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苑仙葩 花气袭人
公众号ID:hlmyj001
编辑微信:dongzhu1968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
张晓冰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可谓阆苑仙葩,花气袭人。“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大丫环,原叫蕊珠,是贾母身边的婢女。因贾母溺爱宝玉,担心宝玉身边的丫头不好使唤,就把她安排到了宝玉的房里。又因她姓花,宝玉就根据陆游的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起了这么个名字“花袭人”。贾政一听说“袭人”,就感到这个丫环的名字起得刁钻古怪,差一点又改了回去(第二十回)。不过,我这里用“袭人”,不是写宝玉的大丫环袭人,而是用“花气袭人”形容大观园里满园的鲜花和扑鼻的芳香。
近年来,对《红楼梦》中的园林植物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如康晓静、赵世伟两先生编著的《梦里仙葩,尘世芳华——〈红楼梦〉植物大观》,台湾学者潘富俊先生所著《阆苑仙葩,美玉无瑕——〈红楼梦〉植物图鉴》,吉首大学刘世彪教授所著《〈红楼梦〉植物文化赏析》等等。这些成果展现了《红楼梦》中植物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文化气氛,开辟了红学研究的新领域。本人参考学者们提供的资料,对大观园中的花卉植物发一点阅读感想。
《红楼梦》中的植物能够确切指出名称的共有237种(潘富俊)之多,涵盖96个科,200个属(康晓静、赵世伟)。大观园是《红楼梦》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园中植物则占全书植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刘世彪),其设计配置可谓匠心独具,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庭院观赏植物的文化底蕴和栽培原理。
大观园中的植物花卉,其一是植物的品种繁多,千姿百态,常年呈绿色,四季有花开。大观园是人工建设的园林,山石流水、亭台楼阁、曲径小路,别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园林花卉,使园林充满了勃勃生气。大观园植物的设计配置充分体现了园林建筑的特点,应有尽有,恰到好处: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有常青植物和落叶植物;有阔叶植物和针叶植物;有攀援植物和藤本植物;有乔木,有灌木;有水生,有旱生等等。
第十七回贾政带着众人巡行大观园时,书中明文提到的就有柳、桃、桑、榆、槿、柘、牡丹、荼蘼、木香、杏、芍药、蔷薇、芭蕉、海棠、竹、松、玉兰、碧桃、桂、枫、梧桐、梨、红梅、木芙蓉、荷、菊、石榴、葡萄、薜荔、紫藤、松萝、芦苇、菱、荇、稻、油菜等等。此外还有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等等约80余种。
贾政在大观园建成时说,这么好的景致,亭榭楼台,无字无匾,即便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第十七回)。其实这句话也可反过来说:如果只有楹联匾额,而没有花柳植物,那也素然无味,更不成园林了。请看十七回描写“蓼汀花溆”一的个小段,是不是美不胜收?
……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䕷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潺,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众人都道:“好景,好景!”
