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 为了 让幼 子 当 上继 承 人, 他 布了一个大 局!

《资治通鉴》周纪一

     材料1: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译文:当时是晋国正卿赵简子(赵鞅)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这段材料说的是赵鞅继承人选择问题,通过一个测试,选择了赵无恤做继承人。这段材料的解读推荐大家看【资治通鉴读史悟道】公众号中的这篇文章:《资治通鉴》周纪BC403:赵襄子的阴谋上位之道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姑布子卿推荐赵无恤,而赵无恤阴谋上位。对这个观点我持中立态度。但是随后我结合《韩诗外传》、《史记》交叉阅读,发现事情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材料2:

孔子出卫之东门,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车避,有人将来,必相我者也,志之。”姑布子卿亦曰:“二三子引车避,有圣人将来。”孔子下,步。姑布子卿迎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顾子贡曰:“是何为者也?”子贡曰:“赐之师也,所谓鲁孔丘也。”姑布子卿曰:“是鲁孔丘欤!吾固闻之。”子贡曰:“赐之师何如?”姑布子卿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子贡吁然。姑布子卿曰:“子何患焉。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远而望之,羸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子何患焉1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无所辞,独辞丧家之狗耳,曰:“丘何敢乎?”子贡曰:“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赐以知之矣。不知丧家狗,何足辞也?”——《韩诗外传》(九)

   译文2:略。上面的大概意思就是,孔子和姑布子卿相遇,姑布子卿给孔子相面,说他是圣人,但是却又是丧家之犬。意思就是孔子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但是却会成为圣人。这里有个重要人物,即姑布子卿。他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相师,即给人看相、相面的。他这套东西在当时还是很有市场的。而这段材料,一方面利用姑布子卿相师的身份在合理化孔子的成就,同样也是反过来强化姑布子卿看相很厉害。

