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传(第32章)

第32章 红豆传情

兴宗在家小住几日后,又要启程去长安。一则向姐夫道喜,二则为明年的府试做些准备。临走时,璎珞悄悄递给他一个精巧的木匣。

“兴宗,替我将这个木匣交给摩诘。他见到这个,自然明白。”璎珞一边说着,一边微红了脸颊。

“璎珞,我看我不是红娘,却胜似红娘呐!这不,不仅替你们传书,还替你们传木匣。你们成亲之日,总要拿大海碗敬我几杯酒才好。”

“我们拿大海碗敬你,你自然也要用大海碗敬我们。只怕摩诘还没醉,你就已经撑不住了。”璎珞笑道。

兴宗狡黠笑道:“璎珞,你这还没过门呢,就已经和摩诘兄成'我们’了。唉,有了夫君,忘了弟弟。”

璎珞脸一红,自知失言,只好顾左右而言它道:“你看你,越大越没个正经了。此番去长安,定要用功读书,争取明年能通过府试,让阿爷阿娘高兴高兴。”

“我自然想用功读书,只怕摩诘兄看到这个木匣,定要题诗一首。题诗也就罢了,只是苦了我,又要替他将诗带给你。如此往复,我还能用功读书么?”

不等璎珞回过神来,他就跃然上马,双手合十道:“我只盼着你们早日成亲,我就阿弥陀佛了!”说着,哈哈一笑,策马扬鞭,向长安疾驰而去。

沉浸在甜蜜爱情中的璎珞,并不知道在距离她千里之外的长安城,有个人却在痛苦地喝着闷酒。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王维独自坐在酒肆的栏杆边,喝着一杯又一杯苦酒。胸口,是一阵又一阵揪心的痛。

“如果酒真的是穿肠毒药,就让它穿肠破肚罢,总比这肝肠寸断来得痛快。”王维自斟自酌,一仰头,又一杯苦酒落入喉中。

让他如此痛苦的,不是别的,正是玉真公主让岐王转告他的那番话。

这日午后,岐王派人请他到府中,将玉真公主那番话原原本本、一五一十转告了他。

“摩诘,公主这番话柔中带刚,话中有话,还望你细细思量,好自为之。本王也只能帮你到这了。”

王维明白,事到如今,岐王已经竭尽所能、爱莫能助了。

走出岐王府时,夕阳西下,暮色苍茫。长安街头,已是一片灯火阑珊。王维举目四望,似乎整个长安城,只有他一个失魂落魄之人,孤独地在街头徘徊。

“你就像一块璞玉,需要遇见一个识玉之人,否则,终其一生,你将籍籍无名,碌碌无为,终老乡野而已。”

“我就是那个懂你、知你的识玉之人。假以时日,你自然会明白的。”

“我愿意再给你一点时间,希望你能想明白。”

……

玉真公主通过岐王转告的话,久久回荡在王维耳畔,振聋发聩,句句戳心。

通透如王维,怎能不明白,公主貌似委婉的措辞下,其实暗流涌动、汹涌澎湃。

“公主希望我能想明白,但如果我不愿明白呢?如果我放着公主给的敬酒不喝,公主是否早已给我备下了罚酒?莫非,莫非她会让圣上强行赐婚?”

想到这里,王维不禁不寒而栗。仿佛不远处有一个巨浪正气势汹汹地向他席卷而来,他眼睁睁地看着巨浪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却无处遁逃!

“璎珞,我不是贪图富贵之人,也不怕丢了官职,削官为民。我只怕圣旨难违,纵然有万般不愿,又能奈何?!我死不足惜,但若是伤及无辜,连累你卷入其中,我又于心何忍!且又罪莫大焉!”

王维心如刀绞,抬头望月。他想极力抑制自己的伤痛,但一行清泪,终究顺着脸颊缓缓滑落。在明月的清辉中,他不由想起了璎珞曾经写给他的那句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璎珞,从今往后,你我之间,或许将是水阔山遥。唯愿这轮明月,能替我捎去千里相思,不知你还能听到吗?”