其二,根据馆舍的特点配置与主人个性相对应的花卉植物,形成花卉主题式庭院。
贾宝玉的住处怡红院,以红色基调为主。院门外是红色的桃花和绿色的垂柳互为掩映,院中数株芭蕉和西府海棠,所谓“蕉棠两植”,突出了“怡红快绿”的主题。走进怡红院,你会感觉到主人热情快肠,温暖如春。
潇湘馆是林黛玉的居处。数楹修舍,回廊曲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翠竹掩映,突出的是潇湘竹,象征主人的孤傲高洁。
薛宝钗所住的蘅芜苑,贾政走到门口的时候就感到“无味得很”,竟然“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
“或有牵藤的,工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可是贾政却认识这些异草,还是宝玉一一指认,如薜荔、藤萝、杜若、蘅芜、茝兰、金凳草、紫云等等。蘅芜院的花草象征着宝钗的清幽淡雅,味芬气馥。
再看李纨的住所稻香村: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
这显然是城中乡村,田舍农庄的缩影,看到这里,贾政都起了“归农之意”。稻香村的设计体现了李纨远离世俗的寡居生活。
另外还有如探春的住所秋爽斋,“前有芭蕉,后有梧桐”,栊翠庵的红梅等,都具有主人的性格特色。
其三,植物的人格化。根据植物花草的某种特性,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这种将植物人格化的修辞手法,在描绘大观园中的植物花草中普遍运用。
斑竹是一种在竹干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相传舜帝南巡时死于苍梧,其妃子娥皇和女英寻夫到湘江边痛哭,眼泪滴在竹子上留下了斑点,因而称为斑竹,又名湘妃竹。林黛玉的网名叫潇湘妃子,爱情专一,多愁善感,动不动就哭,就流眼泪,因而在潇湘馆的院子里便有象征林黛玉高尚爱情的斑竹。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生日,众姐妹及其丫环在怡红院用製花签的方式为宝玉庆生饮酒。其中八人製出了花签:宝钗为牡丹花;探春,杏花;李纨,老梅;史湘云,海棠;麝月,荼縻花;香菱,并蒂花;黛玉,芙蓉花;袭人,桃花。作家在这里将花卉赋予了这些人物的性格及其未来的命运。比如史湘云,海棠隐含着她潇洒不羁、豪迈旷达的性格。老梅则赋予了李纨霜晓寒姿的道德节操。这里想多说一点的是薛宝钗:
“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製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
在大观园里,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确配得上“艳冠群芳”的牡丹。但是笔者发现,牡丹这个花种在《红楼梦》全书中只是一个虚拟的花朵,并没有实际种植。就像这里製出的签一样,是“画着”的一支牡丹。
除了第六十三回之外,前面有8处写有牡丹,但都没有见到实际生长着的花朵:第七回,是宝钗冷香丸中的“白牡丹花蕊”;第十七、十八回和第二十三回,是大观园中的建筑物,名曰“牡丹亭”;第三十六回,是戏曲名《牡丹亭》;第四十一回,是一种比喻:“一朵牡丹花一样的……”;第四十二回,五十一回,是书名和词曲名:《牡丹亭》和《西厢记》;第六十二回,丫环们对话也是空对空:“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这说明什么呢?是不是象征,像薛宝钗这样标准的封建淑女,实际生活中是找不到的呢?
其四,大观园里的植物花卉,蕴涵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从植物中看到人的品格,从花卉中品出诗的意韵。
第一,以花为建筑物题匾撰联。
第十七回,贾政带着一行人进入刚刚竣工的大观园。在曲径通幽处,贾宝玉为一座新亭题匾“沁芳”,并撰一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上联用“绕堤柳”,下联用“隔岸花”,看到了沿堤的翠柳,闻到了河岸的花香,正好与“沁芳”相映成趣。在元春命名的浣葛山庄,宝玉撰一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上联有“浣葛处”,下联有“采芹人”,这恰恰是稻香村临水(“浣葛”),背山(“采芹”)的特色。宝玉为蘅芜院题匾“蘅芷清芬”,并撰一联:“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含苞待放的青春年华,在花下荼蘼做梦也是美丽的,真情实感,清新动人。
第二,以花为题结社吟诗。
第三十七回,探春创立诗社,命名海棠诗社。大家一起以白海棠为题作诗,并限韵限题,探春、宝钗、宝玉、黛玉各题一首,史湘云题两首。五个人作《咏白海棠》诗六首,寄拖了各个作者对白海棠美丽姿容的赞美和冰雪般灵魂的欣赏,其实也彰显出了女儿们冰清玉洁的白海棠精神。且看宝钗的诗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知玉无痕。”林黛玉诗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塊。”
第三十八回,以菊花为题共题《菊花诗》十二首,用李纨的评价:
“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
把菊花诗这个古老的选题写的立意清新,别树一帜了!
