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范镇和司马光两位大臣,宋英宗还未必能坐上皇位?

原创2021-04-10 21:33·国家人文历史

一般来说,后宫嫔妃与前朝大臣之间很少会产生什么交集。

不过恰恰就在宋仁宗统治末期与宋英宗的统治初期发生了这么两件大事,让反变法派干将们在仁宗的皇后曹氏与英宗的皇后高氏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元祐更化》,国历原创插图。

这两件事一是仁宗立储,二是英宗濮议,既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仁宗一生好色,耕耘不辍,留下了十几个儿女,皇子却只有三位,竟然还都早夭了!因此他晚年时身体每况愈下,宰执大臣们都想让他在宗室中找个人来过继大统。而仁宗却认为自己还有机会,朕还能生!于是从至和年间开始,仁宗便与大臣们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大家却始终无法说服仁宗。最后嘉祐六年,首相韩琦将司马光调入中央,让他知谏院,带着整个台谏系统对仁宗皇帝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强力劝谏,硬是说服了仁宗皇帝,让他点头将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也就是高氏的丈夫——过继了过来,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后来朝中讨论立储功劳时,大家的结论是至和末“范镇首功”、而嘉祐年间宰执们“止用谏官司马光章疏”,算是主要功劳。换而言之,如果不是范镇和司马光,英宗能不能坐上帝位、高氏能不能当上这个皇后,都是未知数。而范镇与司马光,恰恰都是坚定的反变法派。

这事不算完,英宗皇帝继位之后心思活动,开启“濮议”,让大伙讨论要如何称呼自己生父濮王赵允让。司马光和范镇等人此时又极为坚决地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他们认为英宗您既然已经过继给了仁宗,那濮王虽然是您生父,可也与您没什么关系了,因此不可尊称其为“皇考”,只能称其为“皇伯”,强力维护了仁宗的利益,因此在仁宗的皇后曹氏心中又留下了一个绝佳的印象!

所以后来曹氏与高氏始终对司马光这些反变法派的官员关爱有加,多有维护之意。而神宗皇帝死后,高氏垂帘听政,更是马上就想起来了对司马光、范镇这些人,下诏将其提拔重用,让反变法派官员在朝中迅速卷土重来。元丰八年五月底,司马光被任命为门下侍郎,也就是副宰相,而支持变法的首相蔡确则被任命为仁宗的山陵使,暂时离开了中央。六月十四日,司马光上疏要求广开言路,二十六日,又上疏举荐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月,范纯仁、吕公著、吕大防、王存等人也纷纷举荐这两兄弟,苏轼则乘着这股东风,直入云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