经里相连的三章,这里提到了几个【不】,不重,不害,不厌,不争,不肖,不武,不怒,不与等等。这些都是【不】的具体的内涵的拓宽,也是老子提倡的有道者首先应该重视的内容,并要求有道者先于别人去身体力行的好行为。而这个与老子提倡的【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则自相矛盾。试想一下“不重,不害,不厌,不争,不肖,不武,不怒,不与等等”,如果有道者不去先行,那么天下什么时候才能有道呢?我的理解是【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并非老子提倡的第三宝。那么第三宝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不】。就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前两个宝都是很简练的一个字,唯独第三个宝是很长的一句话,而且放在这三段里又很矛盾,可见第三个宝不应该是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是【不】。不这个字是老子道德经里一个反复被诉说的关键字,大家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只有这个【不】字才有可能作为老子的第三个宝贝。这样悟道之人,才可以做到使良好的道德【不舍不弃】,使卑鄙的道德【不恃不有】,和老子一样持有慈,俭,不,这三个宝贝,敢为天下先,畅行天地间。有道之人敢为天下先,才能引领迷人奔向大道,唯如此,大道才能重现人间。 《老子》79章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小。【释义】用大道调和大怨往往还会遗留剰馀的小怨,把剩余的小怨报之以德,相互安然了就可以得到善果。所以圣人手执公认的契约,但不会有意去责难於人。有道德的人遵照契约做事,无道德的人彻毁契约妄为。天道是不讲亲情的,常常给予善人的结果是很微小的。(人在天面前实在是天渺小了,人不努力追求道实在是不行呀。)老子72章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人民如果不敬畏天道的威严,就会招致天道严历的惩罚。天道就会用最可怕的后果“无”来狎弄大道给天下人创生的家园,用最可怕的后果“无”来厌弃大道自己创生的生灵。(人的生命和人类居住的家园都是大道创生,人以人道来享用,天以天道来毁灭。)这里的【无】等同于“毁灭一切”“使万物回到天地之始荒芜的状态。”看一看“512”大地震,想一想饥荒年代,再想一想老子这几句警告世人的话,是多么的现实吧。基督教信奉一个上帝,大家顺乎上帝的意志做事,中国的大道,却没有得到国人的信奉,以至于人以自己的小聪明在玩弄大道,而大道派遣天道反过来也像人玩狗一样在【狎弄】人类,我们还用一个可笑的谎言来欺骗自己【天道从来不会狎弄人,不会厌恶人】,多么可怕呀。这里人们是掩盖了老子的真正用意【则大威至】,不畏惧大道的威严,那么天道更大的威胁就要降临祸头了,2500年前老子的警告,没有人读得懂,不是老子的悲哀,是后人的天大的不幸。 《老子》 79章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小。【释义】用大道调和大怨往往还会遗留剰馀的小怨,把剩余的小怨报之以德,相互安然了就可以得到善果。所以圣人手执公认的契约,但不会有意去责难於人。有道德的人遵照契约做事,无道德的人彻毁契约妄为。天道是不讲亲情的,常常给与善人的结果是很微小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释义】人民如果不敬畏天道的威令,就会招致天道威严的惩罚。天道就会用最可怕的后果“消灭一切”来狎弄大道创生的地球,天道就会用最可怕的后果“消灭一切”来厌弃大道创生的生灵。只是大道不忍心轻易就厌弃她所创造的生灵,给人类赋予人道,所以人类才得以没有遭到天道的报应。因此圣人知道自己不是天道而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天,爱护自己的同时不视自己贵为天;故圣人处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全是依着大道而做事。《老子》 73章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释义】勇於敢做敢为则消灭万物,勇於不敢做不敢为才会给万物留下存活的空间。这两者哪一种有利于人哪一种有害于人?老天爷最厌恶什么谁能明白天的道理?所以圣人在这一点上也难以判断呀。老天爷的道是这样的不争执但老天爷永远是常胜将军,不争辩但老天爷永远会一一应验,不打招呼但老天爷永远会悄悄降临,老天爷看似天天舒舒服服的但他早已把他的任务计划好了。老天爷算计的大网是密密麻麻,哪一件事情他也不会疏忽。(仅供参考) 最后,我将用老子的话与大家共勉;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 层,层; 清清,静静; 黑是黑,白是白; 天地万物,各表一性。 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 一道一名一字,万物千样百形; 千变万化皆一道,奈何一物常无穷; 混混沌沌朦朦胧胧,分分和和死死生生; 物物归其层浑然天成,事事守其宗欲看分明。 浑然天成杂物难辨清,欲看分明多事心不宁; 糊糊涂涂当清则清,马马虎虎欲醒不能; 物杂权当一物用,事多守一来权衡; 物可物非物恒,事是事非事明; 末未本一木,欲穷不如中; 人鬼神仙,皆自成形; 善亦善,恶亦恶; 分分,明明; 卷,卷; 终。 国人普遍有仇非心理,即对于非的事物的不容忍到仇视,造成了人类恶果丛生而自食其果。人类要净化,应该从仇非心态向容非观念的转变。人类终究会明白任何可以的事物都是从非转变而来。人类应该学会宽容的对待非,善待非,应该给非以转化的空间和时间,人类只要认识到这个道理,非才可以转变为可。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是从吃屎的孩子长成大人,五谷都是从禾苗结出果实。这个道理其实老子道德经说的很明白,只是你们不懂。