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

双相情感障碍并不可怕,只是精神医学的治疗思路错了。人同时要吃多种神经兴奋剂和神经抑制剂。大脑成了各种互相矛盾的化学品的战场。时间越久,大脑的伤害就越大,大脑也就越不容易脱离药物的控制。要想彻底摆脱药物,治好双相,首先要明白双相的生理原因,找到导致双相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然后对症下药,彻底解决。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过去被称为躁郁症。简单地解释就是人的思维和言谈举止交替出现过度的兴奋、激动(躁狂)和倦怠、压抑(抑郁)。本质上就是抑郁症反复发作。和其它精神疾病类似,双相也是主观分类和评判,没有现代医学意义的客观诊断标准。实际上所有人的思考做事过程都是在重复兴奋-疲惫过程。这个过程是否过度则主要依据社会文化、家庭环境、与他人的比较和个人的主观感受体验。即使是电脑打印出来的白纸黑字也和普通医院血液化验单的性质完全不一样。因为情绪波动、主观体验的难受程度和持续时间等与个人的体质、营养、教育程度及语言表达、行为举止的社会道德有关,极难制定客观、科学的标准,家人和旁人的观察更是盲人摸象。

评判双相的依据主要是人过去最兴奋和最疲惫不堪时人的言谈举止和想法。比如某天人愤怒地把碗摔了,把家人打了,这算是躁狂。某段时间他又觉得生活没意思,不想活了,赖床,就是抑郁。至于人为什么会摔碗打人和想死,精神医学的分类标准里是不考虑的。这种只看症状不问原因的分类导致人一旦被贴上双相的标签,那么人只要亢奋或者郁闷,就有可能怀疑是双相发作。

因为没有诊断的科学基础,所以精神病的治疗主要根据医生的经验和各种理论假说,以消除症状为主。躁狂可以用抑制神经的药物,抑郁可以用让神经兴奋的药物。双相是既躁狂又抑郁,两种作用相反的药物很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在兴奋和抑制两极中波动。所以双相通常是经过不断试错后多种药物一起使用。有些治疗师会一开始就用上多种药物,先消除极端的躁狂和抑郁症状。而且以抑制神经兴奋为主,毕竟人们宁可接受“安静”而非“亢奋”。

躁狂-抑郁循环能否不需要药物来打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兴奋-疲惫是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过程。只要防止人兴奋过度,大脑及时得到营养和休息,就可以避免出现过度疲惫。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防止人出现废寝忘食或者少食少睡。相对困难的方法是防止人出现长期失眠或者睡眠时依然处于兴奋状态(多梦)!

大脑兴奋意味着消耗更多的高级营养。失眠意味着大脑兴奋过度。所以解决大脑过度兴奋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不是个人依靠意志、观念、某些行为停止兴奋,而是摄入足量的高级营养,维持大脑的正常工作,防止兴奋耗竭大脑营养。人之所以从正常的兴奋变成躁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导致大脑失控。躁狂又会过度消耗大脑营养,直到大脑营养逐渐耗竭,进入抑郁阶段。中医用气虚血亏解释了这种现象。

双相中的抑郁和重度抑郁一样,都是大脑缺营养导致的大脑耗竭的症状。它们的区别是重度抑郁是大脑长期缓慢进入耗竭阶段,大脑已经回天乏力。双相则是在进入耗竭前大脑顽强抵抗,强行刺激大脑工作,表现为亢奋和躁狂,类似于垂死挣扎,直到耗竭大脑的最后一点营养。然后突然因为某件小事垮掉,出现重度抑郁。亢奋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抑郁就会越严重,自杀越有可能发生。因为他们会觉得再也不能重复其亢奋辉煌阶段了。有些人在长期抑郁之后经过休息和药物之后出现亢奋,也可能被诊断成双相。因此会加上抑制神经的药物,基本上一生走不出抑郁了。

张晓平:心身健康管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美国精神卫生咨询师协会、中国精神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会员、世中联中医心身医学委员会、中医心理学委员会成员。著有《生活在家庭、婚姻、爱情的三维空间里》、《和谐心态是金》、《积极调整心态》。他和团队创立的家庭入住式青少年大脑异常治疗方法和成年人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治疗方法等已经被世界心身医学大会、国际整合医学大会、世界行为医学大会、美国大脑健康咨询师协会年会上接受作为壁报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