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
古诗词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中国古诗词有很多堪称是人间绝句,字数不多,却能勾勒出无限的意境与感情。
杜牧的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隐者一绝》,便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会制度的诗作。其实这类诗,往往具有机敏的思悟、精警的语言,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从中获取教益或引发共鸣。所以别看杜牧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也只有短短的4句,但它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送隐者一绝》是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写于大中元年(847),当时杜牧正在担任睦州(今杭州淳安)刺史,为了送别一位隐者有感而发。需要注意的是,题中之所以没有写确切名字,是因为杜牧旨在突出隐者这一类人所遭遇的不公道之事,也就是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从而脱离尘世回归到大自然的人。那么杜牧究竟写了什么呢?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首先,诗的前两句“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杜牧便揭示了隐者这一类人所遭遇的不公道之事。它的意思是说,由于没有人帮忙引荐,你只好遁迹云林,远离争名逐利的俗世,结果便是门庭冷落,路上杂草丛生。这两句诗所说的便是唐代不合理的人才引用制度,即读书人想要出仕必须要有人引荐才行,否则便无法出仕。
而深受其害的隐者何其多,即便是有些我们所熟知的诗人也不例外。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表达的便是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意思。再如晚唐诗人罗隐,更是由于无人引荐,加上不合理的科举制度,最终落得个“十上不第”的称号。由于杜牧已是出仕之人,所以这里还包含了他对隐者清心寡欲、品行高洁的敬佩之情。
然后,诗的后两句“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则是杜牧发出的发人深思的议论。即这世间最公道的事,就是每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都要生长白发,这是连公伯王侯也避不开的。虽然杜牧这两句诗多少有点愤懑不平的意味在其中,但是主要还是慨叹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以及抨击了不合理的人才引用制度。
另外,一个“唯”字,说明杜牧实际上是批判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所以不平,这就发人深思了。因为封建社会历朝历代,总有不公道的社会制度,这很难改变,但不可缺少的正是杜牧这样敢于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核心的人。而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它无疑也具有着思考与启迪的作用。总的来说,杜牧的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是发人深思的传世佳作。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