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安危第二十五原文翻译

安危第二十五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一爱一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

危道:一曰,断削于绳之内;二曰,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五曰,危人于所安;六曰,所一爱一不亲,所恶不疏。如此,则人失其所以乐生,而忘其所以重死。人不乐生,则人主不尊:不重死,则令不行也。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一爱一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左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饥寒去衣食,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此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一性一剖背。以诈伪为是,天一性一为非,小得胜大。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

译文:

使国家安定的方法有七种,使国家危乱的途径有六种。

安定的方法:一是赏罚根据是非;二是福祸根据善恶;三是生死根据法律;四是人贤和不贤是实际存在的,但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五是愚和智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根据别人的诽谤或赞美来确定;六是衡量事物有客观标准而不凭主观猜想;七是守信用而不欺诈。

危乱的途径:一是砍削木材偏到准线以内,即循私枉法;二是任意裁决,不依据法令;三是用别人的祸害谋划;四是用别人的灾祸取乐;五是危害别人的平安生活;六是喜欢的人不亲近,厌恶的人不疏远。如果这样,人们就失去了乐于生存的前提,失去了害怕死亡的条件。人们不乐于生存,君主就受不到尊重;不害怕死亡,法令就不能实行。

假使天下人都能在法令范围内充分发挥智慧和才能,在法令范围内竭尽力量,用来打仗就能取胜,用来治国就能安定。太平社会使人乐于生存去干好事,一爱一惜身一体不做坏事,小人少而君子多。所以江山长存,国家久安。在狂跑的车子上不会产生孔子那样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会产生伯夷那样的廉者。所以法令就是国家的船和车,平安时智慧和清廉的人才能出现,危乱时争夺和贪鄙的人就会蜂起。所以给国家带来安定的法律,像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一样,是不用命令而自然需要的。先王把法令书写在竹帛上,它的道理顺应了客观规律,所以后人都能信服。如果让人们去掉饥寒时吃饭穿衣的自然需要,即使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做不到;违背客观规律,即使沿用先王之道也行不通。强制人们去做勇士也做不到的事,君主就得不到安宁。君主以永不满足的贪欲去搜括已被搜括尽的民众,民众就会回答说“再也没有了”;民众一无所有,就会轻视法令。法令是用来治国的,一旦被轻视了,君主的功业就不能建立,名声就不能获得。

听说古代名医扁鹊疗治疾病时,插一入刺骨的刀子;圣人挽救危国时,进献逆耳的忠言。刀子刺骨,所以身上一时疼痛,自己却能得到长远好处;忠言逆耳,所以心里暂且难受,国家却能得到长远利益。因些,危重病人从疼痛中得到好处,勇一猛刚毅的君主为得福不怕进言的逆耳。病人忍住疼痛,所以扁鹊能竭尽技巧;君主不怕进言的逆耳,就不会失去伍子胥那样的忠臣;这是长治久安的方法。生病了却不能忍住疼痛,扁鹊的技巧就无法施展;危险了却害怕进言的逆耳,圣人的忠心就无法进献。这样一来,长远利益就不能传留后世,功名就不能永久建立。

君主不要求自己像尧,却要求臣下都像伍子胥,这好比巴望殷人都像忠直的比干那样,都像比干那样,君主自然就不会有什么过失,臣下自然不会背弃君主。君主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下面又有田成子那样图谋篡权的臣子,还要巴望他们都像比干,所以国家得不到一点安宁。假如圣君被废,暴君得立,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发挥长处,却要时常为短处所忧虑。失掉了长处,国家就建不起功业;拘束在短处里,民众就不再乐于生存。用没有功业的国君驾驭不乐于生存的民众,这在全国百姓中是行不通的。像这样的话,君主就无法役使臣下,臣下就无法侍奉君主。

