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音乐静好 岁月悠悠
那是2000年的秋天,中央电视台转播了一场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家殷承宗的钢琴音乐会。当电视画面上艺术家在琴凳上坐定的一瞬间,所有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等待那或快乐,或忧伤,或激昂,或抒情的五彩音符划破寂静的迸发。是什么力量使得整个音乐厅鸦雀无声?是音乐,是音乐无与伦比的魅力。音乐是人类最美的朋友,谁会拒绝她呢?
音乐是人最真挚的朋友,她会伴随你的一生。从婴儿到孩童,从青年到白发,人一天天老了,而音乐却让你永远感觉自己年轻、美丽、漂亮。
音乐是人心灵的财富,她给你快乐,让你激动,使你宽容,伴你成长;她还会常常帮助你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情不自禁间令你兴奋不已……
父亲、母亲那一代人,他们的青年时代是五、六十年代,当时谁家有一台留声机和几张老唱片就已经是奢侈品了。可他们至今对《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仍然情有独钟。那些熟悉而优美的旋律把他们又带回那个难以忘怀的青春年代。当然,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最喜欢、最欣赏的还是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中国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文革时代,取而代之的是“语录歌”和空洞的赞歌、颂歌。优美、熟悉的旋律被人们深深埋在了心底,难以割舍、却又违心地回避它。妈妈就曾见过一个初中学生,硬是把偷偷借来的《外国歌曲200首》手抄了一遍,可见他和他的同龄们那一颗颗激动不已的勃勃之心。被冠之为“黄色”的歌曲就像是透过篱笆的阳光,没有谁能遮掩住它的艺术光芒,摧毁它的生命力,人们在私下里悄然地流传着、蔓延着。
一曲《祝酒歌》宣布了文革的结束;《在希望的田野上》告诉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了;《军港之夜》让人们收起了那些乏味了的热烈“豪情”,开始了“柔情”的抒发;继而《月亮代表我的心》打破了“爱情”禁区,人们可以在歌声中公开地“谈情说爱”。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了音乐事业的发展。盒带录音机的引进和生产造就了中国歌曲的大普及。像是一场生活革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巨大的音乐需求推动了尚不成熟的音带市场,也推动了歌曲创作和整个音乐事业,走在街上,到处可以听到人们舒心的歌声和欢乐的乐曲。
九十年代我国的音乐大门开得更大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歌唱家帕瓦罗蒂、帕尔曼相继走进中国;柏林、费城、施特劳斯……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轮番登上中国的音乐殿堂,真叫国人开眼。
不知是谁又凭空整出个卡啦OK,平头百姓们也能、也敢潇洒它一把了。VCD、DVD……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音乐媒介繁衍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谁都可以把歌星大腕“请”到家里唱“堂会”!音乐已不再只是欣赏了,她真正走进了你的生活,走进了你自己。特别是进入新千年,音乐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令人难以置信地极大地丰富起来,人们也从盲目欣赏转向了理性选择。但无论怎样取或舍,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和某一种音乐形式产生了“恋情”,和某一种音乐风格交上了朋友。
这其实也是时代繁荣昌盛的一种显现,她真正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品味。
音乐真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神而又神,奇而又奇的现象,她既可以强身健体替人医病,还可以修身养性增长见识;她既是一种艺术,又像一种魔力;一声《我和你》竟把人类共同的和谐愿望融在了一起,唱出了世界和平的乐章!
人们喜欢音乐,是因为当她真正走进你心灵时,会带给你快乐,拂去悲伤,让你充满活力,伴你成长。
音乐永远是你、我、他的朋友。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