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羡慕别人,缠丝劲你也能练上身
陈鑫:“太极拳,缠法也”。太极拳,特别是陈氏太极拳特别强调走螺旋缠丝劲。“缠丝劲”又叫“缠丝功”,是陈氏太极拳运动内缠外绕相结合的总称,是陈氏太极拳的灵魂所在。
陈氏太极拳“缠丝劲”上身,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的重要标志。我的恩师马虹先生讲:“反复锻炼,以丹田内转的离心力带动全身,练得自己感到脚下有根,丹田气壮,内气鼓荡,周身皮毛向外膨胀,感到处处可以引化,处处可以爆发出松活弹抖之太极劲,才算“太极劲”初步上身了!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如何练上身?!
一“缠丝劲”的练功层次
1、什么叫“缠丝劲”
“缠丝劲”俗称太极拳内功,讲究“气功、劲功、意功”三者合为一体。尤其在陈氏太极拳运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缠丝劲”的训练法则,在其训练的不同功夫层次中,缠丝劲则有着不同的含义。
2、 “缠丝劲”的类别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讲到“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虽然陈鑫总结有六对缠丝法,但主要归纳起来却是顺缠和逆缠,其余五对都是方位性缠法,都是以顺缠和逆缠相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顺逆缠法的练法,也就找到了练习缠丝功的捷径了。
3、四个阶段
“练精化气,练气化劲,练劲合神,练神还虚。”与此相对应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无圈形寓圈意”的功夫会循序渐进。
4、功效
通过长期的“以意导形、以形导气、以气导体、以意导气”的不同阶段层次的锻炼,其劲萌生于体内,潜藏于丹田内入骨缝循经走脉,外达肌肤螺旋运行,收放皆听命于心神,达到惊、颤、弹、抖皆随意,擒、拿、化、发于有意无意之间。
二,如何练习“缠丝劲”
1、缠丝动作:
⊙拳理:陈王廷在《拳经总歌》中“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一句,集中体现了陈氏太极拳运用缠绕运动的特点。
⊙练法:我们练拳时每一动作都要以意行气,四肢动作非逆即顺,胸腰走立体螺旋,翻臀转胯使腰胯走横∞字。表现出螺旋状态,用带有螺丝旋转形状的动作来练出缠丝内劲。由此可见,我们练习太极拳套路就是练功!
2、缠丝身形:
⊙拳理:“缠丝劲”在河南方言中又称为“麻花劲”,取其缠绕象形之意,说明多股阴阳劲像麻花形状拧绕在一起,它的运动模式则是根梢(节)拧转,中节随动。
运动时类似“麻花钻”原理,钻头工作时,沿其中轴线螺旋下降,物屑却反方向沿着钻头纹线轨迹同步螺旋上升;身体同时螺旋下沉,手臂旋转上升的动作,在陈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中尤为多见,这就是在其中气贯串中,身躯与四肢缠丝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
⊙练法:手上的“缠丝劲”:陈氏太极拳的手型,要求五指松直舒展,掌似瓦楞(抓拿手型),气贯指肚(以中指为主),无论顺缠丝或逆缠丝,都必须要求在缠到位的一瞬间,劲达松于中指肚,意加停息气沉丹田,丹田内转、气机一旋经劳宫穴缠回腰间与丹田。
上下肢的“缠丝劲”:旋腕转膀,旋腰转脊,旋踝转膝同步做出立体螺旋缠丝身形来。
3、缠丝入骨:
⊙拳理:陈式太极拳对四肢运动总的要求是:腰为动力,以手领劲,手随神往,足从手运。必须遵循双腰隙的虚实阴阳转换规律及其“出肾人肾”的运动方针,驱使身体上肢利用双肩旋转,互相催领传递,旋腕转膀,令其骨转,以达缠丝入骨的洗髓效果。
⊙练法:要求我们练拳要做到“缠丝入骨、缠中再缠。”每个动作都要在丹田内气的作用下,做到缠拧到位,缠到不能再缠拧为止,要尽量加大缠丝的深度、密度,每一个动作的顺逆缠丝,都要缠到骨缝里边去。
4、运劲无慌:
⊙拳理:我的恩师马虹先生讲:“一个人太极拳功夫高低如何,决定于他运用劲力的技巧如何。运劲和技巧是决定一个武术家层次高下的关键。”
⊙练法:要求我们练拳要:以心运身,以身运手,以手领劲,足从手转,身手合一,不外乎顺缠与逆缠,从内劲上来讲,出劲为顺缠,入劲为逆缠。
从身法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上肢的出入劲:出劲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入劲为“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腰为主宰”。
下肢的的出入劲:出劲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领功(出步时尤为多见)”;入劲为“以足领膝,以足领胯,以腰为主宰(收抬腿时尤为多见)”。
腰劲的的出入劲:出入劲更为重要,注重两肾气滚动,催动两腰眼(隙)互相传递,各领半身转动。左腰眼出劲时右腰眼催,同时入劲,反之亦然。这就是陈鑫所论的“出肾人肾是真诀”。
对内劲与外形动作总的要求是: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前而注其后,梢节领,根节催,中节随。
5、'缠丝劲'精髓合劲:
⊙拳理:陈照奎师爷讲:“谁能合,谁能赢。”全身合好了劲力,整劲就上身了。全身缠丝练拳是获得合劲、整劲最好的方法。
⊙练法:我们在练拳的过程中,必须细心体察、全身处处都是螺旋缠丝劲、让每一个动作都在螺旋缠丝中慢慢地、密密地运行劲力,这样你的拳就会越练越充实,内劲越练越足,练拳的兴趣就会越练越浓,这样练下去,就会把拳打得既规矩,又有劲道和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