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水浒之二十——《水浒传》小说研究中的“通作者之意”

《水浒传》小说研究中的“通作者之意”

《忠义水浒全书发凡》中有这样一段话:“书尚评点,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得则如着毛点睛,毕露神采;失则如批颊涂面,侮辱本来,非可苟而已也。” [i]《水浒传资料汇编》把这一段话放在明人袁无涯名下,并且注明:“此文原未题作者,这里根据袁中道《游居柿录》题为袁无涯。”严敦易先生[ii]在《〈水浒传〉的演变》一书中认为,这是明人杨定见所作。

杨定见是明代文人,李贽(卓吾)的学生和忠实崇拜者、追随者。李贽需要《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进行研究,杨定见全力以赴地四方搜求,将《水浒传》各种版本汇集于李贽居住的麻城龙湖书舍,供李贽评点。李贽离开麻城时,把自己评点过的《水浒传》交给杨定见保存。

李贽去世后,杨定见为了使恩师的真知灼见永久流传,于万历三十六、七年间亲携李贽评点的《水浒传》稿本,来到江浙,与吴县县令陈无异(麻城籍)、小说家冯梦龙、出版商袁无涯、许自昌诸人商议刻印出版事宜。刻印出版工作十分仔细,“相与校对再三”,“精书妙刻”,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刻印出版的《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问世,杨定见亲自为之作序,世称杨定见序本。它是明清时期《水浒传》流传本中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一种版本。这个出版过程在杨定见的《忠义水浒全书小引》[iii]中有一些记载。

如此看来,刻印出版《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是由杨定见发起并作序,由出版家袁无涯刻印。《忠义水浒全书发凡》是附书之作,内容共计十条,主要是介绍《李卓吾评忠义水浒全传》一书的体例、特点、立言宗旨等等。这些话,出自杨定见或者袁无涯,皆有可能,然而出自杨定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袁无涯以最早刊刻百二十回本《水浒传》(有时简称“袁本”)著称。袁无涯是当时苏州重要的出版家,其书坊名为“书种堂”(戴望舒记为“书植堂”),主要的刊行书籍包括公安三袁的大量集子(书中常有“门人袁叔度无涯校梓”语),以及在古典小说史上地位颇为重要的百二十回本《水浒传》,此书成为后世被称为《水浒全传》的各种本子的主要蓝本。

我觉得,这一段话确立的 “通作者之意”,这个评点原则非常重要。他告诉我们,评点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通作者之意”,了解作者创作时“是何心胸”,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发表议论。有了“通作者之意”作基础,你的评点才可能“开览者之心”,让人看了能够受到启发。这样的评点才会使原著“如着毛点睛,毕露神采”。离开“作者之意”,去胡乱推测、臆想,得来的东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作者创作的本意,胡说八道,就可能“如批颊涂面,侮辱本来这样的评点,既可能给原著带来损害,“侮辱本来”,也使自己的评点文章“如批颊涂面”,不堪入目。

关于“通作者之意”,我们可以从水浒故事的流传过程来了解。在比较早的水浒故事中,有三个“三十六人”。从《宋江等三十六人画赞》到《大宋宣和遗事》,再到《水浒传》小说中的三十六天罡星。从传写宋江故事的李嵩、王称,到画赞宋江等人的龚开,再到施耐庵、罗贯中,他们都是宋、元年间人,他们传写宋江故事的写作宗旨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思想倾向被明代文学评论家李卓吾先生称作“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也”。[iv]

那么,作者“愤宋事”,具体是指的什么呢?李卓吾先生说:“《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至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雀,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也。”这一番话道出了水浒故事写作的历史背景。

《水浒后传》的作者陈忱对于“作者之意”也有深刻的论述:“《水浒》愤书也。宋鼎既迁,高贤遗老,切实于中,假宋江之纵横,而成此书,盖多寓言也。愤大臣之覆,而许宋江之忠;愤群工之阴狡,而许宋江之义;愤世风之贪,而许宋江之疏财;愤人情之悍,而许宋江之谦;愤强邻之启疆,而许宋江之征辽;愤潢池之弄兵,而许宋江之灭方腊也。”[v]陈忱先生所说的这六个方面的“愤”,概括了《水浒传》小说的创作意旨。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如果我们承认这个道理,那么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就是民族与国家灵魂。李嵩、王称、龚开、施耐庵、罗贯中,他们都是有良知的作家,他们虽然生在北宋以后,但是他们都在反思北宋亡国的沉痛教训。

清人王望如认为《水浒传》小说“作者之旨,不责下而责上,其词盖深绝而痛恶之,其心则悲悯而矜疑之,[vi]亦有关世道之书,与宣淫导欲诸稗(bài)史迥异也”。[vii]这也是“通作者之意”。“世道之书”是用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水浒传》小说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北宋亡国的历史教训的。

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说:“宋代外敌凭陵,国政废弛,转思草泽,盖亦人情。”[viii]这里说的也是《水浒传》小说的“作者之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浒传》是以北宋宣和年间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经过反复的民间流传、积累、加工,所形成的一部文学巨著。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后被人改名为《水浒传》、《忠义水浒传》等。《水浒传》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东都事略》等讲史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民间说书人口口相传,最后集大成而成为小说的。