   材料3:原文略,详见《史记》,赵世家。

译文3:赵鞅生了病,五天不省人事,大夫们都害怕了。医生扁鹊(并不是扁鹊,应该是扁鹊的师傅或者师祖)看过后走出来,董安于询问病情,扁鹊说:“血脉平和,你们何必惊怪!从前秦穆公也有过这种情况,过了七天才醒过来。醒来的那天,告诉公孙支和子舆说:'我到了上帝住的地方很快乐。我所以停留的时间久,是由于我正好在受教。上帝告诉我:'晋国将要大乱,五世不得安宁;他们的后代将称霸,没有年老就死去,称霸者的儿子将要让你们晋国男女混杂。’公孙支写下来并把它藏好,秦国的预言这时就传出来了。献公时的混乱,文公时的称霸,襄公时在殽山大败秦军,回去就纵容yin乱,这些都是您知道的。如今你们君主的病与秦穆公一样,不出三天病一定会好转,好转之后一定有话要讲。”(扁鹊为什么要说秦穆公的故事?而他为什么说赵鞅后面有话要说?)过了两天半,赵鞅醒过来了。他对大夫们说:“我到了上帝那里非常快乐,和百神在钧天游览。听到了雄伟的乐曲多次演奏,还看到了万舞,不像是夏、商、周三代的音乐,那乐声非常动人。有一头熊要来抓我,上帝让我射它,熊被射中了,死了。又有一只罴过来,我又射它,罴被射中,也死了。上帝非常高兴,赐给我两个竹箱,都配有小箱。我看到一个小孩(问题:小孩代表是谁?)在上帝身边,上帝又托付给我一只翟犬,对我说:'等你的儿子(注意:此处用的是儿子,原文中是“主君之子”,不是说主君之子孙后代,后面有补充)长大了,把这只犬送给他。’上帝还告诉我:'晋国将逐渐衰落,再传七代就要灭亡,嬴姓的人将在范魁的西边大败周人,可是你们却不能占有那里。现在我追念虞舜的功勋,到时候我将把舜的后代之女孟姚嫁给你的第七代孙子。’”董安于听了这番话就把它写下来妥为保存(董安于赵氏家臣,建晋阳,后为保全赵氏自尽而亡,是赵鞅的绝对心腹)。他把扁鹊说的话报告给赵鞅(这是董安于把扁鹊说的话告诉给赵鞅,为什么是把扁鹊的话给赵鞅说?),赵鞅赐给扁鹊田地四万亩。(就因为扁鹊说了个秦穆公的故事,就给他赏赐了四万亩土地?)有一天,赵鞅外出,有人拦路,驱赶他也不离开,随从们很生气,要杀他。拦路人说:“我有事要拜见主君。”随从把他的话禀告赵鞅,赵鞅召见他,一见面就说:“嘻!我曾经清楚地看见过你呀。”拦路人说:“让左右侍从退下,我有事禀告。”赵鞅让人们退下。拦路人说:“您生病的时候,我正在上帝身边。”(就因为看过就放心?还让身边侍从退下?制造与这个不明身份之人独处的机会,万一是刺客怎么办?)赵鞅说:“对,有这件事。你见到我的时候,我在做什么?”拦路人说:“上帝让您射熊和罴,都被您射死了。”赵鞅说:“对,将会怎么样呢?”拦路人说:“晋国将有大难,您是为首的。上帝让您灭掉两位上卿,熊和罴就是他们的祖先。”赵鞅说:“上帝赐给我两个竹箱,并且都有相配的小箱,这是什么意思?”拦路人说:“您的儿子将在翟攻克两国,他们都是子姓。”赵鞅说:“我看到一个小孩在上帝身边,上帝给我一只翟犬,并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了把这只犬送给他’。把翟犬送给小孩是什么意思?”拦路人说:“小孩就是您的儿子,翟犬是代国的祖先。您的儿子将来必定占有代国。到您的后代(“及主君之后嗣”,这是史记中原文用词,与前面的“主君之子”区别开了),将有政令的变革,并且要穿胡人的服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翟吞并两国。”赵鞅问他的姓并且要聘他做官。拦路人说:“我是乡野之人,只是来传达上帝的旨意罢了。”说完就不见了。简子把这些话记载下来保存在秘府里。(上面的话,是赵鞅和神秘人独处时候的对话,问题来了,既然是独处,没有第三方可以印证,最后这些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对话?还是另有隐情?)另一天,姑布子卿拜见赵鞅,赵鞅把儿子们都叫来让他看相。子卿说:“没有能做将军的人。”赵鞅说:“赵氏要完了吗?”子卿说:“我曾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之前叫来的人没有赵无恤,为什么没有他?),大概是您的儿子吧!”赵鞅又(原文中,上下用了两次“召”,说明第一次没有叫赵无恤)叫来儿子无恤。无恤一到,子卿就站起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是不是很像电视剧里面,算命的看到皇帝微服私访,看了一下手相,然后立马跪下来,口称吾皇万岁?)赵鞅说:“这孩子的母亲卑贱(这点很关键),是从翟来的婢女,怎么说他尊贵呢(这点很关键)?”子卿说:“上天赐给的,即使卑贱也定能显贵。(这点更关键)”从此以后赵鞅常把儿子们都叫来谈话,无恤表现最好。赵鞅有一次告诉儿子们说:“我把宝符藏在常山之上,谁先找到了就赏给他。”儿子们赶快跑到常山上去找,结果什么也没找到。无恤回来后说:“已经找到宝符了。”赵鞅说:“你说吧。”无恤说:“从常山上往下看到代国,代国可以夺取过来。”赵鞅这才知道无恤果然(史记中用了个“果”,即果然之意。)是贤才。于是废了太子伯鲁,把无恤立为太子。(这里多了比资治通鉴多了一句话,乃废太子伯鲁。即原本伯鲁就是太子或者说已经确立的赵氏继承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向来都是惜字如金,写上去的每一个字无不都是细细推敲、各个琢磨,不会有一句废话在上面。司马迁花费如此大的笔墨写这一段,其必然有背后的深意。

三段材料看完了,现在梳理一下,一共有7个关键人物。晋国正卿执政、赵氏家主赵简子赵鞅;扁鹊的师傅或师祖;赵氏家臣、赵鞅心腹董安于;神秘人;姑布子卿;赵鞅的嫡长子、赵氏下一任家主伯鲁;赵鞅的庶出幼子赵无恤。材料2其实没什么多大关系,只是突出姑布子卿的相师身份。而材料1和材料3相互印证补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隐藏了赵鞅废长(伯鲁)立幼(赵无恤)的事实。只是一笔带过说因为赵无恤有才德所以立他为继承人。而司马迁这充分的还原整个事件。这里总结事件最后的结局,赵鞅废长(伯鲁)立幼(赵无恤),按照谁得利最大谁就是主谋的原则。赵无恤获利最多,从一个庶出变为赵氏继承人。那么是他布了这个局吗?显然,不是。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就算是有姑布子卿帮他说话,赵鞅能够改立吗?显然也不太可能,因为姑布子卿是外人,一个家族的继承人确认,外人意见最多是作为参考,并不能因外人的意见而左右。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赵鞅病后那段话是不是就很多余了?纵观古今都知道,所谓帝王将相梦中见一老者,然后说的什么话,多是在神秘化其人,将其身份、功业成就给合理化。说明天授其权、有天命在身。但是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只有当事人知道。就像太平天国杨秀清经常高上帝附身,搞的洪秀全很紧张。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赵鞅本身存了废除伯鲁的心思,通过一系列的布局,把伯鲁废掉以及推赵无恤上位合理化,避免内部矛盾发生。

