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父母》| 真真解读
关于作者
加藤谛三,1938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养学部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硕士。现任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6年11月获日本政府授予“瑞宝中绶章”。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帮助你终止家庭创伤的疗愈手册。作者加藤谛三用丰富的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了“长不大的父母”的形成原因和心理构造,并提出了终结这一恶性循环的有效建议。
核心内容
解读将从三个问题来为你讲述本书核心内容:什么是“亲子关系颠倒”,为什么有的父母会把孩子当做父母?看似温顺的乖孩子,为什么长大后变得非常易怒?如何才能终止这种家庭创伤?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真真。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长不大的父母:如何终止家庭创伤》。
在很多家庭中,亲子关系看上去很亲密,孩子非常懂事。但实际上,父母可能存在一些强势操纵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想法。比如父母会习惯性打击孩子自己的想法,比如父母会按照自己的心意替孩子做选择,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逆来顺受,非常乖巧听话,是外人眼中的“好孩子”,形成了一种父慈子孝的家庭幸福的假象。
本书作者,日本社会学家加藤谛三,认为这种家庭模式是很多家庭创伤和童年阴影的原因。他认为,父母操纵孩子,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权威,恰恰相反,是因为这些父母他们没有长大,还在依赖孩子,他们需要孩子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在孩子那里,他们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尤其是认可和服从,这种父母就是“长不大的父母”,而这种现象,被称为“亲子角色颠倒”。
这种强势的父母,他们通常是小时候没有被父母疼爱过的人。即便长大了,他们身上还是会残留着为所欲为的欲望,总想受到瞩目,成为人群的焦点。他们的内心依旧是一个爱撒娇、缺乏责任感且依赖心极强的小孩。因为成年人的社会无法满足他们的幼儿式愿望,于是他们将这种对关注和爱的欲望投入到事业上,执着地追求名望和地位。如果他事业不成功,无法在成人世界里获得赞许,他们就会把伴侣和孩子当作日常负面情绪的宣泄口。将自己想要撒娇的欲望投射到亲子关系中,让孩子做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一种隐形的精神暴力的影响下长大,他们也没有察觉到自己一直在遭受攻击。
如果一个家族是贫穷的,人们能够通过教育和工作,提升收入和社会地位,让家族摆脱贫困。但这种“亲子关系颠倒”的创伤是隐形的,如果没有人意识到它,这种创伤会在家族中遗传下去。如果一个家族一代一代都在重复类似的不幸,究其根源,可能就是“亲子角色颠倒”。
从这本书的副标题能看出,这本书的定位是一本帮助终止家庭创伤的疗愈手册。但如果你成长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你仍可以借这本书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关系,思考我们童年的经历是如何影响我们今天的人际相处方式,甚至是我们自处的方式。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分钟里,我们将分别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认识“亲子角色颠倒”的成因和影响。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你是一个亲子角色颠倒的受害者,你该如何治愈自己?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亲子角色颠倒”?为什么会出现“亲子角色颠倒”的情况?
加藤谛三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比如一个孩子想买什么东西的时候,母亲便对孩子说:“我都已经给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了,你还想要吗?”其实,这位母亲买的不是孩子需要的东西,而是她想买给孩子的东西。母亲在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不考虑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而是买东西的行为能让她反复自我确认“我是个尽责的好妈妈”。再比如,如果孩子说自己不舒服,不想去上学,这位母亲就会很不开心,然而一家人一起去看足球赛的时候,她却可以毫不犹豫地给孩子请假,她会说:“因为孩子高兴,才带他去的。”其实,是这位母亲自己想跟孩子一起去看足球赛,她将这称为“团圆之乐”。问题是,追求团圆之乐的是渴望爱的母亲,而不是孩子。只有当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一致时,这位母亲才会对回应孩子的需求。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这个母亲生长在单亲家庭里,不曾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乐过。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父母,就利用经济上、肉体上、心理上尚无法自立的孩子来疗愈自己过往的心伤。