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解方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
组成
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升。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半,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功用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
原文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小青龙汤与苓甘五味姜辛汤都是张仲景治疗胸中有痰饮 的方子,二方共有药物是:干姜、细辛、炙甘草、五味子。干姜走中,温脾以杜水饮生化之源;细辛辛温走肺经,且通行十二经 脉,温散肺中寒饮,与干姜配能领干姜入肺经。五味子酸敛肺气,使上逆的肺气降敛于下。所不同的是:小青龙汤还有麻黄、桂枝、白芍、半夏。苓甘五味姜辛汤还有茯苓一味药,若加半夏,即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简称“苓甘五味 姜辛夏汤”)。[1]
本方证多因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成饮,寒饮犯肺所致,此即“形寒寒饮则伤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义。寒饮停肺,宣降违和,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饮阻气机,故胸满不舒;饮邪犯胃,则喜唾涎沫。治当温阳化饮。
方以干姜为君,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臣以细辛,取其辛散之性,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复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一以导水饮之邪从小便而去,一以杜绝生饮之源,合干姜温化渗利,健脾助运。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干姜、细辛相伍,一温一散一敛,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且能调节肺司开合之职,为仲景用以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也。
而胃之所以不降,全缘阳明之阳虚。太阴以己土而生湿,阳明从庚金而化燥。燥敌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以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性运而阴性滞,理自然也。
《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是咳嗽之证,因于胃逆而肺寒,故仲景治咳,必用干姜、细辛。
——黄元御·《四圣心源》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参考文献
[1]房莉萍,丛鹏. 小青龙汤与苓甘五味姜辛汤的临床辨治鉴别[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