现在就开始抽丝剥茧还原赵鞅废长(伯鲁)立幼(赵无恤)这个局是怎么布的。

第一步,借扁鹊之口仿秦穆公故事赵鞅找到扁鹊的师傅或师祖(真扁鹊出生在公元前407年,而赵鞅在公元前475年就死了,前后相隔60多年,显然给赵鞅看病的不是真扁鹊),与他谋划,要求在给赵鞅看病的时候说出秦穆公的故事,事成后有重酬。扁鹊的师傅或师祖应允。装作给赵鞅看病,实则演戏做双簧,还说赵鞅新来后必然要说话。材料3中,就有董安于问扁鹊的师傅或师祖赵鞅病情,言下之意就是提醒他,该说话了。这其实就是为赵鞅后面说话提供合理化的理由。

第二步,病后吐言布下诸多谜题正如扁鹊的师傅或师祖所言,赵鞅醒来后说了那番话。加上扁鹊之前说的话,众人信以为真。但是留下诸多谜题尚未解答。让众人心生疑窦。事后,董安于将扁鹊的师傅或师祖说的话汇报给赵鞅,确认是否履行约定,如果有问题,赵鞅多半要杀人灭口。确认无误后,赵鞅给与4万亩土地作为报酬。

第三步,神秘人出现解谜题神秘人出现,与赵鞅相遇,赵鞅毫不惊讶,反而还制造与其单独详谈的机会。在病退左右之后,神秘人说出了那番话。但是问题是,屏退左右无人能够听到,是不是神秘人说什么都无人可以印证,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其实神秘人未必说了什么,而是赵鞅借神秘人之口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而这些话进一步揭开了之前布下的谜题。这一段的可能就是,神秘人的确是赵鞅安排的,但是他并不知道赵鞅病后说的那番话。赵鞅给他的安排就是,在路上拦住赵鞅的车队,装作和赵鞅认识,说要汇报事情。实际上这个事情可有可无,当绝对不会与赵鞅病后说的那番话有关。(知道的越多风险越大、越不可控)而神秘人之后不要官职直接离开,其实就是消灭人证。这样就算有人想追查,线索也没有了,难道还去查赵鞅本人?到此,部分谜题解释清楚,确认了赵鞅的儿子有大作为。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深想,赵鞅可不止一个儿子,万一上天指示的不是已经是继承人的嫡长子伯鲁怎么办?

第四步,名相师推赵无恤到台前这个时候姑布子卿出马了。与赵鞅一番对话,赵鞅叫来自己的儿子们让其给他看相,说出没一个可以做将军的。注意,这个里面没有赵无恤,显然没有没人去叫。然后姑布子卿说有个小孩子是,不过不在这里,这下赵鞅才把赵无恤叫过来。姑布子卿说这个就是未来的将军。接下来,赵鞅表露了相当的疑惑,一是赵无恤母亲地位卑微,二是赵无恤在赵氏内陆位不高。这两点是客观事实,同时也代表了赵氏内大多数人的看法,更是表明了赵无恤如果被立威继承人最大的不足的地方甚至被别人攻击的地方。但是姑布子卿,却说“天所授,虽贱必贵”。这就和赵鞅病后以及神秘人说的话遥相呼应上了。那个上帝身边的小孩子,虽然是赵鞅的儿子,但是并不是伯鲁,而是赵无恤,天命在赵无恤。赵鞅,用更高层次的天命把赵无恤的最大不足的地方给弥补了,瞬间将其拉倒了与伯鲁能够同等竞争的层级上。这感觉就像什么,你985、211名校毕业,身居公司副总,现在老板要退位提拔一个人做老总,但是你的竞争人是一个基层小员工,初中毕业,也没什么功绩。不过这个小员工居然是老板的私生子。你是不是觉得很艹蛋?姑布子卿的作用在这里充分的体现出来,赵鞅利用他的身份在给赵无恤背书镀金做势。事前赵鞅估计也和姑布子卿有过联络,希望他能够说这番话出来,姑布子卿也答应了。于是上演了这出双簧戏码。这下赵无恤开始从权力的边缘走到了权力的中心。

