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看不懂,信息待整合
几乎每一个要进入菌业的人都喜欢问菇种的前景。
但前景这个事情,却总是比雾里看花还要雾里看花,目前为止,几乎每一篇谈前景的文章都可以有很高的点击率,但最后又几乎是特别无情的出现偏差。
曾经有一个词,叫“珍稀菇种”,现在这个词该过时了,“珍稀菇种”业已退化成为忽悠的噱头,什么菇种在供求关系面前都是平等的,珍稀一说早已成为昨日黄花。过春节的那几天,如果天冷点,平菇10元一斤的故事不是神话,而夏天虽然炎热,金针菇也并不会有什么好行情,怀揣“鸡枞”虚名的长根菇偶尔甚至卖不出香菇的价钱。
中国人做事的邪性,最显著莫过于把产品做烂,喜欢搞数量。 搞数量不错,错的是搞过头了,于是便烂市。谁都明白数量是供求关系的核心,但为什么总是一再重复旧式的故事呢?其实也没有别的,只有三个点出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点是媒体宣传,同时包括政府导向。媒体和官员严格的说都是不懂行的,统计数字在中国都是含水量误差极大的东西,所以,根本就不足为凭。
比如网载一位貌似相当权威的人物刘奇,百度到信息如下:
刘奇,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家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首席专家,现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近几年,在《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发展观察》等报刊杂志发表研究文章百余篇。主要著作有:《三农问策--走出制度困局》、《和谐社会与三农中国》、《中国农村观察:转型之变》、《中国“三农”问策卷一:发展*改革》、《中国“三农”问策卷二:农业*农村》、《中国“三农”问策卷三:土地*农民》、《中国“三农”问策卷四:多功能农业》、《中国改革问策》、《天下家国闻见录》等。(估计人事变动频繁,职务要加一个“前”字)
刘先生4月9日在参加《2016年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十件大事评选会议》上发言,引用了几个几个数据,一个是年产量,3500万吨,另一个是人均日消费量,60g,还有一个是“营养专家”给出的健康标准日食用量,250g。
年产量这事,我们不止一次分析过,含水量太高,但我们没有条件拿出靠谱的统计数字来反驳。不过按照13亿人口人均日消费量60g倒推,应该是2850万吨,但我们知道,要扣除另外一些数据,比如出口量、比如流通损耗(菌类农产品的程度不低)、比如药用菌、还有比如人口真实数据13亿还是14亿,这就比较麻烦了,要么产量不止这么多,要么人均日消费量不足60g。然后拿“专家推荐”的250g人均日消费量去比,那么,这个依据用来看前景,我估计那是说书。人均日消费250g不是做不到,是人受不了,我在梁老师家一次饭局亲眼目睹了一位菌业人士被另一位食品业人士骂的狗血淋头,就是因为这个人均日消费量的争论,虽然大家都息事宁人劝架,但不得不承认那还真的骂对了。一天半斤菌菇,还要不要留点肚皮吃别的?
而且刘奇先生居然还不客气的引用了“五不争”这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实在是哭笑不得。大的统计数字都不靠谱,庞大的国家,各地数据自然更是一锅粥,至于到菇种的数据,那就不是谁敢随便猜测的了,谈前景是没门的。
第二个问题点是一些行业边缘的捞手。我们知道,上游供应商为了自身业务,夸大前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培训班什么的就更加不要说,都是把水说得可以点火的手段。这些毒药,都是药死人不买单的事情。甚至下游加工企业,也巴不得菇品跌价,给新人一点意想不到的鼓励都是不足为奇的。
第三个问题点是当事人。
这个事情真的要好好谈谈不容易,但几乎我接触过的后悔者,无不大骂某些个别的“专家”误导他们。但我开始现在比较不同情他们,不是人家误导你就没有责任的,你自己为什么选择误导者去咨询呢?基本上是因为你已经被官方消息误导了,自己不去识别真伪专家。另一方面,六十多年的一个朝代是怎么干的,你都没明白,还会被一个基本上丧失公信力的政府行为误导,不说是活该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现在很多人进入菌业除开“专家”误导之外,迷信个例也是一个问题,比如一些山区的致富典型,恰恰是因为闭塞,而形成局部的供不应求。可是我们就有一些人会把这个情况解读为“这个菇种可以大上”,最后不仅不能得到预期效果,甚至因为闭塞根本无法销售或者市场成本偏高而难以为继。
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对菌业的技术难度低估,忽略竞争的激烈程度,进入后被残酷现实打得措手不及,头破血流。
而综合这三点,回归总结的事情就是一个,真实可靠的信息没有得到整合与发布,大家都是稀里糊涂过日子,所以菌业的前景也就永远稀里糊涂。
不久前有朋友抱怨扶贫把香菇生产搞乱,我却产生了一个新看法,正因为这样乱搞的后果,也许推动了消费之后,政府行为一撤出,生产规模回归常态,市场反弹,又是一个好行情,也很难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