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三药:生龙骨15~30g,生牡蛎15...
安神三药:生龙骨15~30g,生牡蛎15~30g,茯神20~30g。
针对阳气、心神浮越在外,患者脉浮缓,脉势上越,失眠多梦。
心三药:红参15~20g、红景天20g、银杏叶20~30g。
针对胸闷气短、头晕为主,左寸沉取细弱。证属心血失养、心气虚、心阳不振;
胸痹三药:瓜蒌20g、薤白15g、桂枝15g。
针对痰饮阻滞心胃,胸阳不振引起的胸闷心慌心悸,背心发冷等,患者舌淡苔白厚腻,寸关部脉濡,兼有紧象,亦可见涩脉,寒象。
耳鸣三药通气散:柴胡10g、川芎12g、香附15g。
耳聋不闻雷声,疗效神奇;肝气疏泄不及,左脉弦,耳鸣症状在心情烦躁,情志不舒时加重;
乳胀三药:橘叶10g、丝瓜络15~20g、生麦芽20~40g。
用于经期前后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等,生气时乳房胀痛加重,证属肝气郁结,脉弦,双手脉寸关之间有郁滞;
消瘰三药:浙贝母15g、牡蛎20g、玄参20g。
瘰疬为长在颈部两侧的淋巴结节,一般是数个串生在一起;见瘰疬患者舌质红,阴虚之象,可用之。
肩痛三药:姜黄15g、防风15g、小伸筋草15g。
姜黄入肩活血消淤,防风疏散风寒,伸筋草活血通经;不是极虚弱之人,肩背不适均可用;
郁三药:香附15g、郁金20g、玫瑰花10g。
缓解郁闷之药,用于肝气不舒、心情压抑者,见左关郁滞、齿痕舌;若肝血不足,则加滋补肝肾阴血之药,顺其性、养其真。
熄风三药:天麻15g、钩藤15g、山茱萸15~30g。
熄肝风,用于肝肾亏虚,导致肝风内动者,见头晕目眩,耳鸣耳痒,四肢微颤,左脉浮弦,左尺不耐重按。天麻、钩藤平息肝风,山茱萸收敛肝肾之气。
胸三药:木香15g、枳壳12g、桔梗12g。
用于中焦升降失常,右关郁大,心胸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哮喘、胸闷、胃胀等;
此三药为理气之品,用久则耗气,可酌情加补气之品。
胃三药:黄连5g、干姜8g、蒲公英30g。
针对寒热错杂、气机不通引起的胃痛,心下痞满等,胃部不适、舌苔黄厚、右关郁大;
脾三药:山药30g、芡实15g、炒薏苡仁30g。
山药补脾阴,芡实收敛脾气,炒薏苡仁健脾祛湿,用于平素脾不健运,脾胃虚弱,脾阴不足,右关沉取细弱,舌淡苔白舌面有裂纹者;若舌面裂纹较多,或舌苔剥落者,可去薏苡仁加白扁豆、沙参等。
胆火三药:柴胡10g、黄芩10~20g、龙胆草3~5g。
凡因少阳胆火引起的口干口苦,晨起眼屎较多,小便黄,舌红苔黄厚等,左关浮取弦郁。
浊苔用药:草果10g、知母10g、槟榔15g、厚朴10g。
舌苔腻如积粉,刮之不去者,症见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臭,舌红苔浊腻,平素头身困重,眼睛浑浊,脉粗涩,湿浊交阻者;
金水相生二药:玄参20g、知母10g。
右脉上亢,左尺不足,金不生水,肺气不能下滋肾水,故肺气虚亢,肾阴不足,脉细数。常见喉咙干燥、咽喉红肿、干咳等。
开胃三药:木香15~30g、山楂20~30g、炒麦芽20~40g。
食积或其他瘀滞引起的纳食不香,食欲减退等,可以用开胃三药,右关尺郁滞,舌苔厚腻;
中郁二药:王不留行20~40g、香附12~30g。
左关郁滞,无论有形之邪或无形之气滞皆可用之。
糖尿病二药:玄参15~30g、苍术10~15g。
糖尿病人或易得糖尿病者舌苔厚而燥,如细小砂粒般分布在舌头表面,可从舌苔的细小裂纹中看到舌面;舌苔厚说明体内湿气重,苔燥布满细小裂纹意味阴分不足的病机;
腰痛四药:杜仲30g、桑寄生20g、川续断20g、猪鞭3条。
杜仲、川续断、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猪鞭疏通腰部神经。
腰湿三药:生白术20g、干姜8g、茯苓20g。
寒邪水湿滞留腰部,腰部困重、肾阳不足、舌淡苔白;
前列腺炎三药:白芍40g、薏苡仁30g、冬瓜子20g。
白芍利尿破阴结,薏苡仁清热利湿,冬瓜子健脾利湿升清阳;脉势下陷,脉弦,苔厚,湿邪淤血郁滞下焦引起的前列腺炎;淤血显著者加蒲黄、乳香、没药;湿热明显者加大血藤、败酱草等。
督脉三药:乌鞘蛇20~30g、狗脊15~20g、鹿角胶15~20g。
督脉不升,可见腰脊疼痛,手指背面青筋显露;督脉主一身之阳气,督脉不畅,清阳不升则头晕头胀,记忆力减退,畏寒怕冷,背部尤其怕冷畏风;左手为阳,为背;右手为阴,为腹,故督脉不升,左手脉多为下陷之势;
腹三药:苍术15g、鸡屎藤30g、枳实10g。