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失去知觉,夏天冻死人的失温比你想象的恐怖
那什么是“失温”呢?
为什么冰天雪地里面都不失温,这个一边跑步不是会很热么?怎么还能失温呢?为什么攀登珠峰零下几十度都不失温呢?失温是不是就冻死了呢?
现在就来解释一下大家的疑问:
首先失温就是核心温度在37度以下了,35度的时候,全身颤抖,说不出话,手已经不太能做动作了,33度已经意识不清了,30度的时候就濒死了。但是湿温不是冻死,发现的及时还能救。
失温,其实就是人体核心温度的下降,和体表的手脚的下降不同,指的人的大脑和心肺温度的下降。
我们知道人体有非常强的调节能力,在寒冷天气下会优先保障重要器官的供血。比如肌肉颤抖收缩啊,加强心肺脑的血流量,拼命的消耗糖原来产生的热量。
但是如果温度下降过快,人体产热能力不足,即使有这些机制核心体温还是保不住。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要有防寒装备,人体产热的速度大于丢失热量的速度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短裤短袖的运动员,突然降温,暴风骤雨,快速带走体温,在很短的时间内核心体温保不住。这时候你再去跑步刺激也没用,流汗只会让体温更快流失,甚至喝烈酒什么的都没用。
这时候唯一有用的就是降低体温下降的速度,比如用保温毯包裹,或者找地方御寒。
而且这个反应要很快,如果慢了你已经全身颤抖,没办法做动作了,失去自救的机会了。所以就出现很多运动员,想要下撤的时候,手脚已经不听使唤了,撤不下来了。
还有哪些情况会失温?
最常见的就是突然冬天突然落水,这时患者体温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虽然保住了破碎的甲板,但是依然会在快速流失体温,慢慢地抖动,说胡话,昏迷,最后才死亡。
有些落水者,即使打捞上来,由于全身湿透,核心体温骤降依然是保不住。这时候立刻脱去潮湿的衣服,擦干身体,换上衣服,再来个火堆或者空调,才是最有效的救治方法。
被冻死前会脱去衣服,微笑着死亡?
救援人员发现很多被冻死的人居然会面带微笑。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如此。在法医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反常脱衣现象”,指的是那些冻死的人,很多时候会将自己的衣服脱下,赤身裸体并且面露微笑地死去。
当体温降到30摄氏度以下时,四肢血液减少,血液涌入大脑保证脑部供血充分,即便如此体温也维持不住了。
这时候,人的血管开始自暴自弃,放弃抵抗了。四肢血管收缩不动了,内脏核心器官的血又流到四肢。血管的血流量突然增加,大脑认为:暖和了,没事了!
此时皮肤将这个热信号传递给了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下丘脑发出错误指令,让大脑产生一种浑身都很热很温暖的错觉,这才使人脱衣服并且面露温暖的微笑。
但其实,这个阶段人已经逐步迈入死亡,当温度继续降低,下丘脑将会衰竭,呼吸和心跳将会停止。
失温如何救治呢?
比如我们在对于脑损伤的患者会进行亚低温治疗,这时候需要极其严密的监护,并且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
而野外重度的失温患者,的确很难救治。目前有研究表明只能延长生命,很多器官已经无法恢复。
但是对于轻度失温,的确需要专业的急救。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尽量找到温暖的环境并且核心部位复温,例如脖子、腋窝、腹股沟。这时候不能加热太快,如果太快,四肢的血管开放,大脑又会混乱,让血液流到四肢,重要脏器突然失去血液,导致休克。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知识,有时候患者出现四肢僵硬,这在常识中,人就是死亡了,但是在低温环境下,低温反而会保护大脑和内脏,让死亡过程变得相当缓慢,短时间进入了类似“动脉的状态”。所以对于冻得冷冰冰的患者,判断死亡必须要判断大动脉搏动,比如颈动脉,有时候一分钟心跳只有几下,这时候患者都没有死亡。只有温暖的尸体,才代表着死亡。
最可怕的还是这种超级马拉松,普通马拉松是平地42公里多,即便这样也经常有人猝死。而这种超级马拉松赛事本身的设计就是各种挑战极限。比如就有100公里跑,200公里,400公里;12小时,24小时跑。赛事都不是平地,会选择山地、高海拔,越野,疯狂增加难度,甚至选择往无人区跑。
而我的老乡也是据传在这次赛事中遇难的梁晶,此前完成过85小时,跑完400公里,难以想象,85小时不睡觉你能做到么?何况是跑步?
所以,这其实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极限运动,即便不是这次极端天气,很多时候有个别人员遇难一点也不少见。所以,这不是一般的锻炼身体,而是一些人寻求灵魂的洗礼,即便跑完之后都要立刻住院观察或者治疗一段时间。
所以我说的是,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赛事主办方肯定需要承担责任。
但是,需要明确并不是主办方做了准备就安全了。
善泳者溺,善骑者坠,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永远要保持一种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