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木耳制袋套路大pk(之六)
北虽然这一节是计划当中的,但因为有网友已经等不及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决定写详细一点,实际上是也包括了其他菇种的趋势性分析。
上一节讲到东北黑木耳生产除技术本身缺陷之外,还有个致命问题是“将就”,所以我们现在谈出路,也就是谈如何解决“将就”的问题。
虽然窝口法从原理上分析风险大,但只要步步做好,也并不会如现实发生的这么多问题,问题是农户(包括许多巨大的大户),他们既没有具备理论性思想准备,也没有技术实际的足够经历,要想克服这种群体性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分工细化,即把制袋环节专业化。
据了解,在黑龙江许多地方,政府支持了不少菌包厂,从评价政府行为的角度看,这是难得的好事,但好笑的是,这些菌包厂并不受待见。因为没有实地去了解,所以我猜想有如下情况在作怪:
1、价格问题,菌包厂盈利水平定的过高,耳农难以接受。
2、思维问题,小农思想作怪,不能接受制袋过程的合理成本支出(即合理的制袋利润)。
3、菌包厂本身技术存在疑问,污染率高,难以被信任。
4、在原料方面担心菌包厂偷工减料。
但无论如何,以上问题都不是核心,核心是政府行为的可靠性问题,因为类似的制袋专业化在河南许多地方已经遍地开花,其他地方也在逐步推进,按照国外双孢菇的发展看,这个细化分工也是一种大趋势的必然,区别是那是自发的,而黑木耳方面是源自政府意志的。市场的改变,源于供需的自发结合,政府行为即使合乎情理逻辑,也总有突兀之感,所以要磨合到大众接受,还是有一个过程的。政府行为即使是选择正确,也必须懂得恰当的公关宣传,才能把正确的事情正常的做好,这些年政府公信力是差不多被糟蹋完了。
另一个方面,就是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需要对技术的规范化和细节指标进行重新研讨,确保菌包质量。但现在这个工作没人真正去做,菌包厂的设计运行实际上也各行其是,某些获得政府资助的企业与其标榜的能力与实际相距甚远。毋庸讳言,整个东北,活跃的分子都不太靠谱,靠谱的基本上不活跃,曾经有一位很活跃的人士把他在我们江西曾经参加过官方活动也当做能力来吹,这个也太离谱了一些。黑木耳窝口法生产,仅适用于东北和华北部分高寒山区,而且亟需完善规范优化和专业化,这个不能指望政府,更不能指望大专院校和官办科研机构。虽然我也很迷茫,面对目前社会上各种沽名钓誉的活动,无所适从,无从取舍,但仍旧希望类似黑木耳创新战略联盟之类的准民间团体或者有远见的企业家能够挑起这个大梁。
东北黑木耳的后期出耳技术基本上已经足够衔接窝口法形成的规格和季节,这个方面的工作虽然也仍旧有优化空间,但相比菌袋生产,则没有那么紧迫。专业细化分工的菌包生产,也有利于菌种选育工作,如果基本上整体实现,那么菌种的混乱也会得到改观,这些关系到品种产量质量优化的工作,也只有完成菌包规范化生产才能彻底解决。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