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票房“高空跳水”,竟是由于这四大弊病?
本文原题:《地球》票房“高空跳水”,竟是由于这四大弊病?
有一说一,《地球最后的夜晚》没拍好的几点理由
《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之后引发的舆论风潮终于要过去了。今天我们也不说其他了,只谈谈电影本身。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个人在二刷完这部电影之后,依然有着最初的观影感受,那就是这是一部创作失败的文艺片。
具体理由如下:
气息不足。
电影看完之后,这种电影自身的气息瞬间就会向人袭来,一下就感受到了这是一部好电影,还是烂电影,或者是平庸之作。
《地球最后的夜晚》看完之后,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冲击力,明显感觉到这部电影气息不足。
主题浅薄。
《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结构上花里胡哨,但是故事依然能够想明白。想明白之后,发现这个故事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深刻的主题。
只不过讲了一个中年男人对往事的追忆,并且在回忆和梦境里完成自我救赎,和曾经的爱人亲人得到了和解。
形象单薄。
电影其实和小说一样,都是讲故事。既然是讲故事,要么故事主题深刻,发人深省;要么人物形象丰满,闪闪发光。
好多好多的电影,你可能以前记不起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你一定会记得里面的人物。
《地球最后的夜晚》用复杂前卫的结构讲了一个简单故事,刚开始还容易被绕进去,等看明白发现这个故事里什么也没有。
故事的主题不够深刻,人物形象应该丰满吧。
《地球最后的夜晚》里人物形象丰满吗?
一点也不丰满。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配角,老陈演的左宏元一首《坚强的理由》一唱完就完了,关于这个人物其他的信息只有旁白里的只言片语。
还有李鸿祺饰演的白猫就更惨了,对着镜头吃了三分钟苹果,完了就没了,就只剩一张遗照了。
两位主角也没有多么的吸引人,也是犹如烟花一般,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其实他们两位都是有故事的那种人,但就是没有表现出来,没有让观众感同身受,没有和观众产生共情。
举个反例佐证一下,毕赣导演的处女作《路边野餐》里的男主老陈就和观众产生了共情。
当他犹如野鬼一般在凯里的风光里游荡时,慢慢漂泊,慢慢追寻,往事一幕一幕涌上心头,观众也明白了,原来老陈心里放不下是对亡妻的思念。
当这种思念之情到达了极点,导演就安排老陈现场唱了一曲《小茉莉》,听者无不为之落泪。
就这样老陈一下子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人物形象也一下就丰满起来了。
我们再来反观《地球最后的夜晚》里两位主角,又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汤唯演的万绮雯是个十足的渣女。
她出道伊始是一个歌厅的歌女,然后被人贩子买给了左宏元,后又利用黄觉饰演的罗纮武在电影杀死了左宏元。
然后罗纮武逃亡缅甸,万绮雯独吞了左宏元的财产,选择了出嫁老实人,并且在旁海的加油站旁边开了一间旅馆。
十二年后,罗纮武因为父亲的去世重回凯里,意外的情况下有了万绮雯的线索,然后一路找上来,找到了野柚子歌厅,并且在旁边的电影院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罗纮武又意外地遇见了早年间离他而去的母亲,他成全了母亲,放开了母亲,而和万绮雯只不过又是一次偶遇罢了。
就是这么一段故事,就是这么两位主角,你让观众如何去入戏,又如何去共情。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说,电影不一定要讲故事,电影不一定要塑造人物形象。那么我问你电影不讲故事,不讲人物,还能拍什么?
拍气息吗?
拍天意吗?
世界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早年间拍了一部《帝国大厦》,全片将近8个小时,却只有一个镜头,那就是把摄影机对准帝国大厦,拍风动云动,拍灯光星光。
这是电影吗?
这当然不是电影了。
当然了,用这个例子对比毕赣的电影有点牵强附会,有点不太合适,毕赣的电影是有故事的,有逻辑的。
逻辑混乱
但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很显然叙事结构错乱之后,导致剪辑也有些错乱,剪辑错乱之后自然就会有些逻辑不通。
《地球最后的夜晚》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里面又分为现实和回忆两个部分。
现实部分里是罗纮武缅甸归来寻找万绮雯一事,而回忆部分里则是十二年罗纮武和万绮雯的爱情往事。
然后这两条线一起向前发展,交叉剪辑,如果是同一时空中这肯定没什么问题。
但是,一个是现在,一个是十二年前,如果采用交叉剪辑的话,在叙事上自然就会有一种错位感。
这种情况的话,一般的做法,肯定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叙述插叙出十二年前的往事。
比如,完全可以让罗纮武和狱中的邰肇玫通过对话,讲出万绮雯的人物背景和他们的爱情往事。
逻辑混乱,形象单薄,主题浅薄,气息不足,一部电影丢了这四大件,你还是什么个电影。
丢了这四大件,其他好的坏的都是细枝末节的东西。符号化的东西再多又有什么用,长镜头再牛逼也没有什么用。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这一次毕赣失手了,但我们仍然应该有耐心期待这位艺术之子的下一步作品。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