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孟慈母
芒孟慈母
周朝时期,魏国有一位叫芒卯的人,他的妻子不幸早逝,留下了五个年幼的儿子,没有母亲依靠。芒卯心疼孩子小小年纪丧母,无人照料、管教,于是又继娶了孟阳氏为妻。
孟阳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品性善良,为人端正。在她嫁给芒卯后,勤于操持家务,得到了邻里的称赞。后来,孟阳氏相继生下了三个儿子,如此,除了日常打理家务外,她还需照料八个孩子,颇为辛苦。
自从生下了三个孩子,孟阳氏并没有偏爱自己的孩子,反而对他们管教十分严格。相反的,孟阳氏对前妻的五个孩子关怀备至,尽量给他们最好的照顾。平常,在给前五子吃的、用的、穿的、住的各方面,不仅无所欠缺,还都优于自己的孩子。
比如,芒卯若带回一些好吃的食物,在分给孩子们时,孟阳氏总是将好的留给前妻的五个孩子,自己的孩子则是吃较不好的,或是哥哥们挑完剩下的。起先,孟阳氏会教导自己的孩子说:「要先让给哥哥们吃,哥哥大,弟弟要尊敬哥哥。」久了之后,孩子们也习以为常,遇到好吃的东西,自然地让给哥哥们,或是请哥哥们先吃。
在衣服上,孟阳氏的孩子,常常是穿前五子穿完的旧衣服。若是逢年过节,有裁制新衣,孟阳氏总给前五子裁剪好的布料做衣裳,自己的孩子则会穿得比前五子差些。
诸如此类的照顾,不胜枚举,然而,前妻的五子自打孟阳氏嫁过来后,对她便很排斥,不愿意接受这位「母亲」,对孟阳氏也很不孝敬。
因为不喜欢孟阳氏,五子便时常做一些不好的事来惹孟阳氏生气。然而,孟阳氏每次都能安忍下来,并不动怒,也从不跟丈夫埋怨什么,一如既往地善待他们。
孟阳氏如此勤苦持家,细心照料前五子有好些年,前五子却依然对继母很不孝顺,从来不肯听孟阳氏的教导,甚至经常顶嘴,有时还不搭理孟阳氏。后来,五子长大了,经常跑到外面去,结交一些不好的朋友,品性越来越差。孟阳氏见到五子如此放任,很是担忧,生怕孩子们学坏,多次耐心善加劝导,可前五子都不愿意接受,甚至认为孟阳氏故意找自己的不是,不要她来管。
孟阳氏见五子不愿意接受劝导,便在自己房里暗自落泪,为不能教好前妻遗子而深感愧疚。然而,纵是五子不能孝顺,甚至忤逆她,孟阳氏也依然尽心照料他们,尽自己为人母的一份爱心。
五子们因屡教不改,常常外出惹事,终于,第三子为非作歹,犯下王法,罪当处死,被抓了起来,关进监牢。芒家得闻此消息,顿时一片惊慌、混乱,每个人都焦急万分,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孟阳氏一听三子犯下死罪,一阵震惊,内心又是酸楚又是悲痛,差点昏倒过去。前妻四子此时也是六神无主,相拥而泣,悔不当初没有听从孟阳氏劝导,直至今日,三哥犯下死罪,真是追悔莫及!
自此,孟阳氏为救三子,忧愁不已,每日吃不下,睡不着,一直挂念着。天天,她晚晚地睡,又早早地起来,为三子的事日夜奔走,求告官门,希望三子能得赦免死罪,保住性命。如此整日忧伤、思虑、奔波、劳累,使得孟阳氏在短短时间内便消瘦下来,腰围减了一圈。
有人见她如此伤心劳力,不由得为她心疼起来,劝她说:「那些孩子对你不好到了极点,何必再为他们辛苦奔走,忧伤恐惧成这样子呢?」
孟阳氏却坚定地回答说:「假使是我的亲生子,即使不爱我,我也要救他的灾祸,除去他的祸患,又怎能对前房之子不管不顾呢?他们的父亲,因为他们年幼丧母,孤苦零丁,才娶我来做继母。我嫁来后,自然就要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对他们。为人母若不能爱她的孩子,算得上慈爱吗?只亲爱自己的骨肉,却偏背前房的孩子,怎合乎仁义啊?不慈爱又无仁义,将要如何立足世间呢?他们虽对我冷漠,我又岂能忘记道义?」
于是,孟阳氏更加尽心竭力地为三子申冤控诉,再苦再难,她也无所退惧,到处奔走求告,跪地求救。其他四子看到继母如此辛苦奔波,很受感动,不禁落泪痛哭,悔恨当初的不孝。
官吏们见孟阳氏这样为继子劳累奔走,不计身命,都感动不已,便呈报给魏王。魏王听闻后,也备受感动,想不到身为继母竟能如此爱护前妻的孩子,很赞赏她的美德,说道:「能有慈母像这样,岂不能宽赦她的儿子吗?」因此下令免去三子的死罪。为表彰孟阳氏的慈爱,魏王还免去芒家一家的徭役。
这个消息传来芒家时,芒家上下一片惊叹、欢喜,都佩服孟阳氏的慈爱救了三子。而当三子被释放回家后,得知继母为救自己竟日夜忧愁,四处奔走,内心很受震动,马上给继母跪了下来,痛哭流涕,深切忏悔以往不孝的罪过。其他四子见到时,也纷纷向继母跪下,痛自悔过,企求孟阳氏的原谅。
孟阳氏见五子回心转意,不由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一安慰,请他们起来。从此,五子与继母便变得十分亲近,不但对孟阳氏像母亲般的敬爱孝顺,还很照顾关怀三个弟弟,而且,对父亲也更为尊敬,芒家上下一片和睦,一片亲爱。
孟阳氏此后更是尽心教导八子,用礼义来引导他们,使他们都能学习圣贤之道。八个孩子也很能听受孟阳氏的教导,认真努力,最终,都做了魏国的大夫、卿、士之官,各自有所建树,功成名就,得到当时人们的一致称赞。孟家此时,也显出了前所未有的兴旺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