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暴死之谜:一切根源是文忠在严州的一件秘密被朱元璋知道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李文忠突然死亡,年仅46岁。

李文忠原名李保儿,李保保,是元璋的亲外甥。他的父亲叫李贞,母亲是元璋的二姐。12岁母亲去世,在兵荒马乱中跟随父亲到处逃荒流浪。14岁在滁州见到朱元璋,人生旅途发生了根本转机。这时,元璋没有孩子,便把保儿,他的侄子文正、新收义子沐英几个小孩子都看作自己的儿子,并且将保儿改姓朱,取名文忠。当时虽然处在战争环境,几个孩子使枪弄棒,学习武艺,但元璋更加注意让他们读书识字,吟诗作对,学习儒家经典。几个孩子中唯有朱文忠学得用心,后来还专门拜著名学者范祖干、胡翰为师,学习经史与诗赋。在他的幕下经常集中一批儒士,出谋划策,读书论文。李文忠英勇敢斗,又熟知韬略,指挥若定,颇有儒将气质,大将风采。

文忠20岁随邓愈、胡大海率部自宁国攻打严州,随即作了严州镇守,统一指挥浙西防务,并与张士诚部展开了长期的攻防之战。张士诚倾数十万兵力不能越出雷池一步,使元璋免去南顾之忧,而能集中力量与陈友谅西线争雄。

在元璋向张士诚发动全面进攻时,文忠自南向北,攻杭州,下绍兴,抚顺百姓,安定民心。元璋论功加给文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政事。并让他恢复李姓。洪武二年,他以偏将军配合徐达,常遇春北伐,追击元顺帝。在凯旋回师途中,年仅40岁的常遇春在柳河川暴病身亡。李文忠受命接替常遇春副将军之职,配合徐达攻打甘肃庆阳。西进途中,正遇上残元部队包围大同,形势危急。文忠在没有接到增援命令的情况下,当机立断,用灵活机动的战法,大败敌军,斩获数万人。受到元璋的嘉奖。

洪武三年(1370年)北征沙漠,徐达为征北大将军,李文忠已经取代了常遇春的地位,任左副将军,为徐达手下第一副统帅,冯胜、邓愈、汤和都名列在他的后面。根据元璋部署,此次北伐,大将军徐达西出潼关击扩廓帖木儿为一路,左副将军李文忠北出居庸关追击元主为一路。在徐达沈儿峪大破扩廓的同时,李文忠也出师大捷。他克兴和,入开平,趋应昌,俘获元顾帝的孙子买的里八刺以及蒙元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部众五六万人,搜得宋、元玉玺、宝物并无数驼牛马羊。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李文忠进封曹国公,为开国六公爵之一,同时出任最高军事长宫大都督府左都督。这时他只有31岁。

洪武五年(1372年)他与徐达、冯胜兵分三路再次北征。这次只有西路军冯胜获得胜利,中路徐达和东路李文忠都损失惨重。此后,他长期同徐达等将帅一起镇守北疆,屯田练兵。洪武十二年(1379年)初,他曾率沐英等人平定了甘肃洮州十八番族叛乱,而后,为震撼权相胡惟庸,元璋把他调回京城,坐镇大都督府。

元璋对文忠“自幼抚育,视同己子,教以文艺,习以弓马”,“以分则君臣也,以亲则甥舅也,以恩则父子也”,关系亲密非同一般。自从朱文正被处死之后,和朱元璋共患难的亲族只剩下李贞和文忠父子了。在元璋看来,照顾文忠父子,给他们一些补偿,或者稍能安慰他可怜的姐姐在天之灵。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理,他免除了李贞家乡盱眙县的鱼课,在这里不设征鱼税的衙门河泊所,因为李贞曾是个渔民,渔课曾使他的姐姐姐夫—家穷愁不堪。

