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老北京粮店的一份怀念
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有了500公斤的大磅秤,从此大家就不会再看见两个人抬着杠子约大米了。以后又有了案秤和台秤,杆秤随之从粮店消失。
正方形的米面柜变成了长方形的柜子,在装米面的地方还有很大的铁皮漏斗,漏斗上面还有铁皮罩子,防止面粉从漏斗中喷出来,那样会喷得人满脸满身都是面。
粮店的工作人员穿上了工作服一一白大褂,不过这件白大褂可不是医院里的白大褂,那是漂白的,这是本色白的,那是细布的,这是粗布的,耐磨。
每户有一个粮本,每人有固定的粮食定量,到固定的粮店买粮食,实行凭票验证、划片定点的粮食供应办法。从此,老百姓和粮店的关系就十分密切了。
粮店的工作人员每个月会到胡同里的居委会,为居民发粮票,周围的居民全都来领取。孩子刚出生,报上户口后每月有五斤粮食,大多数人是28斤到32斤之间,只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高些。
在1958年到1962年困难时期,每个人的口粮都降了,大家都要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副食也更短缺,很多人开始浮肿,脸上、小腿上一摁一个坑,半天起不来,这就是浮肿了。国家特地为这些人每人配发半斤黄豆票。
七十年代,北京的粮店又变了,慢慢地粮店里用台秤、案秤人工售粮的现像减少,逐渐改为机器售粮。
米面柜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两三台一人多高的售粮机,谁来买粮食,一按电钮,米面就会自动地流进口袋。
北京的粮站,粮店从粮食统购统购销以来,一直是只卖粮食,不卖油,食用油一直由副食店供销社经销。
九十年代,许多从国外回来的人说,国外没有我们这样的粮店,一进门就看见一人一身孝袍子(指白大褂),迎面两口大棺材(指米面柜)。
我们不明白,那他们怎么吃饭呢?等到那些国外超级市场真正进入普通群众的生活,我们才知道,原来这里就卖粮食,而且是小包装的米面。
到粮店里有了电子秤的时候,它也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粮店了。
这时四个城区的粮店己经改成了好邻居、良士多、良土发、五谷连锁店了,而且数量也锐减。
1994年,粮票变成了历史。
今天,粮食早己经放开经营。国营粮店不见了踪影,专卖粮食的都是个体商户,超市。
不过粮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不是命根子了,人们更为重视的是保健、养生,注重合理饮食。而专门销售粮食的商店只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往年的粮店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