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桂枝,艾叶,透骨草,红花,麻黄,甘草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独活,桂枝,艾叶,透骨草,红花,麻黄,甘草
活血通络散
[成分]独活、桂枝、艾叶、透骨草、红花、麻黄、甘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温通经脉,消肿止痛。用于风寒痹痛,关节痹痛,筋骨拘挛,跌打损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折,脱臼及软组织损伤等症。
[用法用量]外用,用开水1000ml冲泡或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待温度降至40~50 ℃时,取药液洗患处或装于药袋内敷于患处。一次1袋,一日2~3次,或遵医嘱。
独活
功效
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相关配伍
1、风毒脚弱痹满上气:独活五两,附子五两(生用,切)。以酒一斗,渍经三宿,服从一合始,以微痹为度。(《肘后方》独活酒)
2、脚气肿胀痛:真川独活五钱,木瓜、牛膝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3、中风不语:独活一两,酒二升,煎一升,大豆五合,炒有声,以药酒热投,盖之良久,酒服三合,未瘥再服。(《本草纲目》引《小品方》)
《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
《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
《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
《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止痛,解表。
主治
1、主要用于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2、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椎间盘脱岀症、颈椎病、肥大性脊柱炎属于风寒湿邪痹阻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汤洗。
不良反应
内服过量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中毒症状可见舌体发麻、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等。轻者停药后上述症状可消失,重者应对症治疗。
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独活与阿托品不宜同用阿托品可以部分或全部抑制独活的降压作用。
注意事项
内服量不宜过大,阴虚血燥者慎服。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能扩血管及降压、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能使胸腺、脾脏重量增加,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有解痉、抗溃疡作用。
6、此外,独活还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惊厥作用,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作用。
临床应用
1、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
2、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3、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4、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相关配伍
1、独活配麻黄:独活祛风胜湿止痛;麻黄解表发汗。相配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之功。适用于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身痛等。取独活通络除痹,麻黄宣痹散寒止痛,适用于痹证疼痛。
2、独活配防风:独活辛香走窜,能除伏风,胜湿气,通经络,止疼痛;防风升发疏散,善开腠理,通血脉,祛风湿。独活长于胜湿,防风长于祛风。两药相须为用,功效益著。适用于风湿外感所致的头痛、腰痛、关节痛等。
3、独活配羌活:羌活行上焦而理上,长于祛风寒,能直上巅顶,横行肢臂;独活行下焦而理下,长于祛风湿,能通行气血,疏导腰膝,下行腿足。二药配伍,一上一下,直通足太阳膀胱经,共奏疏风散寒、活络止痛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外感风寒,历节病等。
4、独活配细辛:独活祛肾经伏风而除湿,通络止痛走气分;细辛散肾经风寒而使之外达。两药相配有散寒、祛湿邪,通痹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外邪伏于少阴之头痛,痛连齿颊,遇风更甚,顽而不愈;风寒湿痹腰痛,脊强而冷,下肢痹痛。
5、独活配藁本:二药均有散风祛寒,除湿止痛之功。但独活偏于温散伏风,藁本偏于升散达巅,二者相配,散风祛寒,除湿止痛的效果较好。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巅顶痛等。
6、独活配苍术:两药皆有祛风胜湿除痹之功。独活长于祛伏风,通经络,止痹痛苍术长于开腠理,祛湿浊,燥脾湿。两药相合,有发汘祛风,除湿止痛之功。适用于风湿外感所致的头疼、身痛及痹证关节肿胀疼痛等。
7、独活配桑枝:独活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风湿而通经络,横行四肢。二者合用,适用于风寒湿痹、上肢疼痛、肩关节周围炎等8、独活配桑寄生:独活搜风祛湿而通痹,尤善除肾经伏风;桑寄生补益肝肾,祛风通络,养血润筋。二药合用,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并入足少阴肾经,益肾而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或风湿侵袭经络之腰膝酸痛,关节屈伸不利,足软麻木,步履维艰等。
鉴别用药
羌活与独活:二者均能祛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相须为用。但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于下半身的风寒湿痹者及头痛属少阴者。独活还可搜剔少阴肾经在里伏风,用治头痛目眩,痛连齿颊,见风即痛的伏风头痛;取其辛散之力,发散郁火,治疗风火牙龈肿痛等。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属风寒者。
相关药品
独活寄生合剂、骨筋丸片、骨刺平片、风湿药酒料、活血解痛膏。
相关方剂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
药膳食疗
两皮独活酒:
1、功效:强腰壮骨。主治腰膝软弱疼痛、四肢麻木、关节不利、不得屈伸。