你们错误的把老子的话读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你们错了,老子的话实际是【道可道非,恒道】,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可与非都是永恒的大道所生,人应该宽容的对待可和非,而不要喜可而厌非,相反人类更应该看淡可而重视非,小孩需要大人的呵护才能成长,错误需要人类的宽容才能改正。人们只有重视非的事物,才能控制自己少犯错误,每个人只有自觉的改正自己非,人类才能有更多的可,但可与非都是大道所生,人类不应该只查查于可,而忌讳非的存在。大道生非是在考验万物,大道通过可而生成万物,通过非而灭绝万物。反过来说,万物只有重视非和改正非才能不被大道所灭,重视和改正了非才能留下可,万物才可以生。愿普天下更多的人懂得这个道理。 (0) 【道】 0(1) 【一一】 0,1(2) 【二二】 00,01,10,11(3) 【三三】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4) 【四四】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 1000,1001,1010,1011,1100,1101,1110,1111(5) 【五五】 00000,00001,00010,00011,00100,00101,00110,00111, 01000,01001,01010,01011,01100,01101,01110,01111 10000,10001,10010,10011,10100,10101,10110,10111, 11000,11001,11010,11011,11100,11101,11110,11111(6) 【六六】 000000,000001,000010,000011,000100,000101,000110,000111, 001000,001001,001010,001011,001100,001101,001110,001111 010000,010001,010010,010011,010100,010101,010110,010111, 011000,011001,011010,011011,011100,011101,011110,011111 100000,100001,100010,100011,100100,100101,100110,100111, 101000,101001,101010,101011,101100,101101,101110,101111 110000,110001,110010,110011,110100,110101,110110,110111, 111000,111001,111010,111011,111100,111101,111110,111111(万) 【万物万物】。。。。。。。。。。。。。。。。。 有一次和老者交谈,我说“你怎么会把道德经读成这个样子?”老者告诉我,“读书要学会比较,不要单读一本书。”接着他告诉我一个秘密。他说“我是从《黄帝经》里读到的。”并把《黄帝经》拿给我看。天呀,经他一指点,令我大吃一惊。我从来没有读过什么《黄帝经》。我把黄帝经的其中一章说说吧。《黄帝经》第二节 道之行象 一度不变,能适蛲。鸟得而飞,鱼得而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 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形。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 结合这一章黄帝对道的描述【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结合老者的话,对我理解道德经很有帮助。【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无为其素也,和其用也。】用白话来说就是【‘一’是为道的名号,‘虚’是为道的宿舍,‘无’是为道的元素,‘和’是为道的作用。】,把‘一’‘虚’‘无’‘和’看做道的‘四要素’解释道德经,再结合老者的话,则会读出老者读道德经的新意来。如老者说的道德经第二章: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里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等等,“处无”是圣人做事的总原则,这里是抓住了道中“无”这个关键的要素。老者道德经的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这里【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其中“人之治,虚。”是抓住了道中“虚”这个关键要素。老者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这里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是抓住了道中“一”这个关键要素。更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更是把“一”这个要素讲述的淋漓尽致。老者道德经中最为关键的一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一章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是抓住了道中“和”这个关键要素。抓住这四个关键要素,仔细品味老者解读道德经,诸君会品读出道德经的新意。会启迪心志。我已经很是佩服老者了。 上边有误,改正如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一章中“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是抓住了道中“和”这个关键要素。抓住这四个关键要素,仔细品味老者解读道德经,诸君会品读出道德经的新意。会启迪心志。老者还指点我,要是三生万物,怎么会有“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呢?看来生成万物的只有是“有物混成”的“道”了。我不是太理解,还在思索中。诸君可能会比我理解的透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