这样,孩子不再是孩子,父母才是那个需要安慰的孩子,孩子是他父母的父母,照顾大人的情绪,这就是典型的“亲子角色颠倒”。因为身处弱势,孩子比起父母,更像是一个无力反抗的“布偶玩具”。布偶玩具不会向人提任何要求,人可以把自己的所有愿望都投射在布偶玩具身上,而不必担心布偶反击。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有向有母性的人寻求爱的基本需求,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如果一个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缺乏关爱和倾听,就会跟在父母身后不停地要求父母满足他们。如果孩子对爱和安全感的基本需求持续匮乏,会导致他的心理年龄迟迟不能长大。如果就这样早早成了别人的父母,那么他就会利用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来满足对爱的基本需求,把孩子当做父母,颠倒了亲子角色。
具有“亲子角色颠倒”的人有三大特征:
首先,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往往都非常“欺软怕硬”。他们很难和他人平等真诚地相处,不是被别人欺负,就是欺负别人。
加藤谛三讲了一个他经手的案例,一位母亲对于那些对她态度恶劣的人,比如丈夫,这位母亲都会采取服从的态度,并且不停地“内罚”,不停地责备自己“都是我不好”。但在面对女儿时,这位母亲会不停地“外罚”,不停地责骂对方,女儿如果有一句话不带敬语,她就会大发雷霆。
爱欺负人的人,往往曾经被欺负过。这位母亲童年时被她的母亲抛弃,寄养在姨妈家,所有人都告诉她,她是一个多余的人,活着就是给别人添麻烦。她的内心积攒了许多恨意,却无处释放,如果她反抗,就会被赶出家门。于是她只能被迫接受身边的人的观点,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麻烦,是一个不知好歹的人。成年后,她终于自己生活了,内心又充满了孤独感,孤独感压抑了她内心的恨意。当她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孤独感被排解了,压抑多年的恨意忽然得以释放,丈夫是比她更强势的人,于是她只好把恨意释放在弱小的女儿身上。女儿如果不夸奖她的饭做得好吃,她就会摔门离去,把自己锁在屋子里。而她心中想的却是“快来给我道歉啊,快来哄哄我啊”,她的想法和行为互相矛盾,这是典型幼儿的心理。
这里,我们暂停一下。请你试想:如果这真的是一个孩子,一个温柔的妈妈会怎么做呢?是不是会说:“宝宝,快来吃饭吧。你不在,妈妈自己一个人吃饭好没意思啊。”这样给个台阶下,小孩子就会乖乖过来吃饭,不再赌气。问题是,她的女儿不是温柔的妈妈,而是一个同样需要关爱的孩子,她当然不懂母亲的行为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妈妈是脾气很差的人,渐渐地就疏远了母亲。
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这位母亲很过分。但实际上,人总是把自己经历过的一切,都在他人身上重演,不论好的还是坏的。如果这位母亲在童年时期没有被母亲抛弃,而是生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被爱环绕,常常在父母面前任性撒娇,父母也能给她包容,她长大成人了以后,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她也能温柔地倾听孩子的撒娇,给孩子很多爱。
第二,颠倒亲子角色的人总是和他人比较。他们极度渴望关注,金钱和权力。
这种父母往往表现得很贪婪,总是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把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满腹怨言。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他们都缺少“这样也挺好”的平和心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失了爱这个基本需求,满足了需求的人,心态会变得柔和。童年时缺爱的人,长大后会不择手段地满足对爱的饥渴感。比如和并不喜欢的人谈恋爱,来打发空虚感。他们得不到喜欢的人的爱,于是他们就恨着喜欢的人。可是,一个怀有恨意的人是无法坦率地去爱的。心怀恨意与对爱饥渴,就是“恨与空虚感”,这是一种自我疏离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如果得不到父母的爱,也得不到爱情,他们会不断追求名望、金钱或者权力来获得补偿性满足,即使搞垮健康也无所谓。注意,这和深思熟虑的事业理想的动机绝不相同,他们追求名望和权力,只是因为他能因此受到瞩目。
加藤谛三认为,童年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男性,长大后也会存在恋母倾向。除了赚钱,还会试着配偶身上寻求补偿性满足,把自己的配偶当作代理妈妈。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他们需要能够无止境地赞赏他们的女性,需要一个能够安慰自己的女性,需要能像母亲一样保护他们、养育他们的女性。如果无法获得这样的爱,他们便会陷入轻度的焦虑和抑郁。
假设他不能如愿以偿,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就只剩下孩子了。就像怀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喜欢顺从自己的女性,讨厌有自我主张的女性,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也讨厌有自我主张的孩子。可能孩子仅仅是想要父母平等地对待,父母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懂事”。
这就引出了颠倒亲子角色的父母的第三个特点:颠倒亲子角色的家庭的父母会让孩子牺牲自己的未来,来成全一种所谓美满幸福的家庭的假象。