国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国家的存亡在于君主是徒有虚名还是握有实权,而不在于臣属的多少。所以,齐国是大国,但由于名不符实,君主在国内被架空了,名位和实权都已旁落,所以臣下得以篡夺君位。桀是天子,但没有是非观念;对无功的人给予奖赏,使阿谀奉承的人凭着欺诈手段得以尊贵起来;对无辜的人横加刑戮,使驼背的人因为先天不足而被剖背。把欺诈当成正确的,把大生缺陷当成错误的,所以小商得以战胜大夏。

明君巩固内部政权,所以不会被别国所灭亡。如果国家内部治理得不好,却又不被别国所灭亡的,从来不曾有过。所以周朝夺取殷朝的政权,就像在庭院内捡到别人的东西一样容易。假使殷不在朝廷上丢失了什么,那么周人连殷境内的一根毫一毛一也不敢觊觎,何况敢于改变君位呢?

明君的治国原则是适合法制的,这种法制适合民心。所以,贯彻法制,国家就能治理好;脱离法制,民众就会思念。尧和当时的国民并没有订立牢靠的盟约,但治国原则能够行得通;舜没有立锥之地留给后代,却结下了恩德。能够把古代尧舜作为榜样来确定治国原则,并把恩德永久留传给后代的君主,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0)

相关推荐

  • 韩非子050五蠹第四十九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一兽众,人民不胜禽一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

  • 《韩非子》卷48八经8主威诗解功名赏罚依法主威

    <韩非子>卷48八经8主威诗解功名赏罚依法主威 题文诗: 君行义示,则主威分,君慈仁听,则法制毁. 民以法制,而畏君上,而君上则,以势卑下, 故而下肆,很触荣于,轻君之俗,则主威分. 民之 ...

  • 《韩非子》卷25安危诗解1法合人情为是去非

    <韩非子>卷25安危诗解1法合人情为是去非 题文诗: 安术有七:一曰赏罚,随其是非;二曰祸福, 随其善恶;三曰死生,随其法度;有贤不肖, 而无爱恶;五有愚智,而无诽誉;六有尺寸, 而无意度 ...

  • 《韩非子》解读 有度第六

    古风藏书 <韩非子>解读 有度第六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国家没有永久的强盛,也没有永久的衰弱.君主坚决地以法治国,国家就强:君主不坚决地以法治国,国家就弱. ...

  • 说唱法制

    读<荀子>第二十五章 <成相>三 (峻岫) (原文) 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守 ...

  • 《韩非子》卷25安危诗解2明辨是非坚内忠法

    题文诗: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以刀刺骨;圣救危国, 忠言拂耳.刺骨也故,小痛在体,长利在身; 拂耳也故,小逆在心,久福在国.甚病之人, 利在忍痛,扁鹊尽巧;猛毅之君,以福拂耳, 子胥不失.寿安之术.病 ...

  • 《韩非子》制分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制分第五十五 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情莫不出其 ...

  • 《韩非子》诡使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诡使第四十五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 ...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原文翻译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经一] 赏罚共则禁令不行.何以明之?明之以造父.于期.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池,故宋君.简公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房之共琴也. [经二]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 ...

  • 《韩非子》大体第二十九原文翻译

    大体第二十九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一性一:不吹一毛一而求小疵,不洗垢而 ...

  • 《韩非子》功名第二十八原文翻译

    功名第二十八 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 ...

  • 《韩非子》守道第二十六原文翻译

    守道第二十六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力者自 ...

  • 《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原文翻译

    说林上第二十二 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 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 ...

  • 韩非子026安危第二十五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一爱一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 危道:一曰,断削于绳之内: ...

  • 《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全文,翻译赏析

    [题解]排调,指戏弄嘲笑.本篇记载了许多有关排调的小故事,其中包括嘲笑.戏弄,讽刺,反击.劝告,也有亲友间的开玩笑.从里面可以看出当时人士在交往中讲究机智和善于应付,要求做到语言简练有味,机变有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