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修养|人生修养的4项基本功,桩桩都重要

人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做人是立身之本,修养好自己,使人生富有意义,虽然不一定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一定能增加人生的宽度,活出不同的人生。
要想在世上行得通,首先要练好做人的基本功,修炼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修炼自己呢?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他担心人们在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4个方面做不好,这是做人的基本功,是加强个人修养的必修课。
01 修德
修德,就是修养品德。何谓修?就是修正错误的行为。何谓养?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一个人的品德必须经过不断地修正,而后才能养成。
《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的人生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人生的起点,是基础,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修身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为治国平天下做好充分的准备。
孔子的学生子路向他请教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告诉他说“修己以敬”,“修书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使周围的人们安乐,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修德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与提升。《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高低贵贱,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黎民百姓,在道德的自我修养方面要求是一致的。
老子也说:“重积德,则无不克。”一个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厉害,但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前提是积累了深厚的德行。德行要积累,非一日之功,终其一生的功课。
02 讲学
讲学,讲,习;学,学问,指的是人生的学问。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实践。学问不只是要经常复习,而是要力行,把学问落实到行为上,学习才有其意义。
《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孔子的学生子路学到一点人生的道理就积极去实践,他担心自己已经学到的还没有做好,又要学到新的做人的道理,来不及去实践。
孔子的学生原宪就说:“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学到做人的道理而不去做,这是一个大毛病。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学习而没有任何的改变,不能让他有所提升,学再多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在孔子的教育下,他的学生都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能在后世发扬光大的原因。
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学习要广泛涉猎,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学会周全地思考,能够明辨是非,用学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学问还要天天讲,才能日日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03 徙义
徙义,徙,迁徙这义,在这里引申为追随去做;义,宜也,就是理之所当为者。徙义,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做正确的事。
闻义而徙,就是学到了正确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去,遇到了应该做的事就要去做,不能丝毫的含糊。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应该去做的事而不去做,是不勇敢的表现。
反过来说,就是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能够做到令行禁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向高僧鸟窠禅师请教佛法要义,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白居易听后不以为然地说:“这个道理,三岁的小孩都懂。”他认为这个道理,太浅显了,人人都知道,怎么能与深奥的佛法相提并论呢?鸟窠禅师却说:“三岁小孩懂得,八十岁老翁却未必做到。”
无论是小善还是大义,关键就在于人们愿不愿意去做,即使即使善再小,只要去做,就是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如果不去做,不但不能进步,还有可能日渐走向堕落。
04 改过
改过,就是改正错误,也就是要改掉不好的地方,人就会一天比一天好,日趋完美。
孔子强调,人有了过错并不可怕,要“不惮改”,要敢于正视错误,并且勇于改正错误;关键是“不贰过”,能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错就改,错误就会越来越少。
改过的前提是要自我反省,通过反省,能辨别出善与恶、对与错,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补救措施,弥补过失;还要进一步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以后再犯。
修德、讲学、徙义、改过是“内圣”的基本功,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又有主次之分。
05 四者的关系
修德、讲学、徙义、改过是人生必修的基本功,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修德是根本,其它3项都是围绕修德而展开的,是修德的具体体现,也是修德的过程。这3项做得如何,表现出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修德又是通过这3项而日益完善,有了不足就要学习,掌握了就要落实到行动上,闻义而就要积极行动,有了不善要及时改正。
讲学是修德的基础。学后才能明理,知道什么事能做该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才能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学习后才能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明白自己做的对不对,不对了要及时改正。
徙义、改过是讲学的结果,也是检验讲学的成效如何。如果学习后,还是懵懂无知,无所适从,该做的不去做,做错了不改正,等于白学。
结束语
修德、讲学、徙义、改过,这是每一个人应该修炼的人生基本功,是每天应该做的功课,只有天天修炼,就能天天前进一点点;也是终其一生的要坚持做下去的功课,只有坚持不懈去做下去,才能德修而后成,学讲而后明,徙义而善日益,改不善则过日损。
#一起读书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学而篇》: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而不能徙,不善而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去追随,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
(0)

相关推荐

  • 【第151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章》怎样理解孔子所忧四事?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3章>怎样理解孔子所忧四事?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音xǐ),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讲:讲习,研习.徙:迁从. 孔 ...

  • 君子“四忧”写千秋——《论语》悟读【147】

    圣人"三畏"走天涯,君子"四忧"写千秋. <论语>第七篇第三章: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 人生四德也,真学问,好人品,好君子(二)

    子夏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 在学术思想方面,孔子称自己"述而不作".他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作&l ...

  • 修身习艺还重德——《论语》悟读【262】

    度人先度己,修身先修德.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四章 : [原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 人生修养无捷径——《论语》悟读【20】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题记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之第二篇第四章..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 ...

  • 人生修养

    在世为人,巧言令色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真谛. 人生中,选择了复杂,就是选择了痛苦:选择了简单,就是选择了快乐. 人,永远不要轻许诺言.失足,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却永难挽回.

  • 怎么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本书中能找到方法

    第1章  :天命 (1).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 ...

  • 人生修养“6要”,值得每个人为之努力

    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素养很高的人.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能努力做好这六点,或许就可以心想事成了. 一.理想要坚 "人之初,性本善".几乎每个人在学生阶段,就朦朦胧胧有了自己的理想.有 ...

  • 人生修养语录

        1.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的奔波,淹没在这喧嚣的城市里.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的一个你,只有你能让人回味,也只有你会让我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 ...

  • 苏东坡: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苏东坡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意思是说世人所称谓的勇者,一定有过人的操守,一 ...

  • 艺术家的人生修养

    艺术家的人生修养 艺术家是用来创造美的,一个不能创造美的人是不能称其为艺术家的.而艺术家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艺术.中国画通常有三种境界,景物之境.笔墨之境和人文之境.绘画技法和笔墨的熟练固然可以创作 ...

  • 悟语551:人生修养三点

    ​修养三点: 安静一点,慈善一点,沉稳一点. 家庭三点: 高兴一点,幽默一点,体贴一点. 饮食三点: 均衡一点,节制一点,清淡一点. 做事三点: 博学一点,诚信一点,负责一点. 人生三愿: 吃得下饭, ...

  • 10副智慧对联:寥寥数语,人生修养

    10副智慧对联:寥寥数语,人生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