洪武元年二月,即位之初,追封二姐为孝亲公主,三年后改封陇西长公主。李贞封恩亲侯驸马都尉,文忠封曹国公,并为他们在南京西华门玄津桥边建造府第。朱元璋以及太子诸王经常去府上问候起居。洪武十二年(1309年)李贞病卒,朱元璋封他为陇西王。这种感情自然要推及于他自幼抚养起来而又能征惯战的这位皇外甥。这位皇外甥在实际上已是位极人臣。

在他平平凡凡地位低下的时候,去补贴他,成就他,在他升腾上来不可限量的时候,又去怀疑他,嫉妒他。这并非难于理解。就文忠的才能,作一个大将实在是绰绰有余。元璋的儿子没有一个赶得上他,这一点尤其使他忧心忡忡。“无论怎么说,这个皇外甥还是忠诚的。”元璋总是这样想。但文忠在严州的一件秘密终于透露出来,使元璋的心一下子凉了许多。

文忠在严州时,二十来岁的青年,总帅义子,一方镇守,免不了人人巴结,个个逢迎,有人就引诱他做些不尴不尬的风流勾当。文忠迷上了青楼女子韩氏,就把她接到宅中住宿。这时检校杨宪也在严州,就把文忠这件违犯将令的事报告了元璋。元璋不反对前线将士娶小纳妾,但严禁他们出入青楼妓馆,寻花问柳,以免影响士气,动摇军心,泄露军情。当得知文忠作为前方总指挥公然违反军令时,心里很生气,当即就派人赶到严州,杀了韩氏,并把文忠带到应天问罪。马夫人听说后,劝慰元璋说:“小孩子血气方刚,难免受人穿掇。责骂他几句也就是了。再说,严州地位重要,保儿威震一方,将顺民安,张九四畏服。不可以使大帅威望受损,更不可以轻易更换统帅。”元璋觉得有理,就把文忠训斥了一顿,放回严州继续做统帅。

文忠吓了一身冷汗,虽然被放回来,心里却一直怀着鬼胎,不知哪一天会栽了。因此,总是闷闷不乐。这时,他手下的儒士赵伯宗、宋汝章乘机劝文忠投降张士诚,说道:“这次能够从应天回来,下次再去,恐怕就难得回来了。请将军早作打算。”文忠反复琢磨,觉得有道理,就派赵伯宗等人亲自到杭州与守将张士信联络。伯宗回到严州,报告一切顺利,文忠决计叛降。正当他与郎中侯原善、掾史闻遵道商议投降书信的时候,忽报元璋派特使持书到来。文忠先是一惊,后见是亲笔家书,而特使又亲密和善,便稍稍镇静些。到了集庆,元璋很高兴,询问前方防务,面授攻防机宜。马夫人还召了去,好言劝慰,殷切关怀,让他处处谨慎,安抚百姓。临行,元璋赐给名马,银两,叮咛再三。

文忠回到严州,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既觉得对不起亲人,又怕把此事透露出去,便对侯原善等人说:“我几乎被你耽误了。才此事当如何处理?倘若事情泄露,我有什么脸面见父帅?”侯原善:“大人肯饶了我等性命,尚有个处置。”文忠问:“怎么个处置。”原善说:“只是用个什么法儿让他们两个不说话才好。”文忠领悟。便下帖给赵伯宗、宋汝章,请他们赴宴,灌个大醉,而后遣人用船把他们送回家。船至大浪滩地方,预先安排好人呼船近岸、说大帅还有话交代。待船靠岸,跳上几个壮汉,不由分说就将赵。宋等人捆了,扔进急流中。

