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阴阳之妙,你得了多少?

王道荃老师介绍太极养生文化
人们总是希冀事物运动的变化发展能够取得圆满的结果。圆满,才能相对地完美无缺。太极拳要求人体的气势必须求达于圆满、无角无棱、无懈可击的境地,且在一举一动之际必须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随着运动的进行,两者不断互相作用、互相交替地变化,使阴阳始终处在它们应处的地位,以符合运动的根本规律。
太极拳是讲究阴阳的,那么阴阳在太极拳中有什么奥妙呢?我们今天看看前辈的论述:
太极拳艺的奥妙就在于:
无论势法怎样变化,自己阴的方面始终不暴露给对方,使对方只能接触我的阳方,而得不到我的阴方,这恰如日光向背的道理一样,阴面始终不会被日光所照到。阴阳体现在内劲的涵义上,又称为“虚实”。
阴便是实,实即是阴;阳便是虚,虚即是阳。要使对方始终只能接触我之虚,而得不到我之实。以虚实体现太极拳艺的奥妙,能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妙境。太极拳运用阴阳的无穷变化作为制人的方法,使拳艺奥妙无穷。不知阴阳,便不知太极。
原来阴阳体现在太极拳的内劲上就是:虚实。无论是行拳走架还是推手技击,都应该藏虚用实,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不明白一招一式中的虚实,根本就谈不上虚实转换,所以练拳之初,还是要处处留心何处为虚,何处为实,这样才谈得上后面所谓的虚实转换。
拳论开篇即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然而这个无极代表什么呢?太极为什么又是无极而生呢?
无极是表示事物的静止状态,没有阴阳之分;太极是表示事物的运动状态,有阴阳二气。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因此阴阳是从无到有的,即由无极至太极。而无极虽然没有阴阳之分,却须是阴阳的混而合一体。太极拳必须在这样的静止状态下,才能进行其特定的运动。
好多人练拳都不会注意预备功的练习,看完这段论述才明白,预备功夫不能省略,要不然太极就没有根了,简单来讲,预备功的目的就是调身、调息、调心,都调好了,再去练拳,这样效果会更好。
由静到动,也就开始了阴阳的运转,这个时候要领悟的就是““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因为太极拳运动始终遵循这一规律:阴阳的对立与统一。
想要做到阴阳的对立与统一,要首先做到阴阳分清,何谓阴阳分清?
太极拳是以内形为阴,外形为阳;精神为阴,气势为阳;刚为阴,柔为阳;静为阴,动为阳;在上者为阳,在下者为阴;在前者为阳,在后者为阴。
有内则必有外。外动是依人,内动是由己。动中又须心静,动中有静,才能动而不慌不乱。动者是气动,是以气推形。气分阴阳,阴者精神贯注,阳者气势腾挪。气分阴阳,太极拳就有了物质运动的源泉;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极之劲既有柔性,又寓刚性。柔而不成无物,刚而不成硬力。如果阴阳不分,便成双重。双重是以先天自然之力去运动,而无灵活变换的余地,势必呆板、滞重,故谓“双重则滞”。
能分清阴阳,再去求阴阳的相互转化,这也是行拳走架所要锻炼的内容。无论是走架,还是打手,虚实之间必须时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转化。走架时,须根据姿势的变换而转换虚实;打手时,须根据对手的虚实而变化自身的虚实。
虚实的转化全在内而不在外;由内才能及外,即所谓“劲由内换”。能转化,练熟之后虚实之间便能转换自如,不论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无不得力。进而使太极拳艺到达神奇巧妙之境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