2、原材料:海桐皮30g,五加皮30g,独活30g,制附子10g,石斛30g,桂心30g,防风30g,当归30g,杜仲30g,仙灵脾30g,萆蘚30g,牛膝30g,薏苡仁30g,生地黄30g,白酒1.5L。
3、做法:上述药材共捣碎,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7日,秋冬14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4、用法:每次温饮10-20ml,日饮1-2次。
桂枝
主要药用价值
中药材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折叠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折叠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折叠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本品味辛性温,能发汗解肌,味甘而缓,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凡外感风寒,无论表实、表虚均可应用。用治:
①外感风寒表实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力,如麻黄汤(《伤寒论》);
②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有汗、脉浮缓等,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如桂枝汤(《伤寒论》)。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本品辛温,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用治:
①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常与附子、生姜等配伍,如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②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常配伍白芍、饴糖、甘草等,如小建中汤(《金匮要略》);
③寒凝血瘀之经闭腹痛或通经,常配伍当归、川芎等,如温经汤(《金匮要略》);
④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配伍枳实、薤白等,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
⑤伤寒心动悸、脉结代,常配炙甘草、人参等,如炙甘草汤(《伤寒论》)。
3、用于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而能运脾化湿,又入膀胱经而能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用治:
①脾阳不运之痰饮证,常与茯苓、白术、甘草同用,即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②膀胱蓄水证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
折叠用法用量
煎服,3~9g。
折叠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折叠化学成分
含桂枝皮醛、桂皮酸等挥发油,还含有酚类、有机酸、苷类、香豆精等成分。
折叠药理作用
桂枝煎剂有降温、解热作用;煎剂及醇浸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所含挥发油能刺激汗腺、扩张血管,还能利尿、强心、止咳、祛痰等;所含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
折叠现代运用
现代临床以本品配伍他药,可治疗妇女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前列腺炎、脑梗死、肺心病、冻疮、坐骨神经痛、过敏性鼻炎等多种疾病。
艾草
主要价值
折叠药用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透骨草
入药部分为植物全草。以全草色绿、干燥、质嫩、无杂质者为佳。分布于全国各地。多为人工栽种。以茎色棕红、不带叶、干燥、无杂质者为佳。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性喜阳光,怕湿,耐热不耐寒,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土壤中,但也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移植易成活,生长迅速。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
医疗价值
折叠运用范围
民间用全草入药,治感冒、跌打损伤,外用治毒疮、湿疹、疥疮。根及叶的鲜汁或水煎液对菜粉蝶、家蝇和三带喙库蚊的幼虫有强烈的毒性。根含透骨草素(phrymarolin )及透骨草醇乙酸酯(leptostachyol acetate),后者为杀虫成分。民间用全草煎水消灭蝇蛆和菜青虫。
折叠药理作用
水煎剂的镇痛抗风湿作用与水杨酸类药物相似.服药后2~3小时发挥作用,其干燥全草每次剂量15-30 克/日,分2-3次口服。水煎剂外用有抗炎、杀菌、收敛创面作用,适用一般疮癣肿毒。
加工炮制
净制将采集全草经漂洗、晒干、切断、除去杂质:
性味归经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肺、肝二经。
折叠功效主治
透骨草
2.舒筋活络,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而肝主筋.故该品具有舒筋活络之功效。对于外感风寒之邪,经气失宣,症见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可选用透骨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之。如《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选用该品,治筋骨拘挛。
3.活血止痛,该品辛散温通,入肝经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对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内外各种疼痛,均可选用该品治之,取其辛温善走,活血利气之功,血气通则不痛。
4.解毒化疹,灵秘丹药笺》曰:"疗热毒。"《杨诚经验方》选用该品,治肿毒初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则用该品,治阴囊湿疹,疮疡肿毒。故可思透骨草治疗疮癣肿毒,阴囊湿疹,一般多煎水外洗。因本药外洗还有引药透入经络、血脉,而祛风、活血、止痛的特点。
鉴别应用:
①透骨草与桑枝;两药均有祛风除湿之功效。但透骨草辛温,能通达四肢阳气,偏用于风寒痹痛。桑枝苦平,能利四肢关节,祛风气,偏用于风邪化热的四肢关节痹痛及中风半身不遂。
②该品与松节两药均有祛风湿、活经络之功效,但透骨草偏用于筋骨拘挛的风湿痹痛。松节偏用于关节屈伸不利或关节肿胀的寒湿痹痛。
折叠用法用量
内服:9-15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孕妇忌服。(《中药志》)
