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喜爱:捡螺蛳/李忠明:漫谈家谱的时代性

捡螺蛳

谭喜爱

小时候,小溪、水港、池塘随处可见鱼虾游动,螺蛳则伏在水石上则呆呆的,像个坐课的沙弥。

记得九奶奶说《白蛇传》里的法海就藏在螺壳里,因他拆散许仙和白娘子,受到人们诅咒,我想他是无处可逃吧!哪个螺内是法海的肉身,我-定要找到,也许我吃了他,也会法力高强,捉迷藏时我就可以躲到螺壳内。于是我渴望捡到更多螺蛳,便到处到浅水沟,池边搜寻。常弄得一身泥,挨了父母不少骂。

年终干塘是捡螺蛳最热闹的时候。放干的塘底裸石上,瓜棚下,岸边浅泥上螺蛳懒洋洋地晒着冬日暖阳。我和姐弟随一大帮孑伙伴尾随着妇女们,提着木桶,竹筛,有的拿着破旧脸盆,像赶场似的走下池塘。争先恐后朝螺蛳多的地方涌去,虽然有点冷,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捡螺的热情。不到个把小时,个个满载而归。

运气好的,准会踩到扇形的大河蚌,就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进淤泥,挖出-个顶大的河蚌来,这时他就会骄傲举起,惹得同伴羡慕死了。有时说不定还会踩上一块大的会动的贝壳,肯定是只大团鱼,我就踩到过,但我不敢捉,怕团鱼脑袋从壳里伸出来咬住我手指,这时我就兴奋地招呼大人帮忙。

满筛满盆的螺蛳沾着淤泥,放到温暖的井水边清洗后,母亲帮着倒入铁鼎煮熟,我们早就备好了针、鞋钻竽挑螺肉的工具。我和姐弟们一人一小板凳,手拿针钻,飞速从铁鼎里取出螺蛳,揭开厣板,把一粒粒黑乎乎的螺肉挑出,扔到盆里。挑螺肉,要把握好力度速度,太急,会连内脏带出。

挑好的螺肉堆积在盆内,倒入筲箕,放到井边反复揉搓干净,就可下锅炒干备用。做螺肉时,佐以葱姜蒜,加入酸菜,或加点糯米酒糊孑,翻炒,味道十分地道,鲜美可口,是酒客的最爱。

剩下的螺壳也有用场,敲去尾尖,用麻线串起-圈,我们用来玩“踢螺”游戏。先在地上画四条等距离平行线,从第一格开始踢。单腿,奋力一跳,一踢,螺圈飕飕往前飞去,也把我童年踢得笑声飞扬。

要是河蚌壳,可用来“办会”(即模仿大人做厨办酒席的游戏)。几个小伙伴找来碎石砖瓦破碗,搭好灶,有的用河蚌当菜刀切野菜,有的用河蚌当饭勺挖沙孑放到破碗。一个个像忙碌的厨师,玩得不亦乐乎。

童年充满天真乐趣,只是我一直未从螺蛳中找到法海,看来,这个梦随着欢乐的童年远去,已藏进光阴的厣板里。

漫谈家谱的时代性

李忠明

家谱做为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符号,能和国史,地方志并列为三大史书,可见家谱的地位。唐朝以前,谱由官修,是达官贵人的事,包含更多的政治意义。宋代以后,科举制度改革,社会底层人士更容易凭才学进入士官阶层,门第门墙不再像原来那么高高耸立,修谱之风自然吹到民间。明清两朝,朝廷鼓励民间修谱,族族有谱,人人进谱,古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修谱盛况。因为流行化和平民化,家谱的作用变成记录一族之演变,明世系,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以此强化国人的孔孟伦理观念,成为人人可看的文化读物。由此可见,从始至终,家谱都和中国独有的文化连在一起,和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对家规家风的宣扬,做出了其他书籍不可比拟的贡献。
新中国刚成立,国家禁止修谱有好长一段时间,我族邵阳李氏一九九零年的五修,就曾遭到官家查抄。近一二十年,又变成鼓励修谱,可谓沧海桑田,说明修谱的正面意义又被国家认可、被重视。寻根问祖,研究谱学,印刷家谱,时隔半个世纪,民间再一次迎来修谱高潮。
我读了近年一些家族的新修谱序,里面记载了修谱的艰辛,资料的收集,信息的采集,源流的考证,都需要十二分的付出,一年不成,两年三年,甚至耗费五六年的都有,艰辛程度不让古人。然而,等修谱成功,当人们手里拿着书籍阅读,品谈,脸上出现的愉悦之情,那些修谱者,心里比吃了蜜还高兴。修谱过程中,出现了族人更加团结、更加孝敬父母等现象,潜移默化,人们才知道,原来绿化精神的沙漠,让人感恩的书就在身边。谱牒的教育功能,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时的春雨,实际也是古人春雨的延续。
近二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些现象,如老人跌倒没人敢扶,帮助了又怕老人反打一耙,族人相见不相识,笑问才知共老爹,诸如此类,以金钱论交情,亲情淡薄,礼制丧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心。很多贤者,将这些写进了谱中,发出感慨,提出建议,他们因时而变,洞察生活,让家谱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反映时代精神,写出时代风貌,体现文化的魅力,体现历史的温度,这样的家谱,这样的修谱者,一定会因为它的时代性而流传,而不朽。
(0)