第五步,几番考校贬伯鲁捧赵无恤虽然,赵鞅把赵无恤给捧起来了,但是此时赵氏的已定的继承人是赵鞅的长子伯鲁。如果贸然废立,没有合理的借口,势必站不住脚,而且也不利于后来赵无恤继位后对赵氏内部的稳定。所以,想废掉伯鲁还要把找到借口,并且把赵无恤的继位给合理化,让其成为比伯鲁更合适的继承人。

于是赵鞅给自己的嫡长子伯鲁开始各种挖坑。

《史记》用了一个故事,寻找宝符,赵无恤找出来了。别的儿子找不到。

《资治通鉴》用来一个故事,赵鞅考校,赵无恤把赵鞅给的竹简带在身上,回答的很流利。而且司马迁还写了伯鲁,不但说不上来,而且还把竹简搞丢了。既然赵鞅动了要废伯鲁的心思,这些考校一方面就是贬伯鲁、捧赵无恤而设立的。那么为了把这个戏演下去不至于被揭穿或者搞出大乌龙。所以赵鞅必然要暗中给赵无恤一些消息。比如给赵无恤安排老师,教授提前泄露一些考校的题目、信息。这里传递消息的中间人,我猜测极有可能就是董安于。比如《资治通鉴》中的这个故事,赵鞅说3年后考校。三年后什么时候考校?不知道!考校什么不知道?这里不妨阴谋论一下,赵鞅在安排3年后考校后,暗中让人把属于伯鲁那份竹简给偷走了。然后在考校前,安排人告诉赵无恤什么时候考校、考校什么内容、记得要把竹简带在身上。这样一来,考校当日,赵氏内大佬齐聚,赵无恤表现的非常完美,而伯鲁这丢分严重。

这里就完美诠释了《史记》中,司马迁用的“知毋恤果贤”中的那个“果”。显然之前众人对于赵无恤有所怀疑,而通过这一列测试下来,发现果然赵无恤比伯鲁更合适。于是都转变了先前的态度。所以“果”这个字的转变,不是赵鞅,而是赵鞅希望赵氏内部的转变。

第六步,废长立幼水到渠成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伯鲁已经被赵无恤给比下去了。赵鞅提出废掉伯鲁改立赵无恤,赵氏内部的反对意见不会说没有,只不过比起这一顿操作前就算微不足道了。赵无恤一个庶出的幼子能够上位,固然是伯鲁的确不合适,加上赵无恤本人的确有天资。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赵无恤想要靠自己上位还是很难,关键还是赵鞅的布局,一点点把赵无恤的地位和资本提升,并为他扫清了道路。

为什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这段给浓缩了?其实司马光看出来赵鞅的手段。他怕以后的皇帝也跟着有样学样,利用上天的意思来推动自己的意思。本来利用上天来约束帝王的权力是士大夫的专属(皇帝被称为天子,天意的解释权不再皇帝,而是在儒生、士大夫手中)。如果被皇帝反着学会了,那士大夫还怎么约束皇权?皇权将彻底失去约束。在汉代时候出现天灾就是宰相、三公的责任,要辞职。但是在后面,出现天灾就成了对天子的示警,要下罪己诏。这个天灾解释权的问题出现了转移。万一以后的皇帝,突然来一招,昨天太祖皇帝给我托梦了,他说XXXXX,我现在想按照太祖皇帝的意思来办。那么这些臣子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把视角放到现在。

赵无恤的上位简而言之就是职场中的升职问题。从领导的角度上来说。你想要提拔一个人,不是你想提拔就行了。提拔这件事很简单,但是提拔之后的影响很关键。所以提拔之前,你需要为你的候选人做三件事。

第一.帮他获得你的上级的认可(防止变数,获得最大权限支持)。

第二.帮他扫清其他的竞争者(减少风险为其铺路)。

第三.帮他获得业绩为提拔合理化理由(减少其他人的反对情绪)。

从员工的角度上来说,你想要升职,不是你埋头干事提升自己本事就够了。你还需要做到这三件事。

第一,获得你的领导的支持(扫除竞争者最终决定权不在你,而在于有裁决权之人)。

第二,获得更大领导的支持(最终拍板权、一票否决权)。

第三,有足够的业绩作为领导的提拔你的理由和借口(堵住反对者的嘴)。

什么叫布局?让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发展的都很理所当然,这就是布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