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诗人济慈作品《每当我害怕》:他一生穷困潦倒爱而不得
济慈的这首《每当我害怕》,它不像《夜莺颂》那么深奥,也不似《希腊古翁颂》那么广为流传,但是《每当我害怕》这首诗在我看来堪称是济慈对自己短短26年生命的自白。在这首诗里,济慈对疾病的担忧,对生命的渴望,对美的向往,对艺术的追求都被描述的如此鞭辟入里。
每当我害怕,生命或许等不及
我的笔来不及苦集盈溢的思绪
或把文字变为高高堆起的书籍
像饱贮的谷仓蓄满成熟的谷米
每当我在缀满繁星的夜景上看见
那巨大星云绘出非凡的传奇幻像
想到即使运气帮忙,对我垂青
我生前或许也无法追摹这些云影
每当我感到那瞬间即逝的美颜
也许从今以后再也不可能看见
更无法享受爱情魔力若仙——于是
在广袤世界的崖岸
我形孤影单地伫立
细细思量
直到爱与声名沉入乌有的穹苍
诗的首句“每当我害怕,生命或许来不及”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与《夜莺颂》的首句“我心疼痛,困倦麻木,犹如饮下毒药”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句“想到即使生命眷顾,垂青于我,我生前也或许无法追寻到那繁星点缀的夜空下,巨大星云所绘出的美”,这里对星空与自然的描写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不仅有音韵美,更有画面美。联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此时的济慈深知自己已患肺结核的事实。面对死亡,他担忧的不是身体即将承受的痛苦,而是生命过于短暂以致他的笔来不及记录他的思想,这是他深思熟虑后对生命和艺术所形成的一种果敢的认识,诠释了济慈关于诗人应该“消解自我,不纠结不拘泥于庸俗与琐碎”的诗学思想。
诗的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这句“于是,在这广袤的崖岸,我形单影只地伫立,细细思量,直到爱与声名沉入乌有的穹苍”,通过“广袤的崖岸”、“形单影只的伫立者”这两个意象,诗人绘出了自己——一个苍茫大地上孤独而又深刻的思想者。此外,这两个意象传达的画面更表明了济慈要在死亡的威胁下探索美的决心:即使死亡终将来临,爱与声名都会消散,我也要细细思量这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诗人济慈:他害怕死亡,但他更要思考死亡,思考生命,思考转瞬即逝的美。这不仅是一位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人,更是一个穷尽生命追寻美的沉思者。
虽然《每当我害怕》这首诗在济慈诗集中篇幅极为短小,但它既深情地凸显了诗人疾病缠身、爱而不得的悲凉,又委婉地阐释了诗人消解自我、探索大美的诗学思想,言简意赅,极为巧妙。也难怪墓志铭上,济慈称自己是一位“名字写在水上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