夜已二更,王维带着三分醉意、七分失意,一步一步挪回了家。

快到家门口时,忽然,一个身影蹿了出来。“摩诘兄,总算把你等回来了!我左等你不来,右等你不来,又不知去哪里找你……”原来,兴宗一回到长安,就来找王维,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兴宗,你来了——”王维的声音,似乎透着几许疲惫、几许惆怅。

“摩诘兄,你喝酒了?我还从未看你喝过这么多酒。来,小心,我扶你进屋吧。”

“兴宗……”看到兴宗,王维自然想到了璎珞,刹那间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他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兴宗扶王维落座,给他沏了一杯酽酽的浓茶,然后,从袖中取出一个木匣,递到王维面前。

“摩诘兄,这木匣可是璎珞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务必亲手转交给你的。你要如何谢我才好?”兴宗向来大大咧咧,并未察觉王维的伤悲。

听说“璎珞”二字,王维顿时眼前一亮,就像一个独自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的人,忽然看到一丝亮光一样。他连忙接过木匣,细细抚摸着木匣上精美的花纹,试图从中感受到璎珞的余温。

“摩诘兄,你别光看木匣外面呀,快打开看看吧。”兴宗似乎比王维还心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璎珞究竟在里面放了什么。

王维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洁白如玉的丝帕。展开丝帕,一对惟妙惟肖的鸳鸯跃然帕上。鸳鸯旁边,是璎珞用她清丽的小楷写的一句诗:“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丝帕下面,安静地躺着两颗晶莹光润红豆。兴宗连忙介绍说:“摩诘兄,这两颗红豆是我从岭南带给璎珞的,璎珞很是喜欢。”

王维只觉眼角酸胀,小心翼翼地拾起红豆,捧在掌心。埋藏在心底的刻骨相思,在手捧红豆的这一瞬间,愈发情难自已。

“璎珞,你用红豆告诉我:'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如果有一天,你不曾负我,我却负了你,你会恨我吗?会恨我一辈子吗?”王维用丝帕裹住红豆,紧紧按在胸前,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屋子里寂然无声,兴宗并不知道王维心中的苦,只当是他思念璎珞太甚,有些忘情罢了。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沉默良久,王维平缓了情绪,睁开双眸,哑声道:“兴宗,帮我准备笔墨吧。”

“好。”

王维走到案前,挽起袖口,一字一句地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落款处,王维郑重地写下了“璎珞卿卿如晤”。

“摩诘兄,想不到一颗小小的红豆,在你笔下倒成了最好的爱的象征。此诗字字珠玑,读来语近情遥,堪称绝句中的上品,妙!”

情到深处人孤独。兴宗的赞许,并未减轻王维此刻的伤悲。他放下笔墨,动情地说:“兴宗,我自愧不如璎珞,或许也只有这首诗,才能对得起璎珞对我的深情了。”

兴宗看王维今晚言谈举止完全不同于往日,心中很是疑惑,但又不好明问,只好收起平日的随意,不好再戏谑什么了。

这晚,兴宗安歇后,王维却毫无睡意。他独自在皎洁的月光下,久久凝视着那对明媚动人的鸳鸯和两颗晶莹剔透的红豆,在心中暗暗许下誓言:“璎珞,无论命运如何弄人,我的心,定不会负你。”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世事无常,人生无奈。他或许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无论他的人最终能否和璎珞走到一起,他的心,早已给了璎珞。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未完待续)

《王维传》全部连载

王维传(第一章)王维传(第二、三章)王维传(第四、五章)王维传(第六、七章)王维传(第八章)王维传(第九章)王维传(第十、十一、十二章)王维传(第十三、十四章)王维传(第十五章)王维传(第十六章)王维传(第十七章)王维传(第十八章)王维传(第十九章)王维传(第二十章)王维传(第二十一章)王维传(第22章)王维传(第23章)王维传(第24章)王维传(第25章)王维传(第26章)王维传(第27章)王维传(第28章)王维传(第29章)王维传(第30章)王维传(第31章)

(0)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王维传(第九章)

    第九章 璎珞是她 "摩诘,我刚听说祖六病逝了,这是真的吗?"这日,王维好友裴迪急冲冲地来到云来客栈. 裴迪是关中(今陕西)人氏,在家中排行第十,人称十公子,和王维同年.他和王维.祖 ...

  • 王维传(第一章)

    缘起: 近日读<旧唐书.王维传>,偶得"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一句. 颇为心动. 继而查阅<新唐书.王维传><唐才子传.王维>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