第五十回,《咏红梅花》三首更是别出心裁。三首诗由邢岫烟、李纹、薛宝琴三个人写,而且每个人分别写一字“红”“梅”“花”。
第三,以花彰显诗文典故。
第十七回,贾政一行人到蘅芜院处,看到一地的花草,贾政说:
“有趣!只是大不认识。”
宝玉却认识:
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䔲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清芷。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见于左太冲《吴都赋》。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蘼芜、风莲,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典籍中的有些花草之名,现在的名字也都改变了。可见大观园中的植物都有来源的。看贾宝玉的一首诗《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第一、二、三联,是说香草藤萝,芬芳四溢。曲径回廊,轻烟翠滴。第四联则是用典:难道只有南朝诗人谢灵运做梦才能获得灵感写出“池塘生春草”佳句?言下之意是说,蘅芜院如此之美,也是能够做好梦写好诗的。探春等六个人《咏白海棠》诗六首,《菊花诗》十二首,以及五首小令《柳絮词》,每一首都有典故,都有出处,此不赘述。
第五,红楼人物以花抒情,以花言志。
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写了一处《葬花吟》。这首长诗五十二句,共三百六十八个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抒发了林黛玉对命运的抗争,唱出了一曲红楼女儿命运的悲歌!
第七十回,林黛玉又一首长诗《桃花行》,沿用唐代乐曲名《桃花行》旧题写桃花,开头四点句说自己身在帘内看桃花,其实和桃花已经不远: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后八句抒发内心的感叹: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全诗语气伤叹,吟如哀音。
但是,史湘云和薛宝钗则不同。史湘云《柳絮词·如梦令》句子:“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归去!”发自衷肠对春光的挽留,直抒胸意。再看薛宝钗的《柳絮词·临江仙》最后两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表达了宝钗一以贯之的志向:志存高远,出类拔萃。所以“众人拍手叫绝”。
以花抒情,以花喻人,在花卉植物中最体现文化蕴涵的是《芙蓉女儿诔》。“芙蓉”本身就是花。一是指水生植物荷花,一是旱地植物木莲。在大观园里,芙蓉既喻晴雯,又喻黛玉。在全部诔文中,出现的植物有喻美人的:芙蓉、兰蕙、蘅杜、茝兰、葳蕤、莲瓣、兰芳。比喻邪恶,与美丽相对应的:薋葹。“薋”是一种杂草,又名蒺藜,有刺。“葹”即苍耳,有毒。这两种草大观园并没有种植。两种草都是恶草,与毒鸟相同,在诔文中与鹰鸷、茝兰(一种香草)相对应。
“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
以花喻事喻物的有:枫露、荆棘、蓬榛、麝月、檀云、衰草、蒹葭、楸榆、逢艾、梓泽、桂岩、兰渚、柳眼、莲心、莲焰。比如“诼谣謑诟,出自屏帷;荆棘蓬榛,蔓延户牖。”这里“荆棘蓬榛”与“诼谣謑诟”相对应,指诬陷打击美人的现象就像荆棘蓬榛一样疯长蔓延。另外,以花作主语被修饰的有露苔、雨荔、烟萝、枪蒲。如“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以露苔、雨荔渲染两句悲凉的气氛。
贾宝玉在写《芙蓉女儿诔》之前,就自言“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用实典,或设譬喻,随意所之,信笔而去。所以诔文中大量用典和以花喻人来寄托自己的爱憎。比如“茝”“兰”“蕙”。《离骚》有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九歌》中有“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招魂》有“光风转蕙,泛崇兰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恶草“薋葹”见于《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诔文中的“连天衰草,岂独蒹葭”,“蒹葭”即芦苇,见于《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用以怀念故人。
《红楼梦》里纷繁绚丽的植物世界,大观园里花气袭人的香草仙葩,寄托着红楼人物的内心情感,也表达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爱书爱花的老师和同学,是不是也走进大观园,体验一下花气袭人的审美感受?
202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