他们会对孩子传达“成功是无谓的,只有家人的爱才最重要”这种令人窒息的价值观。事实上,是他们在成人社会里失败了,因为不愿承认这一现实,便拿爱和家庭来当幌子,这样的父母其实是不相信家庭和爱的。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能力用在自我实现上,他们只会利用孩子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他们始终依恋着孩子,仿佛离开了孩子就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并不关心孩子是死是活,孩子想做什么,因为离开孩子,他们就再也没有释放情绪的途径了。
说完了“亲子角色颠倒”的父母,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亲子角色颠倒”家庭中的孩子是怎样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干涉,孩子会心生恨意;而如果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则会对爱产生饥渴感。最糟糕的情况是,双亲里,一位对孩子不闻不问,一位又对孩子过度干涉。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即便被父母无休无止地虐待、压榨,孩子还是想要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好爸爸、好妈妈”。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就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无法获得父母的宽恕,他们必须一边承受父母在他们身上的发泄,一边相信“我是被父母爱着的”。因为这套逻辑是矛盾的,他们被迫相信他们潜意识里其实并不相信的事情,所以他们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进而无法真诚地表达自己,摧毁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这些孩子,长大后多数会和自己的孩子重演当年父母和自己的故事。
在童年时期,这些孩子往往非常乖巧懂事。这些“好孩子”在家里通常担任着情感垃圾处理场的角色,沦为家人固定的负面情感发泄口。
家庭是给每个家庭成员庇护的地方。当家庭成员产生了消极的情绪,疏导情绪的工作应该由家里最成熟最强大的人担任,比如父母这样的家长。家长能够帮助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梳理内心的冲突,体恤孩子的心情。这会让父母成为一个称职的家长、温柔的领导者、家中的顶梁柱。但如果是最弱小最容易受伤害的孩子,那么那个孩子则会沦为“情感垃圾处理场”。
这个“好孩子”要不停地看父母的脸色,负责倾听父母的抱怨,忍受父母的毫无预兆的责骂,谁有了不好的情绪,都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对他发脾气,因为他的职责就是成为牺牲者。更可怕的是,所有人都以牺牲那个孩子为前提在生活,大家对此心知肚明,但个个都在装糊涂。不仅仅在家庭里,任何团体里,一群狡猾的人当中,如果有人总被评价为“好人”,那个人也往往是牺牲者。
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他们为了让父母高兴,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一直撒谎。明明是自己讨厌的东西,他们却会看父母的脸色,说自己很喜欢,又或者将自己觉得美好的事物说成是无聊的东西。时间长了,他们便不再觉得自己在撒谎,丧失了自身的情感。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成人,也会是一个禁不住威胁的人。只要有人比他强势,他就会马上抛弃自己的情感,附和他人的想法。要知道,孩子不是负责为父母填满欲壑的人。孩子无须被迫按照父母的要求理解父母的感受,不必被迫做出超出自身成熟度的事情。只有当一个人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不会感到安全受到威胁时,他才能真诚地表达。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当然也曾经被父母责骂过,但是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怒意背后的父爱和母爱。
不仅是家庭,在任何团体里,如果大家一起说某个孩子的坏话,排挤某个孩子,不明真相的人会觉得是那个孩子不对。人们把怒意释放在他们身上,但怒意不会凭空消失,他们的怒意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然积攒成一个庞然大物,储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离开了那个环境,这些储存的愤怒一旦被刺激,就会喷涌而出,他很容易被冒犯,渐渐地,他就被群体边缘化了,在社交中成为“那个麻烦的人”。
除此之外,有的时候,父母还会强迫他们:“你必须成为一个这样那样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父母想成为而不能的人。从未有人允许他们做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的自己,总是不完美的,是不能令父母满意的。
加藤谛三说,如果说“无父无母”是一无所有的“零分状态”,那么“亲子角色颠倒”就是“负分状态”。这些孩子不仅从未受到父母的鼓励,还不得不去鼓励父母,在最应该吸收爱的滋养的年纪里,被吸干了,却被周围的人误解成“备受宠爱”,斥责这个孩子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多事的孩子。所以,在“亲子角色颠倒”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得不承受四面八方涌来的痛苦。
