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步先一六、食古期乎能化 裁制贵乎因时 ——柳宝诒学术思想探微

一六、食古期乎能化 裁制贵乎因时 ——柳宝诒学术思想探微

柳宝诒是清代杰出的温病学家,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尤为深邃,擅于运用扶正托邪之法。他治学崇尚实际,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在温热病的辨证中,不拘泥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某种辨证方法,而是以六经辨证为基础,把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辨证体系;对伏气温病的证治,既注意到扶正托邪法的运用,更能权衡邪正斗争的态势,立方虚实兼到。兹分别探析如次:

治学注重实际 反对食古不化

祖国医学发展到清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已相继建立,标志着温病学说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生于清末的柳氏,却依然注重以六经辨证作为基础来辨析证候,其故就很值得探究。从《静香楼医案·序》中,可以看出先生绝不是食古不化的守旧派。他谴责当时医林之弊端:“窃念近时医学荒废,其简陋剽袭,毫无心得者,无论已。间有钻研古籍,不知通变者,动辄以仲景为家法,而咎今人不能用古方,目为庸陋。”指出:“古方今病,往往枘凿不相入,执而用之,偾事者多矣。”尤在泾对仲景之学能深入堂奥,而立法用药,又不蹈袭成方,柳氏推崇备至。“食古期乎能化,裁制贵乎因时。”柳氏提出的这一治学主张,即是其生平毅力之所注。有了正确的治学主张,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他注意六经辨证,而六经辨证的具体内容又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大大超过了仲景时代的范围,反映了一代医家的不断进取精神。

柳氏对伏气温病学说的研究,上溯《内》、《难》经义,出入于喻嘉言、吴又可、张璐、蒋问斋诸家之间,颇多心得。喻嘉言《尚论后篇》将伏气温病分为三例: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一例,谓寒邪之伏于肌肤者;以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为一例,谓寒邪之伏于骨髓者;以冬不藏精,冬伤于寒为一例,谓内外皆受邪,如伤寒两感之证。如此分门别类,似乎条分缕析,殊不知医学并非文学,理论贵切实用。如冬不藏精者,体虚而已,岂有必病温之理?此条经文,必须活看。柳氏云:“惟冬伤于寒故病温,惟冬不藏精故受寒。”体虚易于感邪,感邪方可发病,理固如此。且“所受之寒,无不伏于少阴,断无伏于肌肤之理”。他一针见血地批评喻嘉言“在作文则为高手,而说理则未必皆能精确矣”。凡文章无裨实际者,终不过书生空发议论而已。

强调六经辨证 兼赅卫气营血

所谓伏气温病,实际上是泛指一切邪热自内达外的热性病。尽管柳氏所持的伏气温病说至今还有争议,但具有这类性质的温热病是客观存在的。在他看来,其传变方式主要是邪伏少阴,随经发病。由于证候纷繁复杂,如果仅仅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就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理,更不能把握疾病发生、发展、传变、预后的全过程,而六经辨证的优点,即在于斯。

柳氏认为:“凡外感病,无论暴感伏气,或由外而入内,则由三阳而传三阴;或由内而达外,则由三阴而外出三阳。六经各有见证,即各有界限可凭。”(《温热逢源》)这和柯韵伯所谓“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赅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伤寒论翼》)之说是一脉相承的。他批评吴鞠通主三焦立论之不当:“殊不知人身经络,有内外浅深之别,而不欲使上下之截然不通也。其上焦篇提纲云: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试观温邪初发者,其果悉见上焦肺经之见证乎?即或见上焦之证。其果中下焦能丝毫无病乎?”(《温热逢源》)其片面性显而可见。客观地说,叶天士、吴鞠通均是详于新感温病,而略于伏气温病的。

