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治疡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罗玲,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聘其为博士生指导老师。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委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药专家顾问团成员。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5年,临证经验丰富,完成市级科研课题3项,参编中医论著3部。曾评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天冬15克,玄参20克,玉竹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白及15克,乌梅12克,黄芪15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养阴、生肌敛疮。

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用法:每剂方药加水浸泡15分钟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煎煮三次取汁300毫升,早、中、晚饭后各服1次,日1剂,8天为1疗程。

方解: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中医学中属“口疮”“口糜”等病症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复发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在口腔内浅表呈孤立的、圆形或椭圆状溃疡,溃疡部位疼痛,部分患者有口腔灼热感,病情严重者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发作,久治难愈。本病症是由于心胃有热,气阴不足,阴虚不能濡养,阴虚生内热,虚火灼伤肌肉络脉,气虚不能托毒外出所致。治宜益气养阴、生肌敛疮。方中以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为君药,益气养阴,佐以天冬滋养肾阴,玄参、玉竹、石斛、天花粉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乌梅敛肺生津,佐以生黄芪补气固表,白及收敛生肌,生甘草清热解毒,具有敛疮生肌收口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生肌敛疮之功。

加减运用:口腔灼热感明显者加连翘;口苦者加山栀子;咽部异物感明显者加鳖甲、射干;胃脘胀者加厚朴、莱菔子;脾虚加山药、芡实;手足心热者加地骨皮、知母;气虚有汗者加玉屏风散;阴虚有汗者加百合、浮小麦、糯稻根;舌底络脉迂曲有瘀者,加桃仁、红花;免疫力低下者加灵芝、猪苓。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舌苔厚腻者忌服。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第4560期,2016-09-23。

作者 / 1刘勇 2付玲整理

1重庆市中医院罗玲名中医工作室 2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溃疡散外治口腔溃疡,屡用屡验

笔者自拟溃疡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百余例,屡用屡验,一般用药2~3天即可痊愈,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红枣10枚,青黛、黄连、黄柏、白矾、乳香各10克,冰片5克。

用法:先将红枣去核,再把白矾、乳香填入红枣内,把红枣置文火内烤焦后加入黄连、黄柏、青黛、冰片,共研极细末混均,置于容器内密封。使用时以棉签蘸药面均匀地涂于溃疡面,以覆盖溃疡面为宜,每日3~5次,3~5天即可治愈。

中医认为,因小儿过食肥甘厚味,致心脾蕴热,熏蒸口舌,或复感邪毒,瘀阻气血,腐蚀肌膜,易患本病。本散有清热降火、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祛瘀散结、收敛防腐之功效,局部外用易于口腔溃疡面的粘着和吸收,经临床验证,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可堂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镇北山中医药门诊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