一些家族一直不幸,仿佛血液里流淌着争吵的诅咒,这可能就是“亲子关系颠倒”代代相传的结果。那么,如果你发现自己就是“亲子关系颠倒”的受害者,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你一定要克服“亲子角色颠倒”对你的影响,把它终结在你这里。不只是为了你的下一代,更是为了你自己。
如果你是父母,你要明白的是,孩子并不会因为被过度宠爱而变坏。在育儿过程中,父母要学会闭上大段说教的嘴,多听孩子诉说,才是和孩子交流的重点。当你的孩子表达和撒娇时,满足孩子的需求才是正确的做法。孩子们通过在父母面前自吹自擂,满足了自恋情结,自恋情结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才能获得心理层面上的成长。
父母不应在孩子面前强调自己有多么辛苦,不应在孩子面前自吹自擂。还得让孩子赞叹附和道:“爸爸妈妈好厉害呀!”一旦孩子成为了倾听者,育父育母,他的自恋情结就错过了消失的机会,他可能直至80岁都是一个自恋者。由于童年没有人关注他,他只好关注他自己,给他人的爱却很吝啬,他会极度在意别人是否喜欢自己。因为他自己身上并没有多余的能量,只能自顾不暇地抱紧自己。
如果你是孩子,具体如何自愈呢?最重要的就是离开控制你的父母。同样地,依赖孩子的父母,也要学会离开孩子。孩子们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跟喜欢的人表达自己的看法,体察和觉知自己细腻的感受,在他人人云亦云的时候,冷静地问问自己真实的感受。
另外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意识到人和人的不同,学会享受人与人的不同。加藤谛三在书里,给出了自己对幸福的定义。他认为,人如果无法认同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便无法获得幸福。幸福就是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包括你的相貌、能力和认知。不管你的样貌如何,你的能力如何,你能否变得更好,你都欣然接受这样的自己。人如果能接纳“真实的自己”,那他便是幸福的,他在人际交往中就能与人真诚地表达自己,如此,幸福才能在一个人身上循环起来。人一旦开始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吐露真心,那幸福便会离他越来越远。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社会地位多高,只要他能说的真话越来越少,没有可以吐露真心的对象,那他就是不幸的。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或许取决于他的能力,但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则取决于他有没有不勉强自己的心态,取决于他能否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就挺好”,认同自己、宽容他人,这就是幸福。
好,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到这里就基本为你讲完了,总结一下。
本书作者加藤谛三认为,人们常会把父母对孩子的依赖误认为是爱,这种所谓的“爱”会让孩子一生都心灵痛苦,进而传递给孩子的下一代。这种现象,被称为“亲子角色颠倒”。最可怕的是,父母和孩子却都往往不知情,父母意识不到自己在虐待孩子,孩子也认为父母很爱自己。
最后,我还想跟你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感受。我有幸成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解读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可贵的新视角,就是:即使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他们也需要成长。我的妈妈不是书中那种“长不大的父母”,她给了我无限的包容和温柔。但是在我的小时候,她对我非常严厉,甚至因为我的谦让和不爱争抢而生气。她隐隐忧虑自己事业的进步缓慢,是由于自己羞怯内向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是源于姥姥姥爷没有给够她足够安全感。十几年间,妈妈一直在努力成长,不断推倒过去的自己,她的成长速度一直宛如青少年一样,她现在是一个开朗快乐,事业非常成功的女性,她也不再要求我了。
有一天,妈妈和我在肯德基里吃饭,旁边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儿童乐园玩得很开心,他只穿着袜子从乐园里跑出来,在餐厅的地面上大声笑着跳舞,脚底板都是黑黑的。周围的客人感觉被打扰了,纷纷侧目皱起眉头。妈妈却用非常温柔的目光看着那个小男孩,说,“你看,他多开心啊。如果你小时候这样,我现在绝对不管你。就让你赤着袜子脚,在地上玩个高兴。”
我当时没能搞清楚妈妈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来,那个瞬间,其实正是妈妈意识到自己成长的瞬间。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差点就错过了这个美好的瞬间。能够见证妈妈的成长,能够和妈妈一起成长,对我这个女儿来说,是无比美好且重要的事情。父母曾经也是孩子,也许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也许是一个迟迟没能长大就匆忙为人父母的孩子。不管年龄是八岁还是八十岁,每个人都要不停成长。而所谓成长,就是在和世界相处的时候,获得心得,并且赋予自己变好的能量。显然,这条路是不会有尽头的。你想怎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呢?你又能为你的父母做些什么呢?如果有下一代,你想成为怎样的父母呢?期待你的留言。
撰稿、讲述:真真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