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平凡的温柔,不平凡的一生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如梦令,便千古流传,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一代才女,却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成过家,成为夫君身边的贤内助,但并没有那么完美。
李清照幼年 ,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崇宁年间,李清照与友人一起划船玩耍,遇景遇人遇物,诗兴大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首千古之词诞生了。这一年,她才十七岁,却凭借一首《如梦令》,火遍京城,十七岁,便已成名。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婚后的李清照,俨然一个幸福的小女人,经常陪着酷爱古董的赵明诚,逛庙会,淘宝贝。然而幸福快乐的生活并不长久,先是父亲李格非被逐出京城,罢为庶民。后是公公赵挺之,染病身亡。赵家兄弟三人,也被革去官职,遣回青州。之后赵明诚,便将全部身心投向金石碑文。李清照也不言而喻的支持丈夫,并且还帮助赵明诚撰写了《金石录》初稿。以为已经平静,但后来又生变故,赵明诚染病身死,留下的金石器具却让李清照的后半生颠沛流离。
李清照的词表达的意境侧面映射出了她的生活。少女时期,看待事物之时总是好奇并欣喜的,可以因为一点小的乐趣而无比开心,表达的也都是欢快的。婚后种种变故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幸福,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晚年北宋灭亡,便由儿女私情变成了爱国情怀。
身为女人,她有为人妻子的温柔,身为诗人,又有爱国的情怀,千年已过,她的词依然广为流传,她的一生依然为人们所怜惜感慨。她活得豪放磊落,所有的颠沛流离,都成为了她丰盈的人生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