相关推荐

  • 苏北人吃河鲜“小鱼小虾,养活全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质上说,一方水土养出的那一方人,都有着大致差不多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 比如我的家乡,苏北的一个鱼米之乡,那里吃鱼吃虾极方便,就像京剧<沙家浜>里唱的那样:一日三餐有鱼 ...

  • 苏州人的4月鲜味,不吃肉不吃草,吃它!

    过春天,苏州人必吃各种"春菜",处在水乡,自然还少不了各种河鲜. 苏州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这里生活的人们大饱河鲜的口福.四月里,吃完了各种野菜,来一盘河鲜既清新 ...

  • 20斤仅能吃1斤肉,过去用来喂猪,现在30元一斤,却很少人养殖

    导读:20年前一捞上百斤,因嫌弃用来喂猪,今成奢侈美味,3月吃最鲜美 老话说:清明螺蛳赛过鹅. 说的是在清明节前后,螺蛳是最为鲜美.营养的,它的美味程度要比大白鹅更好吃. 前段时间笔者就和大家分享了螺 ...

  • 谭喜爱:黄花漫谈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黄花漫谈 谭喜爱 我国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黄花.黄花又名"萱草.谖草.金针.宜男草"等,<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 ...

  • 谭喜爱:香椿漫谈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香椿漫谈 谭喜爱 谷雨前后,故乡老家的房前屋后椿树正当吐出嫩红的叶芽,那矗立在树顶的一簇簇绀红,如孔雀开屏,凌空欲飞.又仿佛高举的火炬,与桃花一起点燃了每个灿烂的春天. ...

  • 李忠明:车过金龙大桥(外一首)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车过金龙大桥 李忠明 如同事先画好的人生轨迹 车子驶上了金龙大桥 风在这里优雅了很多 桥下的洛湛铁路锃亮如 ...

  • 李忠明:长沙印象(组诗)

    邵东作家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长沙印象(组诗) 李忠明 一.贾谊故宅 夜晚散步时间 七月的太平街缓慢而文气 七月的月亮和贾谊故宅 ...

  • 李忠明:邵阳古迹(组诗)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邵阳古迹(组诗) 李忠明 节孝贞烈总坊 一个连阳光都要接受礼仪审视的年代 清代的早晨,牌坊给那个主妇以最高的 ...

  • 李忠明:清明九章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清明九章 李忠明 一 雨 集体的情绪 从城市到山上的车流 绵延几十里 细心的雨 找一个远逝仍清晰的脸 不停地 ...

  • 李忠明:邵东词典:荫家堂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邵东词典:荫家堂 李忠明 一  荫家堂 荫家堂前面的蒸水河 泛着1823年的光 当我沿108间的刺天檐牙去 ...

  • 谭喜爱:走进大云山(组诗)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走进大云山 (组诗) 谭喜爱 竹林摄影基地 摆开40里迷魂阵 精瘦的汉子 挺起长矛铁戟 刺破历史的迷障 远 ...

  • 谭喜爱:真乡风电场(组诗)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真乡风电场 (组诗) 谭喜爱 格桑花 带着青藏高原的纯情与浪漫 远嫁真乡 这漫山的黄金 是藏家姑娘的嫁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