正像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十几年过去了,没有什么消息透出,可当文忠越来越显耀的时候,于胡惟庸案的追查中,却暴露出这段历史公案。这使元璋很是吃惊。虽然事情已成过去,但是一个他的亲侄子文正,一个他的亲外甥文忠,都是他一手培养,一手拉扯,都是恩同父子。稍遇风浪,都会离心离德,叛他而去。这叫他怎么不伤感,怎么不疑心呢?他越来越坚信,在权力与政局中,绝对没有信义、仁爱、亲情可言,有的只是权诈和血污。过往历史中,围绕皇位争夺的那些子弑父,父杀子,兄弟相残,亲党诛杀,事例还少吗?他对他的同乡先辈汉高祖刘邦的所作所为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元璋还不便对文忠发作,但心中已相当冷淡。原先对文忠的许多建议都认真听取,以为这都是出自心腹之人的肺腑之言。可慢慢地,凡是文忠说过的话,反倒要琢磨再三,文忠曾婉转劝说:“人才难得,不像路边青草割了再生。请陛下多给人开一条自新之路。”元璋把脸一沉说:“朕知道了。”又一次,文忠劝谏:“陛下鉴前代之失,不准宦官干政,又裁减宦官员缺,真是天纵之圣。但据臣看来,宫中冗员依然过多,有悖于'天子不近刑人’的古训,宜更加裁省。”元璋一听,勃然大怒。不久,元璋派武士闯进李府,将文忠手下的儒士幕僚全部捉去杀了。文忠既懊恼又心惊。他思前想后,忽然想起十几年前严州谋叛的一件阴谋,弄不好是东窗事犯了。越想心里越害怕。洪武十六年(1383年)十二月便奄奄病倒了。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春,病情进一步加重。元璋派太子前去探问,并派遣淮安侯华中督理医生诊断治疗。文忠的病是因惊惧忧郁而得,就是华陀再世药王复生也难望妙手回春了。一月二十七日,元璋亲自去探望。文忠见到皇上驾临,那木然的脸上掠过一层光彩和喜悦。他强打精神,要让人扶起,元璋急忙止住。文忠喘息着,说道:“舅舅,孩儿恐怕难以在舅舅面前尽忠尽孝了。”说罢,那深陷的眼角渗出二行泪痕。文忠又说:“孩儿在严州十年,深得舅舅信任,可孩儿却有一事长时间压在心中,觉得愧对舅舅。”边说,嘴角边有些抽搐。元璋止住了他,安慰道:“过去的事都不要说了。舅舅如果把什么事都记在心上,也成就不了今天的事业。你安心静养吧。”看着文忠虔诚与痛苦的神态,元璋的骨肉天性自然发露,感到不能自持,便急急离开了。

文忠把心底一块石头似乎搬开了,感到好一阵轻松。病情好转,家里人也很高兴,以为是皇上的到来为家里带来福祉。但是谁也不曾想到,就在元璋探视后的第三天,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初一,这位叱咤战场三十年的大将竟然撒手去了。消息传出,举朝震悼。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病情好转之时猝然而死。正在朝野迷惘之际,元璋突然将为文忠看病的医生及其家属一百余口统统处死,并将华中削爵,充军川西建昌卫。罪名是毒死了李文忠。

李文忠到底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毒死的?如果是中毒而死,是不是受元璋的指使?这都成了历史谜团。

这位被削爵流放的华中侯爷是华云龙的儿子。华云龙是跟随朱元璋南下定远的二十四个心腹之一。洪武元年在大将军徐达指挥下北伐中原,遂作了北平镇守兼北平行省参政,洪武三年(1370年)封淮安侯。华云龙坐镇元代旧都,权重位尊,生活奢侈。他搬入元丞相脱脱豪华的府邸,还竟至放胆使用元故宫内皇帝的龙床。元璋因而遣使斥责。自后,云龙便沉溺酒色,不问政事。洪武七年(1374年)六月末,元璋召云龙回南京,六月二十九日死于途中。是惊吓而死,是自裁,是被杀,也都是一个谜。事后,宋濂奉命为云龙作神道碑,写下这样几句话:

“侯从征四方,粗著劳效。初无奇功骏烈,照耀人之耳目,然而封以大郡,赐以封爵,宠恩之加不为不重矣。奈何徇欲败度,绝无忧国恤民之心。乃知往古韩(信)、彭(越)之流,怙功自专,卒致夷灭,皆其自取云尔。”

自古以来,对于没有大奸大恶的人,所作墓志总是扬善避恶。多说好话。这个一向温厚诚实的宋学士给华云龙这样一个盖棺论定,毫无遮掩掩盖之义,而且公然比作被汉刘邦杀死的韩信、彭越,可以推想绝非善终,大约是为元璋所诛杀。不过,云龙的儿子华中还是袭了爵。此次让华中去负责文忠的治疗,生则无功,死则有罪,是不是元璋有意的安排,也只有元璋一个人心里明白了。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胡惟庸案再起风浪,华中则得了个正式罪名:“胡党”,而华中此时早已死在贬所了。

(0)

相关推荐

  • 朱元璋称帝之后,对待自己的哥哥姐姐又怎样呢?

