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达成自律的成果,就要承担不自律的后果》
上周三,因公司业务需要,我联系了之前面谈过的合作商再次来公司商议合作。
到了约定的时间,对方发来微信,说已经到公司前台了。
当我走到前台时,看见接待处的沙发上坐着一个人,那人正低头看着手机。
只是这么一撇,我也没等对方抬头,便又往前台吧台和旁边的接待室看去,这两处都没人。
我有些不敢确定,试探地对坐在沙发上正低头看手机的人问道,
“您是XX的X经理吗?”
对方听到我的话,立马抬头并收起手机站起来,客气地回应着。
我惊讶地脱口而出,“天哪!我都不敢认了!您瘦了得有三分之一!”
对方笑笑,“没有没有!是瘦了,但没瘦那么多!”
因为之前有过面谈,不是第一次见面,交谈上便有了些随性。
我一面引路请对方到会议室,一面继续着这次见面的惊讶,
“您这段时间是健身了吧!身材和精神状态,都跟我上次见您的时候大不一样!”
这期间相隔约有半年时间,初次见面时,对方给我留下的外在标签印象,说得嘴欠点儿,就是个肚满肠肥的中年油腻男。
他放下公文包说,“前段时间我到医院检查身体,查出脂肪量过高。我一看检查结果,这要是不健身减减肥,说不准哪天就得受大罪!”
......
提起“自律”,很多人都会把它和“健身”联系在一起。
然而,现实里的健身情况往往是:
很多人有健身的想法,但是理由却是下班晚,没时间!
或者,工作太忙,下班之后累,完全没精力!
也有人听了一些健身达人的建议,说只要迈出第一步,办个健身卡,就会有动力了。
可现实也经常再次打脸,除了刚办卡那段时间的一时兴起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热乎劲儿一过,一切状态又恢复原样——健身卡是自己的,健身却是别人的!
只白白搭进去几千元的办卡费!
有个健身软件Keep,它的宣传语是:
自律给我自由!
我不是健身族,也没用过这个APP,只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文案就被击中。
人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倒推过来——自由,是自律的产物。
我联想到了身边的人——
凡是把健身当成习惯的,几乎不曾在朋友圈打卡,也没有健身房的造型照。
相反地,倒是不经常去健身的,却经常发一些不见身材只见健身器材和只露脸的自拍。
真正的自律,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进行!
一个读者朋友最近在我们的交流群中问大家,如何才能放下手机,专心看书。
或许是好多人本身也放不下手机,所以没有很热切地去交流。
我回复对方,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读书是一件享受的事,那你不用旁人提醒,自己就会主动投入其中。
如果仅仅是为了达到自律而自律,这就是任务了!
与此相似,有一次看朋友圈,一个写作朋友发了条动态,说要换诺基亚手机,因为现在的智能机微信不停地响,打扰到了自己看书。
我在下面给对方评论:
我看书的时候,手机静音。
被打扰的从来不是手机,是不肯去关手机的心!
记不得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一句话,
“所谓自律,就是牺牲一种欲望,去成全另一种欲望!”
人的不自律,无非是,没那么想要这种自律的成果。
像我遇到的这位用半年之久瘦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经理,他先前或许也喜欢胡吃海喝和只要能躺着就一定不坐着的懒,但这些相比于生命,他更爱健康的身体!
自律很难,因为乐于享受是人的天性,但——
最简单的自律,是放大自己的爱好!
落实自己的爱好,是最容易的自律!
我不曾盲目跟风地去办健身卡,因为知道自己做不到高频地在健身旁里挥汗如雨。
我也想要好身材,但更想要的,是自己的时间花费在阅读和写作上,收获这两件事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长期练琴的人,指尖都有茧;
长期写字的人,手指都变形;
长期跳舞的人,身段都苗条;
长期跑步的人,身材都矫健......
自律的痕迹,不用通过朋友圈的照片,也都会通过时间一一显示出来。
我们的生活并不缺道理和方法,缺的是运用道理和落实方法的行动。
懈怠的时候不妨想想:
不把精力花在达成自律的成果上,
就要把精力损耗在不自律造成的后果上!
共勉!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