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人间至贵是亲情/朱良启
今年“五一”期间,因为不喜欢热闹,我哪里也没去。除了看几本书以外,又看了一部刚流行过的电影《我的姐姐》。情节不复杂:年轻女护士安然的父母因车祸双双死亡,留下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安子恒。安然还没有结婚,但有男友,她还有个梦想,考研究生离开这个自认为受歧视的地方。现在父母双亡,她的人生计划彻底被打乱。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安置年龄相差很大的弟弟安子恒。亲人中最善良的姑妈年龄大,负担重,已经力不从心,舅舅虽然愿意领养,但沉迷于赌博,不负责任。心力交瘁之下,安然坚持把弟弟送给别人领养,也找了不少家庭。开始弟弟是抗拒的,他已经失去了爹娘,不愿意再失去唯一的姐姐,与姐姐斗智斗勇,只是为了让姐姐留在身边,甚至不由自主地喊安然为“妈妈”。弟弟的依恋没有错,父母去世以后,他对姐姐依恋是天然的血缘关系形成的,幼小的他还没有能力自己生存。当然,历经磨难,安然放弃了理想和个人幸福,毅然选择抚养弟弟。看到这里,估计观众和我一样能放下为弟弟命运悬着的心。
我看过一些对这部电影的评论。有很多人支持安然最初的想法,认为安然没有义务抚养照顾弟弟,送给别人领养并没有什么不妥。对这种认识。我的感觉有两点:一是这种人缺乏法律意识,《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抚养的义务。当然,要尽这个义务也不是无条件的,前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弟、妹须为未成年人。2.父母曾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3.兄、姐有负担能力。从影片情节上看,安然符合所有的条件:安子恒是正在上幼儿园的稚子,属于未成年人;两人父母双亡;安然大学毕业,是成年人,有护士工作,有收入,只是未结婚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们父母留有家产住房等生活资料。二是这类人对亲情冷漠麻木无所谓,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唯独没有别人。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人行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于己有利,若要他拔一毛而利天下,冒点风险主持一下公道,他就断乎不肯为了。这种人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定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在危险面前更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至于奉献,还是让别人做吧。2008年汶川地震中有一位北大毕业的老师范某就属于这类人,地震之初,正在上课的范某和学生都感觉到大地的晃动。范某说了一句:“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留下一班学生,一溜烟跑到安全地带,网友称之为“范跑跑”。事后他又说出大难来临之际,自己保命要紧,即使自己的母亲也不会去救 之类话,听者瞠目。社会上这类人多了,只会让你感觉到社会的冷酷无情,“丛林法则”盛行,给人非人间之感。
我家兄弟姐妹较多,大姐二姐因出身问题,在“文革”期间停学回家,无法继续求学。我三姐小了几岁,有机会上学,但下面还有四个弟妹在上学,负担太重,已经出嫁过的大姐二姐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除了时常给生活费、买衣物外,还帮助我家干沉重的农活。三姐师专毕业后刚到企业学校工作,便把我们几个弟妹转入她所任教的学校,包吃住和学费。甚至我们后来上师范院校的学费都是三姐出了大半,我大学毕业后,赶上母亲去世,父亲无力同时再供我四姐和妹妹上学,我便和姐姐一起合力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在这种接力棒式帮助下,虽然面临各种困难,我们从未感到畏惧,因为我们背后有最珍贵的亲情存在,这是我们最大的靠山。现在我们每年利用节假日一定要团聚几次,谁家遇到困难大家便一起伸出援手,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像我外甥研究生毕业后到上海工作成家,面临买房问题,大家很快就凑了一百多万帮帮忙。虽然我父母早已去世,但我们依然感到那个家还在,亲情在我们身后构成强大的支撑力量。设想一下,如果我的姐姐只是各顾各人,心中无亲情,估计我们得后来要糟糕得多。
风雨沧桑,五十多年的一路走来,阅尽人间万事,让我更加明白,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亲情更可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当年远在异乡的王维这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而王维后来因在“安史之乱”中被迫任伪职险些丧命时,他的弟弟王缙宁可被剥夺所有的官职和荣华富贵,也要保留哥哥的性命。兄弟情深令人动容。看过太多认为安然没有义务抚养弟弟的评论后,我不知道现在的人还会做出上面的选择吗?希望我们不要做未来的某天自己午夜梦回,悔上心头的选择。即使自己已经功成名就,高官在身,腰缠万贯又如何?这比得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吗?毕竟人间至贵是亲情!
作 者 简 介
朱良启,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淮北七中。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先后有三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青年文摘》《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市场星报》《淮北文史》《淮北日报》《淮北矿工报》《淮北广播电视报》《相城》《濉溪文艺》《烈山文化》等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340余篇,百万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