【配伍应用】
1.配附子,附子辛甘性热,祛寒燥湿,偏走肾经,温肾助阳.走而不守,内达外透,升降活络。两药合用,同类相从,相得益彰,肝肾同治,气血皆调。除沉疴,治顽痹尤效。
2.配苍术,一燥湿偏长,一止痛有功。两药相须为用,祛湿止痛,功效大增。
3.配伸筋草,两药合用,治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屈伸不利,肢体麻木,筋骨挛缩,有伸筋透骨之效。
4.配鸡血藤,两药合用,补肝益肾,活血止痛。久痹属虚者最为相宜。
5.配白鲜皮,白鲜皮苦能燥湿,泻火解毒,两药合用,治疗湿疹热疮。燥皮肤之湿,解肌蕴之毒,其效显著。
6.配桑枝,桑枝通达四肢,行经络,利关节,助药力。两药合用,祛风止痛,治风痹最效。
7.配威灵仙,威灵仙通十二经,其性走窜,祛风通络.善治四肢麻木。两药合用。前者温通经络,后者祛风止痛。用治风、寒、湿痹,皆奏奇功。
折叠方剂制剂
透骨草
2.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拘挛(《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该品、制川乌、制草乌、伸筋草。水煎服。 3.治阴囊湿疹,疮疡肿毒(《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透骨草、蛇床子、自藓皮、艾叶。煎水外洗。
4.治肿毒初起(《杨诚经验方》):该品、漏芦、防风、地榆。煎汤绵蘸,乘热不住荡之。
5.治风湿疼痛,筋骨拘挛,肢体麻木(《经验方》):该品、伸筋草、羌活、独活、附子、千年健、海桐皮、红花。水煎服。
6.治顽固风湿疼痛(《经验方》):该品、川乌、伸筋草、骨碎补、全蝎、鸡血藤。水煎服。
7.咽中骨哽(《普济方》):白风仙子研水一大呷,以竹筒灌入咽,其物即软。不可近牙。或为末吹之。
8.小儿痞积(《孙天仁集效方》): 急性子、水红花子、大黄各一两,俱生研末。每味取钱,外用皮消一两拌匀一将白鹁鸽一个,或白鸭亦可,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试净,将末装入内,用绵扎定,沙锅内入水三碗;重重纸封,以小火煮干,将鸽鸭翻调焙黄色,冷定。早辰食之,目西时疾软,三日大便下血,瘸去矣。忌冷物百日。
红花
主要作用
折叠药用
红花(共3张)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辛,温,无毒。
②《汤液本草》:辛而甘温苦。
归经:入心、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成方功能
⑴红蓝花酒方(《金匮要略》),具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功。
⑵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养血,活血,逐瘀。与桃仁、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药等同用。
⑶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
⑷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等。
⑸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⑹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研末撒。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为宜。
用药配伍
⑴用于冠心病,可与川芎、丹参等同用。
⑵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瘀血肋痛,痈肿及吐血而有瘀滞者,可与桃仁、乳香、没药等同用。
药方选录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③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⑦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3][4]
麻黄
折叠处方用名
麻黄(生用,常与发汗解表);蜜麻黄(蜜制,发汗力减弱,长于润肺平喘)。
折叠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折叠麻黄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折叠麻黄应用
1、用于风寒表实证。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善于开腠理,透毛窍而发汗,为辛温解表之峻剂。用治外感风寒,腠理密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以增强解表散寒之功,如麻黄汤(《伤寒论》)。
2、用于咳喘实证。本品主入肺经,辛开苦降,能够宣降肺气,以宣为主,善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凡肺气壅
草麻黄
3、用于风水水肿。本品既能宣散湿邪,又能上开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尿消肿。治疗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水肿、小便不利而兼有表证的风水证,常配伍石膏、生姜等,如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4、取麻黄散寒通滞之功,可用治风寒痹症、阴疽、痰核等证。
折叠用法用量
煎服,2~9g。
本品发汗力强,凡表虚止汗、阴虚盗汗、虚喘等均慎用。本品能升高血压,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折叠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名医别录》:"通腠理,解肌。"
《本草纲目》:"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
甘甘草草
折叠药用价值
功效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7 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8. 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9. 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10. 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11.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2]
折叠药用毒性
久服大剂量甘草,可引起浮肿。有关研究还发现,甘草制剂有损性功能,每天服用28克甘草,可导致男性的性欲降低和其它形式的性无能,停药4天后可恢复。甘草还可抑制皮质醇的转化,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和低血钾症。因此,对于有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及浮肿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