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奴之美:此心安处是吾乡

原创作者:卓语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常常羡慕眼前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美丽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

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她从遥远荒凉的岭南归来,看上去却更加年轻美丽,容光焕发。她笑容依旧,笑颜里,似乎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

于是,我问她:“去岭南,背井离乡的,生活应该不是很好吧?”她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都是我的故乡。”

众所周知,在苏轼的一生中,“乌台诗案”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也是他人生最大的一次打击,差点丧命。

乌台诗案最终把苏轼贬往黄州,还连累了许多朝中与他交好的亲友,其中有三个人被责罚的最重。

第一个是王诜(读“深”),他在苏轼被调查时一直包庇,藏匿“反诗”,所以在案发后被削夺一切官职。但王诜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是驸马,他娶了宋神宗最宠爱的妹妹宝安公主,在公主的求情下,过了一段时间王诜恢复了官职。

第二个是苏辙,因为他一直极力上书帮哥哥洗清冤屈,触怒了皇帝遭到贬谪。不过,苏辙此后凭借个人的才华重新获得了朝廷的重用。

第三个,也最悲惨的一个人,叫王巩,字定国。

王巩的出身非常显赫,祖父是真宗年间的宰相王旦。他和苏轼私交亲密,二人在书画、诗词等领域非常有共鸣。受苏轼牵连被贬到了宾州,也就是现在的广西宾阳,几乎是北宋版图中最偏远的地区了。

不仅如此,王定国的两个儿子在他被贬期间也病死了。苏轼曾经亲自写下: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五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几病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意思是王巩因我获罪,被贬到远方,一个儿子死在异乡,一个儿子死在家中,王巩自己也差点病死,我觉得他会怨我,不敢给他写信。但最后苏轼还是给王巩写了信,希望他在广西少喝酒,保持健康。

王定国并没有怨苏轼,他是个很通情理的人,他回信给苏轼,说自己现在信奉道教,终日养生,还寄了当地特产的丹砂名为“桂砂”给苏轼。

苏轼收到很喜欢,甚至毫不掩饰的说“桂砂如不难得,致十余两尤佳”,可见二人的关系实在是亲密。

王定国有个侍妾。叫做柔奴,在他被贬期间一直追随他,几年来一直尽心伺候,让王巩免受更多辛苦。后来王巩终于得到赦免,与苏轼相见,二人举办宴席。席间苏轼见到柔奴,就问道:岭南的日子过得很苦吧?

柔奴轻描淡写地回道: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如此富有禅意和哲理的答复,从这个柔弱的小女子口中说出,令苏轼大为意外和感动。于是他当即挥毫着墨,写下上面那首《定风波》。

自此,“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定风波》,成为苏轼笔下最美、最深情、最豁达,合为一体的千古名篇。

如果说王巩被贬谪是大大的不幸,那其中最万幸的就是他身边还有个知心人柔奴。

古代蛮荒之地,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被贬斥到那里,十有九死。如果不能遇到赦免,连尸骨都不能落叶归根。所以,追随一个被贬之人,几乎就是抱定了必死的信念。

苏轼被贬惠州时就曾经遣散家人,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却坚决要跟随着他。但是到惠州不几年,王朝云果然香消玉殒。

王巩定案后,家奴侍从也纷纷遣散,惟有柔奴一人愿意陪伴王巩共赴宾州。从1079年12月到1083年10月,王巩与柔奴一起在宾州生活了三年多。王巩在宾州泼墨吟诗,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温柔慰藉,催促奋发。

柔奴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律歌舞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而且她医术高明,同情社会底层弱者,亲自上山采药,以医道救治岭南百姓,被誉为“神医”。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是怎样的淡定,怎样的安之若素,怎样的相知相契!

也许这是因为爱情,也许还有比爱情更强大的力量,一种透彻后的生命力。

柔奴历经艰辛,不改初心,反而乐观面对,报以微微一笑,让人仿佛看到了大庾岭的梅花。

苏轼以梅花喻她,不仅写出了她柔美而坚韧的生命,还刻画出她坚贞高洁的精神品质。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一个多么柔美而坚定的女子!

此曲传开后,“点酥娘”柔奴在京城的名声大噪!王巩与柔奴的宾州之恋也流传开来,成了坚贞爱情的经典诠释。

《古今情海》就将王巩的此次官宦沉浮及其与宇文柔奴的爱情载记下来,流传后世。

豁达的人,不惧坎坷,不畏变化。生命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过程,无论过程如何曲折,都不会失去自己心中的美和诗意。

柔奴,用自己的生命完美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