    朱元璋有个很有趣的原名,叫做朱重八,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他叫朱重八啊?其实在元朝只有当官的或者文人,才配有名字,穷苦人家只能按照家族姓氏和一些出生年月或者家族排行来起名,好比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就是 ...

  •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镇守严州时,曾将一青楼...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镇守严州时,曾将一青楼女韩氏留在帐中.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生气,立马派人将韩氏诛杀,然后把李文忠召回到南京问罪.本来朱元璋想着严厉惩罚李文忠,但是马皇后非常爱护这个外甥,连忙从中阻止. ...

  • 李氏名人||受明太祖朱元璋重用的武略将军李文卿

    李文卿(1319-1379) 武略将军李文卿 李文卿字孟九,今中和镇彰佳山村人.少时胆量过人,好习武艺.成年后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深受乡民爱戴.元末史治腐败,政局功荡.至正二十二年(1362)兵乱,为 ...

  • 雍正暴死之谜:到底是病死还是他杀?

    关于雍正,历史上有两大争议,一个是雍正继位之谜,另一个就是雍正暴死之谜.作为从惨烈的九子夺嫡中胜出的皇帝,雍正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为康雍乾盛世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很难想象换另外任何一个皇子会比雍正做 ...

  • 大明王朝之谜--明仁宗暴死之谜

    明仁宗继位还不到十个月就突然死去,只活了四十八岁.史书记载,在他过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处理朝政,但从生病到死于皇宫的钦安殿,前后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后来明人黄景P在<国史唯疑>中提出,明仁 ...

  • 大明红丸案:泰昌皇帝朱常洛暴死之谜

    前言 明朝有这么一个人,他当太子当了将近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啊,可以说担惊受怕,如履薄冰,生怕哪天自己老爹一个不高兴,就把自己这个太子给废除了. 结果好不容易把老爹熬死了,自己当了皇上吧,没过一个月, ...

  • 此人是清末著名思想家, 却因情暴亡, 死因成谜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龚自珍的诗,龚自珍是清朝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梁启超评价他说:"晚清思想之解 ...

  • 托雷死亡之谜,蒙古监国托雷为何会暴死军中

    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想必就不用多说了,他还有一群骁勇善战好斗敢杀的儿子.成吉思汗共有四个儿子,而最疼爱的儿子托雷是他的第四子,所以永远都得不到继承人的权力.成吉思汗的长子在他死之前就已经死了,成吉思汗死 ...

  • 李世民死亡之谜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宋]王安石 隋末时期,由于战争不断,我国的人口锐减,而李世民常年征战,所以深知百姓的疾苦,他非常的希望国家强盛起来,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此,李世民登基以后,时常叮 ...

  • 明仁宗朱高炽死亡之谜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比建文帝朱允炆小了一岁,1424年登基为帝.登基仅仅10个月,就突然暴死,终年48岁,葬于献陵.去世的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处理政事,从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时间不足 ...

  • 李自成死因成谜,直到1980年才露出端倪,一块无字碑为他匡正英名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可称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因为他创造了两个历史之最,一他是最成功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二他建立的"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如昙花一现. 后人对李自成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

  • 这些销量“暴死”的iPhone,没准你也用过

    雷科技数码3C组 编辑丨定西 苹果又栽跟头了. 作为苹果旗下首款支持5G网络的iPhone,iPhone 12系列自去年十月份推出以来就一直饱受用户们的喜爱,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