运用六经辨证为基础来辨析证候,治疗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试观《柳宝诒医案·伏温》王案:“寒热早晚间作,胀闷呕恶,邪由少阳阳明而发”,取葛根、黄芩、黄连、青蒿、豆卷等表里两解。此案如用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析,属气分病。但如何清气?必然要落实到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上来。“寒热早晚间作”,是邪郁少阳;“胀闷呕恶”,是热伏阳明、胃失通降之征。柳氏用葛根、芩、连以清解阳明;用蒿、芩以和解少阳;用豆卷以助葛根透邪。法从仲景而来,而用方则不为仲景所拘。再如“伏温”门郭案,乃“伏温内发,三阳受病”,分析道:“形寒壮热,有汗不解,小便梗痛,太阳病也;寒热往来,每日数次,目眩头痛,少阳病也;舌苔中一块干燥起刺,根苔带浊,腹痛拒按,阳明病也。”三阳合病,其治疗则遵仲景法,以“阳明为重”,故“先从阳明清泄,二经兼参可也”。方取小承气汤加知母、山栀、鲜生地(豆豉同打)、木通、茅根。推究方义,小承气汤伍入知母,一下阳明腑实,一清阳明经热;山栀、木通以导手太阳小肠经之湿热下达;茅根具升发之性,清透少阳之邪;鲜生地与豆豉同打,在育阴中寓透邪之意。此案证治,本于六经证治的大法,选药精审,无懈可击,足堪师法。

事实上,强调以六经为基础来辨证,并联系与之相关的脏腑来分析病机,就不能不涉及卫气营血与三焦。这就说明,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的延伸与发展,绝不应当把两者割裂开来。如前所述,伏气温病乃是邪热自内达外的热病,所以他更多地从营血取法。他常取鲜生地与豆豉同打,鲜生地与薄荷同打,在清营泄热中,兼有疏散之意,和叶氏“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意同。在伏温兼夹新感时,柳氏还有鲜生地与苏叶、玄参与桂枝同用的方法,前者是疏卫清营,后者是滋肾清温,兼开大阳。这就突破了“转一境用一药”的藩篱,与一般温病家之扼守旧章,是大相径庭的。

擅用扶正托邪 立方虚实兼到

扶正托邪之法,源于《伤寒论》,仲景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达邪,即开其端。柳氏洞明奥义,在实践中观察到伏温重症,若少阴阴阳虚衰,不能鼓邪外达,多易昏陷致变。指出:“尝读喻嘉言《尚论后篇》少阴温病,凡正虚不能托邪者,必用麻附细辛汤,以温经托邪,其用意仍不免偏于伤寒一面,但寒伤人之阳,温病烁人之阴,而其为正虚邪陷则一也,仲景既立助阳托邪之法,以治伤寒;从反面推想,岂不可用助阴托邪之法,以治温病乎?”(《柳宝诒医案》)他用鲜生地与豆豉同打,即是助阴托邪的具体体现。不仅如此,他从阴阳互根的特性出发,对阴伤及阳、邪机深伏之候,巧妙地运用附子汁拌生地,于育阴中助阳化气,在热病中果敢地运用扶正之法,特别是从益肾着手,激发人体的正气以抗邪,见解独特,值得深刻领会。

笔者认为,柳氏治温热病,最精妙之处,还在于运用补托一法的同时,权衡邪正盛衰,把握疾病发展的态势,损有余,补不足,立方虚实兼到。例如“伏温”门左案,既有脉细弱不鼓,足冷无汗,耳聋神躁,时复昏倦等肾虚不能托邪之象,又有邪热乘脏气之虚,窜入阳明、厥阴之征。斯时先生一面温经托邪,一面清肝导腑。曾取大生地(附子汁拌)、玄参、豆豉、茅根以扶正达邪;丹皮、山栀清泄厥阴;生牡蛎镇肝潜阳,以防风动痉厥之变;瓜蒌皮(玄明粉化水拌)、枳实以夺阳明之实;洋参、石斛以益不足之胃阴。在扶正中达邪,在泄热中存阴,既治其已病,又从六经传变的客观规律出发,预防变端的发生,立方甚为周密。在他所立的以扶正托邪为基础的方剂中,有加羚羊角、钩藤等兼以清肝熄风者;有加柴胡、黄芩、鳖甲等兼以和解少阳者;有加大黄、枳实等兼下阳明腑实者;有加大黄、丹参、丹皮、桃仁等兼以疏导瘀热者;随证发药,不一而足。总之,某经有虚则补之,有实则泻之,有热则泄之,有瘀则导之,风动则定之。又往往是两法或数法并用,补虚夺实,务求其平。前辈医家,如许叔微、张景岳等,在治正虚伤寒时,均以扶正为主,或先扶正后达邪,柳氏治伏温重症,审时度势,在一方中兼顾虚实,病证不同,用方立意亦殊。

在研究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能否统一的今天,柳氏的经验是不无借鉴之处的。

(原载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