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孟子:假如大家只为争名夺利,国家就危险了
《孟子》开篇就讲述了一个故事。原文如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这个故事结构很简单,以梁惠王的提问开头,以孟子的回答为主干。这样一问一答式的对话,读完之后你会觉得他们不仅在自说自话,甚至有些鸡同鸭讲。
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有一次拖着年迈的身体去拜见梁惠王。结果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并不客气。一上来就说称孟子为老头,说你大老远来见我,一定是带来了什么对我国对我有利的高见吧。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梁惠王有点急不可耐,也有点不耐烦。我们都知道,梁惠王一心想推行的是霸道,而非王道,所以才会连寒暄都免了。虽然说其贵为君王,但对前来游说的士大夫这样称呼,按儒家的标准,肯定是失礼的。可见,在梁惠王心里,只有利益,没有仁义。
但孟子既没有向梁惠王示弱,更没有谄媚迎合,而是针尖对麦芒,也有些自顾自地说,大王啊,你大可不必一开口就谈利益不利益的。因为如果全国上上下下的官员和百姓都只为追求利益的话,那么君主会被下面的人拉下马来,国家也可能将会易主,甚至陷入连年的战争。孟子显然是告诫梁惠王,你不是想推行霸道而不行王道吗,那么这样的后果不仅没有用,而且国家会因此变得危险了,他梁惠王的位置也有可能被别人取而代之。所以他进一步劝梁惠王说,行仁政就不会有这个危险,因为从来就没有人有了仁孝之心却会抛弃自己亲人的,也没有人会有了仁义之心却背叛君主。言下之意是要想坐稳这个位置,行霸道是不可取的,得行王道。孟子并非不知道梁惠王心里只有利益,却并不放弃劝说其行仁政的机会,一有机会就见缝插针大谈仁义。所以我说,孟子劝梁惠王,有些鸡同鸭讲。
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前来,明明是有求于人,但孟子却能做到不卑不亢,甚至还敢跟君王针锋相对毫不示弱,这份自信和胆识,实在难能可贵。由此我们可以看孟子的高贵品格。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果然如此。结合当下的社会问题,你会惊讶,孟子的观点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不过时。孟子的一针见血和远见卓识,实在让人钦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