高尔基说,文学是一个民族情绪的历史。《水浒传》小说反映的是两宋灭亡之后,元明期间我国中原农耕民族的亡国之痛和复国之望。这种“民族情绪”通过民间流传而积累,逐步成为经典小说。

北宋于公元960年立国,于1126年为金所灭;南宋在苟延了一百多年后,于1278年为元所灭。宋、金、元,在当时人的概念中是各自不同的国家,从1126年到1278年,大宋国为金、元所灭,宋国人成了亡国奴,这一段历史就是所谓的“夷狄处上中原处下”。

关于这一点,年轻的朋友可能缺乏深刻的体会。我们不妨以日本侵略中国做比,日本仅仅是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河山,抗日战争也仅仅是打了十四年,这就已经令我们与日本之间的仇恨至今难忘。那么,北宋与辽、金,南宋与元之间的灭国之恨又该如何呢?北宋覆灭后,南宋在苟延残喘之余还苦思恢复之计;南宋覆灭后,这种希望成为泡影;元朝统治下的中原农耕民族,已经沦落为名副其实的亡国奴。公元1341年,元朝结束了在中原地区六十多年的统治,紧接着明朝立国,中原农耕民族又恢复了以汉族为主的国家。从北宋覆灭,到明朝立国,这期间经历了二百多年。北宋的失国之恨,南宋的恢复之望,元朝亡国奴之苦,明朝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原之欢乐,这些民族情绪,表现在民间流传,表现在文人笔端,可谓千言万语。《水浒传》小说就是这些民族情绪的表现。

《水浒传》小说作者的“民族情绪”,在“征辽”故事[ix]描写中有比较集中的表现。宋徽宗时期,国势衰弱,不可能有所谓的“破大辽”的胜利。那么,《水浒传》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要杜撰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呢?依我之见,这后面隐藏着一个中原农耕民族的心结,那就是愤于以往的“夷狄处上中原处下”,心有不甘,痛定思痛,来一点阿Q精神,写出一个心中向往已久的胜利场面。这就是李卓吾先生所说的“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x]清人陈忱所说的“盖多寓言”;今人鲁迅所说的“造野语以自慰”。[xi]小说作者正是通过这个历史上子虚乌有的“破大辽”来追逝悼亡,来怀念故国,来发泄亡国之恨。

研究、评点《水浒传》小说,在“通作者之意”方面,先贤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要做到“通作者之意”,就要深入了解《水浒传》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关于“通作者之意”,水浒故事最初的传播者如李嵩、王称、龚开、施耐庵、罗贯中等人自不必说,他们都是有良知的作家,他们虽然生在北宋以后,但是他们都在反思北宋亡国的沉痛教训。后来的如李卓吾、杨定见、袁无涯、陈忱、王望如等诸位先生承前启后,深入发掘,使《水浒传》小说的“作者之意”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

现在我们研究《水浒传》小说,一些专家、学者结合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来“通作者之意”,也收获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如张国光先生的“两个宋江”;张锦池先生的“以忠义人的胸襟写忠义人”;佘大平先生的“忠义水浒论”

我觉得锦池先生的《<水浒传>考论》以考据的方法研究《水浒传》小说,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为著作的宗旨,认真探索小说作者创作的“初心”,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搜寻。[xii]

对于《水浒传》小说研究中的见仁见智,锦池先生认为:说《水浒传》是“诲盗”之书,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说《水浒传》是“弭盗”之作,或是“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都只是着眼于作品的客观效果的某些片段,而非作者始料所及。

这一段论述中的“非作者始料所及”,道出了问题的关键,这里说的就是小说作者创作的“初心”。《水浒传》小说作者创作的“初心”是什么?我们无法去问施、罗二位,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去寻找他们创作的“初心”。

“通作者之意”,是评点一部文学作品的基础,也是评点的基本原则。离开“作者之意”,去胡乱推测、臆想,得来的东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而“侮辱本来”。

在当今的《水浒传》小说研究中,有为数不少的异想天开,更有一些凭空臆造。他们脱离小说的文本去自说自话,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在研究小说而非创作小说,他们完全不顾作者创作的意旨,只顾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语不惊人势不休。

文章千古事,书中有知音。打油一首,献给各位朋友:

汉书下酒敬贤婿,水浒把杯觅一心。

百事同德如故旧,千年不遇似知音。

仰天呼啸同悲切,伏案长歌共咏吟。

学海书山千百度,灵犀一点万般亲。


[i].见袁无涯的《忠义水浒传全书发凡》引自《水浒传资料汇编》第133页。朱一玄 刘毓臣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ii].严敦易 (1905~1962)江苏镇江人。曾从事银行、保险工作。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上海分会会员。1951年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部编辑。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历史小说《杨贵妃》,专著《〈水浒传〉的演变》、《元曲斟疑》,注释《警世通言》,校勘《古今小说》等。

[iii].参见《水浒传资料汇编》第187页。朱一玄 刘毓臣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iv].参见李卓吾的《读<忠义水浒传>序》。

[v].参见陈忱的《水浒后传论略》。

[vi].见清人王望如的《第五才子书水浒序》。矜,音jīn,怜悯,怜惜。

[vii].“稗史”(bài),记载民间逸闻琐事的书。

[viii].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ix].见百回本《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至第九十回。

[x].见李卓吾(李贽)《读<忠义水浒传>序》。

[xi].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xii].见张锦池所著《<水浒传>考论》,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一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